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蒙哥大汗“遗诏”撤兵,为何忽必烈还要攻打鄂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3 21:1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259年,鄂州对决,忽必烈、贾似道都是赢家,输家则是南宋、阿里不哥,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鄂州城下的博弈,蒙古、南宋激烈厮杀,各大名将悉数登场,深刻影响欧亚历史局势。

1259年,蒙古汗国的信使从重庆赶来,在河北与忽必烈会面,告知蒙哥大汗阵亡沙场的消息,让他赶紧率兵返回,不用继续南征。大汗阵亡,军心不稳,确实不应该继续南征,否则就犯了兵家之大忌。谁知,忽必烈拒绝“奉诏”,说自己是带兵征战,岂能无功而返呢?

对忽必烈而言,南征势在必行,否则就没有后面的元朝了。蒙古汗国中,各大势力相互博弈,明争暗斗,忽必烈自然是知道的。即便是拖雷家族,四个嫡子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微妙,蒙哥大汗对忽必烈多有防备,一直想要削弱他的力量。

1253年,忽必烈率军远征云南,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引起了蒙哥大汗的不安。为了限制忽必烈,蒙哥让兀良合台主持云南军政事务,经略云南的同时,出兵攻打越南、缅甸,并寻找机会突袭南宋。

忽必烈从云南返回开平后,便致力于经营漠南,任用汉地官僚,在中原的威望非常高。如此,蒙哥派阿兰答失去关中、河南“考察”,检查当地的吏治、税收等情况,捉拿忽必烈所任用的一百多位官员。不久,蒙哥让塔察儿主持漠南军政事务,忽必烈被冷落一边。

1258年,蒙哥出兵三路攻打南宋,蒙哥大汗亲自率领中路军,西路是大将兀良合台,东路则是塔察儿,忽必烈没啥机会。塔察儿纵容士兵掳掠,激起了宋军顽强反抗,东路蒙古军损失惨重,进展也比较缓慢。为了挽救大局,蒙哥只好让忽必烈出征,取代塔察儿。

重新出山,忽必烈迎来新一轮机会,但他必须建功立业。道理很简单,蒙哥大汗出征时,忽必烈麾下没啥像样的兵力。为了南征,忽必烈不得依靠木华黎后裔的士兵、东道宗王的士兵、汉地“五投”的兵力,以及自己的少量亲兵。

忽必烈麾下兵马,成分比较复杂,相同的一点是,他们都在蒙哥大汗时期受到冷落,立功的机会不多。忽必烈南征,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如果忽必烈直接率军返回,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会立刻瓦解。东道诸王、汉地“五投”以及木华黎后裔若是离去,忽必烈将元气大伤,无法跟阿里不哥抗衡。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忽必烈为了凝聚人心,为了给自己添加一笔功劳,增加争夺大汗位置的资本,他势必要继续南征,在鄂州打一场漂亮的会战。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忽必烈是正确的,这些南征鄂州的队伍,在大汗争夺战中坚定地站在忽必烈一边,且支持他更改国号,建立“大元”。

郝经、张柔、史天泽、董文炳、解诚、张弘范、张禧、张荣实等“汉军”文武要员,是鄂州之战的主力。忽必烈从蒙古草原带来的骑兵,也就是弘吉剌部的士兵只有几千人而已。如此,与其说蒙古骑兵攻打鄂州,不如说“汉军”与宋军在鄂州对决。

攻打鄂州,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忽必烈没有想过立刻灭亡南宋,而是想获取必要的资本。1162年,金国皇帝完颜亮率40万大军南征,分四路攻打南宋,试图一举平定江南。谁知,后方不稳定,完颜雍在辽东起兵,夺取政权,完颜亮兵败身亡。

熟悉历史的忽必烈,自然不会犯完颜亮的错误,条件不具备,岂能全力攻打南宋呢?鄂州城下的对决,忽必烈采取“围点打援”战术,消灭宋军增援部队,迫使对手妥协。持久战、消耗战,长期拖延下去的话,忽必烈吃不消,因为阿里不哥在漠北已经采取行动,他没有“时间”。

幸运的是,忽必烈的对手是贾似道,此人军政才能一般,是个软柿子。鄂州之战的关键时刻,贾似道派人向忽必烈“求和”,同意割地求和,每年送给几十万岁币,换取忽必烈退兵。

忽必烈没有“时间”,他急于回去跟阿里不哥博弈,便答应贾似道请求,然后撤兵北上,回到开平。1260年,忽必烈在“汉地”将领、东道诸王的拥戴下,自立为大汗,将了阿里不哥一军,占据主动权。不久,阿里不哥在漠北继位,西道诸王以及西域的三大汗国支持他,认可他的地位。

得到“汉地”将领的支持,忽必烈抢先行动,发布檄文斥责阿里不哥,然后御驾亲征,在蒙古草原上与阿里不哥激战。大战持续5年,“汉军”与蒙古骑兵进行激烈厮杀。中原地区的物力、财力、人力,远非蒙古草原可比,阿里不哥经不起消耗战,最终出局,忽必烈是赢家。

贾似道,主持鄂州之战时官职一般,“击退”蒙古兵后,宋朝皇帝直接提拔他为丞相,并册封为卫国公。此时,贾似道被誉为孟珙再世,是挽救南宋江山的擎天一柱,地位非常显赫,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就此而言,贾似道也是赢家,虽说是暂时。

鄂州之战,出于争夺蒙古大汗位置的考虑,忽必烈拒绝“奉诏”,继续南征攻伐宋朝,以此来增强内部的凝聚力,获取必要的资本。贾似道“击退”了蒙古骑兵的攻势,深受皇帝赏识,开始了独揽大权的历程。

南宋、阿里不哥则是输家。贾似道没有出兵追击忽必烈,让南宋朝廷失去了翻盘的机会。1265年,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1276年,元军攻克南宋京师临安。1279年,“汉军”名将张弘范攻克崖山,皇帝跳海自尽,南宋灭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军”名将,三朝元老,擅长指挥水师,让南宋吃尽苦头。鄂州之战,张荣实率水师参战,撕开宋军长江防线,斩杀南宋大将吕文信,战功显赫。1262年,李璮在山东反叛,张荣实协助史天泽出征
2024-07-13 21:30:00
蒙古和南宋,从盟友到敌人
...引起愤怒,蒙古进展缓慢,蒙哥再次让忽必烈出山,负责鄂州作战。忽必烈也有夺权的打算,他得知蒙哥在重庆阵亡的消息,却非要继续南下攻打宋朝,无非就是为了夺取大汗之位积累资本。鄂州之
2024-02-21 05:26:00
...入广西,而蒙哥则从四川东进。原计划是三路大军会师于鄂州,然后一路东下攻陷南宋首都临安。不过,由于蒙哥选择了死攻钓鱼城,导致自己身死城下,会师鄂州的目标没有实现,灭宋战争只能推
2024-04-29 17:30:00
...忽必烈为了争夺大汗位置,便同意与贾似道议和,然后从鄂州城下撤兵北上,准备与弟弟阿里不哥抗衡。按照规矩,蒙古大汗的人选,必须经过由宗王、王公、主要将领召开的忽里勒台大会决定。忽
2024-07-15 15:59:00
塔察儿为什么能成为东道诸王之首?
...取胜利再返回开平。忽必烈采纳塔察儿的建议,主力攻打鄂州,迫使贾似道议和,送给蒙古大量的“岁币”,增强了忽必烈夺取大汗位置的实力。蒙哥大汗死后,阿里不哥、忽必烈兄弟俩进行激烈地
2023-08-21 17:22:00
元朝是如何成为了中国的正统王朝?并非只是统一全国如此简单
...的同意。于是,忽必烈被任命为了东路大军的统帅,出征鄂州。此次变动,让忽必烈恢复了兵权,也改变了蒙古帝国的历史。 蒙哥时期的蒙古帝国二,汗位之争:蒙古彻底分裂1259年,蒙哥
2023-09-23 13:55:00
襄阳之战:宋蒙战争的转折点
...军,防止其西上救援巴蜀。次年九月初,忽必烈大军进围鄂州。宋理宗闻报,惊慌不已,唯恐鄂州城破,蒙军顺江东下攻取临安,在贴身宦官董宋臣的撺掇下,几欲迁都至宁海;后在太后及众臣的强
2023-09-30 15:01:00
南宋灭宋的时候,贾似道为什么没有战胜忽必烈
...度在那丁家洲之后宋廷人心惶惶。贾似道确实有点才能,鄂州之战,贾似道修筑木墙抵挡了忽必烈一百多天,指挥得当但也没让忽必烈伤筯动骨,忽必烈要回去解决内乱,和他签订和约。宋廷援救了
2023-08-31 12:47:00
襄阳之下第一座重镇——郢州
...失守对南宋是一个重大打击,但在郢州(今湖北钟祥)、鄂州(今湖北武昌)组织类似襄樊的第二道防线仍有可能,如能成功,南宋未必迅速灭亡。但是元军主帅伯颜策略得当,绕过郢州坚城,出奇
2023-08-31 10: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