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海网记者 利声富
“马法官,你又来了!”日前,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镇法治服务中心,看到黄流法庭副庭长马江,门岗工作人员热情地打招呼。自从乐东首创推出法官定向驻点共建法治服务中心制度来,每月20日,像马江这样每个月下基层了解民情,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法官,乐东每个镇都有。
创建一镇一法治服务中心,每个镇都有一名法官驻点服务。在全国,乐东属于首创制度。该制度在全国率先建立法官全过程参与的“一站式受理、多部门对接、一揽子调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率先建立“一镇一法官”包点服务定向指导机制,率先将司法的“定星盘”作用延伸至乡村一级,形成以法官调解为主导、法治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为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了“海南样本”。
此前,乡镇矛盾纠纷调处力量分散,且缺乏专业工作力量,容易出现“谁都管、没人管”、调解周期较长等问题。为破解此难题,2020年8月,乐东黎族自治县法院先后在大安镇、利国镇、抱由镇设立乡村法治服务中心,以点带面,进行试点,推行乡村矛盾纠纷调解“统一受理、精准分流、分类调解、业务指导、统一建档”新模式。
“家门口就有法官”,不仅让百姓有了说理地方,也使得不少问题直接化解在基层。
林某等人为陈某培育玉米、高粱种子,但当年秋季收获陈某拉走所有制种,支付部分款项后,便以各种理由拖延未支付剩余款项。经结算,陈某分别拖欠林某等人育种费用22000元。尽管林某等人多次催款,但陈某一直未付款。无奈之下,林某等人只好将陈某诉至法院要求归还所欠款项。
乐东法院九所法庭法官张永会翻看卷宗了解来龙去脉后,考虑到案件事实清楚,标的数额小,且双方均有调解意愿,于是与九所法治服务中心调解员联合调解。调解中,陈某表示其拖欠林某等人款项是无奈之举,因自己工程款被拖欠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一时无法凑齐欠款,希望林某能宽限还款时间。在张永会及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达成分期付款协议。
乐东法院依托人民法庭,整合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资规所、信访、村镇法律顾问等力量,将乡村法治服务中心试点推广覆盖全县11个乡镇。同时,建立“一镇一包点法官”创新机制,派出一名法官担任中心副主任,定期到法治服务中心开展接访调解、法治宣传等工作。
此外,还成立“法院+”医疗、房地产、婚姻家庭等行业法治服务中心,针对特定行业和领域,开展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工作。先后出台相关文件,推动基层调解工作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
走进黄流镇法治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墙壁上张贴了一张该镇法治服务中心网格图。图上详细列出了该镇各个村法治服务站站长以及成员的名字、职务和联系方式,还张贴了法治服务中心的机构职责、调解员制度、工作流程,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名单等,让群众进来能一目了然。
在各个乡镇设立法治服务中心后,随着关口前移,非诉在前,诉讼增量也随之下降。统计数额显示,截至2024年6月,乐东各乡村(行业)法治服务中心(站)共受理案件数量5737件,化解3522件,成功率达61.4%。依托乡村(行业)法治服务中心,该县通过包点法官及助理开展企业走访、接访,服务涉农、涉房地产等领域企业2000多家,提供法律咨询4000余次,成功帮助企业化解纠纷近900件,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我们通过镇党委统筹抓总、镇政法委员日常具体抓,率先实现全县镇、村两级法治服务中心(站)全覆盖。”乐东黎族自治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韵介绍。同时,建立“一镇一法官”包点服务、定向指导机制,法官通过常驻、轮驻法治服务中心开展司法调解和法治服务。并且同步配套建立了“6+N”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把司法调解资源更好覆盖到了乡村基层一线,增强了基层调解工作的权威性、实效性,形成了以法官调解为主导、法治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基本实现了“调解后不再诉、不再访、不再闹”,为探索新时代社会治理走出了“乐东路子”。
创建法官定向驻点共建法治服务中心模式,收到系列成效:基层解纷能力显著提升、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化解。该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十大最具特色一站式建设优秀改革创新成果”,被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评为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2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