• 我的订阅

鲟龙科技:一条“慢鱼”跑出共富加速度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7-17 06:38:00 来源:杭州网

全球每三罐鱼子酱,就有一罐产自衢州

杭州日报讯 盛夏的乌溪江,碧水潺潺,滋养着一个有些低调的“世界冠军”——全球最大的鲟鱼养殖加工基地。

在这个由衢州鲟龙水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鲟龙科技”)运营的600余亩基地里,500多个圆形鱼池星罗棋布。不同品种、不同年份的鲟鱼在清澈的活水中静默生长,其中雌性鲟鱼往往需要养殖7年以上才能取卵。

而在加工厂里,节奏瞬间切换到“极速模式”:从取卵到鱼子酱装罐,要经历16道工序,且须在15分钟内完成;包装好的鱼子酱则会被迅速送上飞机,在48小时内到达全球各地。如今,全球每三罐鱼子酱,就有一罐产自衢州。

静水养慢鱼,快线送珍馐。鱼子酱不仅从小众的舶来食材逐渐成为“中国新特产”,还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悄然铺就一条以鲟鱼为纽带,三产深度融合的共富之路。

从千岛湖起步的“世界第一”

鲟鱼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养殖和成熟周期需要7—15年,被称为“慢鱼”,这相当于要至少提前7年布局。鲟龙科技的创始人王斌已布局了20多年。作为最早一批看到鲟鱼人工养殖商机的人,王斌早在1998年就在北京郊区开始了鲟鱼的全人工繁育的科研。

当时的市场主要以养殖商品鲟鱼为主,为了进一步开发鲟鱼最有价值的鱼子酱,开拓产业版图,寻找更好更充沛的水源地,2003年,王斌将养殖基地从北京搬到了风景如画的千岛湖。但基地成立的头几年,养殖就出现了致命难题。

鲟鱼多生活在高寒、高纬度地区,对水质水温要求都很高,水温一旦超过28℃就容易死亡。2005年夏天,南方出现了罕见高温天气,首批在千岛湖养殖的5万尾鲟鱼遭遇了度夏难题。“刚开始死了一两条,后来是一两百条,再后来就是成片死亡。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捞死鱼,心里很不是滋味。”鲟龙科技创业团队相关负责人回忆。

考虑到水温是关键,养殖团队通过抽提水库底层冷水至陆地度夏池,给予鲟鱼最适宜的环境,解决了水温问题,鲟鱼的存活率提高到了97%以上,这才解决了“北鲟南养”的难题。

2006年,鲟龙科技共生产出500公斤鱼子酱。产量虽不算大,但收获了日本、德国、美国等市场的订单。企业耐心收集各国客户的反馈,持续优化生产工艺,之后仅两年,鱼子酱产量就达到3.2吨。

产量快速提升的同时,团队急需打开更大的高端市场,他们瞄准了德国汉莎航空。“拿下这个大单,就能快速提高知名度。”该负责人说。凭借优异的品质,鲟龙科技逐渐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陆续收到了来自汉莎航空、新加坡航空等海外客户的订单。目前,鲟龙科技鱼子酱年产量达到260吨,出口量占据全国近八成、全球市场供应总量约三分之一,出口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4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连续11年稳居世界第一。

科技创新引发的产业革新

为了进一步提高鱼子酱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鲟龙科技团队将目光投向千岛湖的南边——衢州乌溪江。这条江水质一流、水量充足,且常年水温保持在10℃—25℃,为鲟鱼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9年,王斌带领团队落户衢州柯城石室乡,成立了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发展,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鲟鱼养殖加工基地。鲟龙1号杂交鲟、俄罗斯鲟、达氏鳇等鲟鱼品种在此实现规模化养殖,鲟鱼养殖总量超4000吨。

如此庞大的鱼群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在鲟龙科技的智慧渔业智能驾驶舱内,水温、溶解氧、pH值、氨氮含量等关键数据实时跳动。基于这些数据,养殖实现了投喂、进水、换水、增氧等环节的全自动化。

“过去两名工人每天要花8个小时才能完成180个池子的投喂,现在实现自动化后,同样的工作量,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里花半个小时就能搞定。”鲟龙科技研究院研发员郭成介绍。

鲟鱼的繁育一直是行业难题。为此,鲟龙科技成立了企业研究院,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担任首任院长。该院设立了遗传育种、养殖技术、生态环保、智慧渔业、病害防治、质量标准、新产品加工等7个研究室,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等科研院所开展联合研究。

通过人工选育技术和饵料配方的持续改进,鲟鱼怀卵率大幅提高,为鱼子酱的高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关键的是,以前想要分辨鲟鱼的公母,得等三四年后,鲟鱼长到2.5公斤左右才行。现在有了基因鉴别技术,小鱼养半年、长到0.5公斤左右,工作人员就能准确分辨出公母。这一技术突破大幅提高了养殖效率。”郭成说。

一条鲟鱼串起的共富图景

“7月中旬天气闷热,是鲟鱼养殖的关键阶段。”在与鲟龙科技一江之隔的石室乡响春底村,村民吴文光一大早便蹲在院中四个蓝色养殖圆桶旁,观察着300余尾俄罗斯鲟的活动状态。

今年1月,鲟龙科技与响春底村联手,推出“母苗归企、公苗入户”的代养新模式:小鱼养半年,分辨出公母后,母鱼苗由鲟龙科技继续养殖,公鱼苗则免费交给农户养。

“鲟龙科技、强村公司还联合组建了技术服务队,定期上门检测水质、指导鱼苗病害防治。”吴文光边说边掰着手指算起了账:以前在院子里养普通鱼,一年也就挣个两千块;现在养鲟鱼,卖给餐厅、农家乐,挣的钱是原来的六倍!

“坐拥这样的产业链基础,我们必须借力借势。”2008年从城里回到响春底村的吴华军开出了衢州第一家鲟鱼主题的渔家乐。2020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又着手将村子打造成“中国鲟鱼第一村”。目前,响春底村推出了一条800多米的鲟鱼游学路线,除了品鱼赏鱼的鲟鱼农庄,还开发了鲟鱼主题民宿及鲟鱼主题乡村休闲旅游项目。

养殖加工基地带给当地的经济效益看得见、摸得着。2014年之前,石室乡石室村村民方琴是一名家庭主妇,全家只有丈夫在外工作挣钱,一家人日子过得并不宽裕。“现在我和很多村民都在这里工作,计件算工资,踏实干,每个月能拿到8000元以上。”方琴笑着说,现在她每天早上骑电瓶车五分钟就能到公司,每年在家门口能挣10万元左右,日子越来越好。

据介绍,鲟龙科技采用“土地流转优先返聘”模式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过去一年,加上土地流转的收益,共带动周边150多名农民年增收超600万元。从个体养殖户到专业合作社,再到日渐蓬勃的乡村文旅项目,古老的鲟鱼正在当地搅动起一条产值超5亿元的共富产业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它被称为“黑色黄金”,现在全球 60% 产自中国!
...出了许多“本地人都不知道的本地特产”。#全球每 100 克鱼子酱,有 12 克来自雅安#的新闻,不仅让其他地方人震惊,更是让四川人都意外。大多数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可能听说过鱼
2024-03-19 14:58:00
...迎了上来。光看眼前这个人,很难想象,他就是中国的“鱼子酱大王”。可当他如数家珍地向你介绍不同品种的鲟鱼,自豪地讲述自己是如何培育这一种珍贵的鱼类、如何将中国的鱼子酱推向欧洲市
2023-11-17 09:24:00
...以来,公司各类冷水鱼制品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其中仅鱼子酱销售额就突破了300万元。”3月27日,邯郸市鲟鲵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宽江报出这组数字时,记者着实有些惊讶
2024-03-30 08:15:00
200万尾“鲟鱼宝宝”搬新家!四川“鱼子酱”企业又有新计划
...该公司将持续布局“企业+农户”全产业链模式,让今年鱼子酱产量超70吨。同时,随着天全润兆鲟鱼基地三期修建好后,鱼子酱的产能还将进一步提升,四川有望成为全国鱼子酱产量第一的地区
2024-02-21 09:34:00
2000多元1公斤仍供不应求!鱼子酱,一门隐秘而暴利的生意?
供不应求的状态下,供应商们迎来了发展机遇。鱼子酱供应商,正加速走向台前。本月初,鱼子酱供应商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鲟龙科技”,873394.NQ)披露了冲刺北交
2024-03-15 11:40:00
“成都造”鱼子酱端上国际餐桌
...原标题:靠品质打入全球30多个国家高档餐厅 “成都造”鱼子酱端上国际餐桌工作人员筛选鱼子酱马来西亚的一家超五星级酒店内,几十个餐碟上,各种晶莹剔透的鱼子酱在水晶灯的照射下闪烁
2023-12-19 14:47:00
中国占全球鱼子酱产量逾60%,国产鱼子酱出口价格近年正在走高
...的“四川小熊猫”准备回礼时却发现,原来自己家里还有鱼子酱这样“高端”的特产。据川观新闻报道,1月12日,四川回赠哈尔滨市文广旅局的5大箱1200罐四川鱼子酱已到达哈尔滨,并于
2024-01-13 20:30:00
...统,放入首批数百吨鲟鱼,鱼龄在1年至10年左右,配套的鱼子酱加工厂也在加快建设。提到最近“火出圈”的雅安鱼子酱,冷水鱼养殖户陈玉林说,做梦都没想到,这事还能和自己扯上关系。5
2024-02-05 06:08:00
乐山:首盒“沙湾造”鱼子酱诞生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筛选鱼子酱。黄曦供图10月24日,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的乐山古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鱼子酱加工车间正式投入试运营。当天下午,在占地1200平方米的加
2024-10-26 10:19: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瑶池的水裹着苍青,漾着碧蓝,风掠过水面时,碎金般的波光便成了浪漫的注脚。抬头见大树舒展枝叶,像要拥住每个望它的人
2025-09-14 22:10:00
新阅读|一河泉水绕城流
文|段曙光聊起泉城济南,似乎总绕不开那条缠绕着老城缓缓流淌的护城河。1985年夏,我家搬迁到东护城河附近,自此,我常来护城河畔转悠
2025-09-14 06:33:00
逛集抽奖!威海海鲜市集约你“鲜”到“鲜”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王璐瑶这周末,来威海赶一场“海”味儿十足的大集!9月14日,“鲜宴四海”威海海鲜嘉年华活动暨威海海鲜市集将在威海国际海水浴场海景广场(大白帆)精彩亮相
2025-09-13 17:31:00
叶语成册——广平镇麻庄小学学生用“树叶”为教师节添绿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何文晓 常双双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广平镇麻庄小学‌的同学们用一片片写满心语的树叶
2025-09-13 17:33:00
山东“饺”王即将诞生!威海人看过来,需要您的宝贵一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震 连宁燕一代天“饺”,威海“过招”。“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一代天“饺”山东饺子争霸半决赛在至海港湾落下帷幕
2025-09-13 17:33:00
科学纪录片《西拉沐沦》:每一条河流都与人类命运紧密相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近日,纪录片科普视听融合传播学术研讨活动——科学纪录片《西拉沐沦》IP价值与融合传播研讨会
2025-09-13 18:44:00
夏捉鱼秋收稻,黔西南万峰林里好“丰”景
稻田捉鱼的田中,迎来稻谷的丰收(图/祝庆庆)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景区将军桥的鱼稻乐园里暑假期间的稻田捉鱼热潮刚褪去又迎来了稻谷的丰收季
2025-09-13 19:01:00
大众网记者 王丽臻 东营报道
2025-09-13 21:24:00
9月13日13时30分,贵阳市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称今天晚上到明天,贵安新区、花溪区和开阳县将出现暴雨天气,其余地区以中到大雨为主
2025-09-14 00:13:00
【天眼问医】为什么秋蚊子战斗力这么强?疾控专家揭秘蚊子“疯狂干饭”真相
“本想趁着晚风在阳台喝杯茶,结果十分钟不到就被蚊子追着‘偷袭’,胳膊上立刻起了三个红包,痒得根本没法安心放松!”市民吉先生的吐槽
2025-09-14 02:48:00
在曲阳县沟掌村,漫山遍野的高粱穗随风摇曳,宛如火红波涛在山间起伏,勾勒出一幅动人画卷。拍摄丨许佳奇、牛力、马芊芊剪辑丨戎晓杰
2025-09-13 07:38:00
制作/王思宁秋意浓,高粱红。9月12日,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沟掌村,400亩漫山遍野的红高粱迎来成熟期。连绵的“红浪”在田野间翻涌,藏不住的丰收热闹从田埂间漫出来。
2025-09-13 07:43:00
盐碱地里的“海鲜贵族” 滨州70万亩盐田虾迎来丰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 边浩玥 通讯员 马海玉凌晨四点的滨州渤海水产盐田虾育苗基地,工作人员驾着小船穿梭在纵横交错的堤坝间
2025-09-13 07:47:00
潍坊开展国槐知识科普活动,详解市树生态价值与文化内涵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佳潼9月12日,潍坊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东风街北和月河路东的颐园国槐下,为市民开展国槐知识科普活动
2025-09-13 07:49:00
【多彩新论】你会因为一杯咖啡奔赴一座城吗?
你会因为一杯咖啡奔赴一座城吗?听上去有点夸张,但在今天的贵阳,这正成为现实。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一群来自上海、广州、兰州甚至海外的咖啡爱好者
2025-09-12 2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