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二十里铺村:“手艺活”助力乡村振兴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12 15:55:00 来源:阿宅社会

“咚、咚、咚……”1月7日15时,循着有节奏的鼓点,走进西宁市城北区二十里铺镇二十里铺村的室内活动室,只见20余名孩童腰系红色腰鼓,手持系有红色彩带的鼓槌,高兴地边跳边打腰鼓。

“大伙儿对今年的社火都充满了期待,孩子们也不例外。你看,他们敲敲打打的多起劲儿。”村民雷发宏在一旁笑着说。作为此次社火表演的负责人,雷发宏干劲满满,从去年年底就开始着手准备。

“社火在村里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表演中用到的灯笼一直都是手工制作的。首先,我们要将树枝削得粗细合适,在适当的温度下增加树枝的柔韧度,接下来用树枝将灯笼的骨架扎起来,目前已经扎好的灯笼骨架有35个。”雷发宏手里拿着一个初具雏形的灯笼说。

扎好骨架仅仅是制作灯笼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都是“细活”。村民们用宣纸将灯笼的四周小心翼翼地“包裹”住,再用不同颜色的皱纹纸缠绕骨架。

“这是两只在相互说‘新年好’的小兔子,这边是柿子,代表‘事事如意’。”今年67岁的薛凤英饶有兴致地将自己的剪纸作品粘贴在灯笼的四周,不断让灯笼的内容丰富起来,“我们用的材料都是原汁原味的,粘贴的时候用的都是我们自己熬的浆糊。等到表演时,点亮灯笼后,这些剪纸元素也就‘活’了起来。”

“对于村民们来说,这样的‘手艺活’正是大家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二十里铺村党总支书记刘延伯笑呵呵地说。

刘延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二十里铺村,“手艺活”是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的“赚钱活”。

近年来,二十里铺村立足村情实际,挖掘乡土特色,让村民们依靠双手和巧思向幸福出发,“绣”美好生活。然而,发展规模小、传承过程难、产品缺乏新意、销路较窄等因素制约着村里“青绣”产业的发展。

为此,二十里铺村从“提高从业人数、提升专业技术”入手,发动村里闲置劳动力,定期开办培训班,邀请专业技师授课,重点讲解手工刺绣基本技法、色彩搭配、花型设计、针法走向等知识。并投资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和河湟刺绣工作室,推出“青绣”DIY手工体验馆,在作品的创作中,通过实践让绣品的实用性与观赏性相得益彰。

“我们大家都有基础,再经过专业培训,上手就比较快。以前也想不到自己绣出的绣品能换成‘真金白银’贴补家用,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过几天,我们打算绣几件新的绣品,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增添几分喜气。”村民郭生莲满意地说。

眼见着村里的“访客”和“回头客”越来越多,刘延伯带领村“两委”继续探索,坚持“党建工作为中心,紧抓乡土文化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增收致富”的工作思路,不断丰富适合二十里铺村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如今,二十里铺村已成功申请“铺里传承”商标,计划在新一年将村里的文化资源有效整合,进一步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为我们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指明了方向。”刘延伯说,“连日来,城北区‘薪火’理论宣讲团成员不定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我们也会定期组织村里的老党员和群众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真正把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传递给大家。”

“接下来,我们要充分发挥村党总支在加强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发展功能上的引领作用,扩大‘铺里传承’商标影响力,以‘青绣’为‘敲门砖’,带动村民发展种植、加工、腌制、包装、销售蔬菜腌制品,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借助‘快递进村’的机遇,打通销路,提高创收渠道。”

提及蔬菜腌制品,二十里铺村伯红种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常新红接过话茬说:“前两天,村里的老人们已经在老年之家尝了鲜,大家都说味道不错。这两天,腌制好的酸菜已经开始陆续出售了。今年销售情况不错的话,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提高标准,以此带动村民增收。”

无论是制作灯笼,还是创作绣品,抑或腌制酸菜,这里面不变的是流动在二十里铺村村民“指尖上”的乡土气息,是淳朴,也是温暖的“年味”。

“好日子当然要跳出来、唱出来!”夜幕下,二十里铺村文化广场上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紧锣密鼓地为社火表演准备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1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海传统酸菜挂上了“小黄车”
...宁伯红合作社的直播间里销售村民制作的酸菜。 图片由二十里铺村提供酸菜颜色鲜亮,白中透黄。西海全媒体记者 芦舜 摄 西海全媒体记者 芦舜“感谢直播间网友们的支持!”2023年
2024-01-04 04:06:00
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者 高靖程 通讯员 王静 济宁报道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通过开展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提升、推动全域物业落地,有效促进了“五大振兴”共同推进、并蒂开花。乡村要振兴,环境是
2024-05-07 10:40:00
城北区特色酸菜为乡村振兴添“地道风味”
...盆中,放入真空包装机上压缩打包……11月29日,城北区二十里铺镇二十里铺村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批1万斤酸菜已腌制完成,酸菜厂内呈现一派忙碌景象,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过
2023-12-01 01:48:00
...学院12名师生围绕乡村集体经济建设等主题,来到城北区二十里铺镇开展为期5天的专题调研。乡村靠啥振兴,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乡村振兴有哪些新思路?村集体经济如何结合特色发展,提高
2023-07-05 10:35:00
...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辛红梅 时下,走进临洮县八里铺镇二十里铺村日光温室里,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植株长势健壮,拨开墨绿的叶片,只见一棵棵近一人高的西红柿枝蔓上缀满了大
2023-02-28 07:36:00
乌兰镇二十里铺村:田间好“丰”景 蔬菜采收忙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正是一年丰收时。连日来,乌兰镇二十里铺村田间地头的蔬菜陆续成熟,随处可见农户们忙碌的身影,大家干劲儿十足,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走进二十里铺村,只见成片的
2023-10-12 11:47:00
看“联村并建”如何推动乡村“联合振兴”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保贤走进河间二十里铺村,只见村内街道整洁,环境宜人,村外特色种植、特色养殖项目发展的风生水起。河间将南、中、北三个二十里铺村整合,建立党总支,探索以强带
2023-12-06 19:51:00
二十里铺街道多点发力,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
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守正创新,全力推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时代廉洁文化品牌,持续擦亮具有区域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廉洁文化“金名片”。同时,以实效为
2023-07-03 17:59:00
​新春走基层丨山东高唐:“锦鲤村”游出“甜日子”
...的高唐县,靠持续壮大锦鲤产业,让“小锦鲤”做出乡村振兴“大文章”。高唐以三十里铺镇为核心,推动锦鲤产业向四周辐射,将锦鲤文化产业与休闲渔业、旅游服务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等相结
2023-01-19 12:0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张家口市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落幕
河北新闻网讯(陈越、李安)近期,“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张家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蔚县专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书香河北群众朗诵活动”为核心主题
2025-11-03 18:02:00
廊坊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陶冶、孙泽恒)10月28日,走进廊坊市金淘鑫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线前忙碌作业
2025-11-03 18:06:00
近日,《湖北日报》报道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余额只有38.83元。这串带着零头的数字,不像遗产
2025-11-03 18:06:00
88岁的罗官章在湖北五峰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38.83元的余额,是他留下的遗产,更是一名老党员令人感佩的初心写照。这位扎根高寒山区49年的老党员
2025-11-03 18:07:00
为官一任,留给后人的会是什么?是房子车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还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群众口碑?近日,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
2025-11-03 18:07:00
近日,温州陈女士家一口使用近30年的不锈钢锅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这口锅柄刻着专利号的老锅,历经岁月仍不生锈、不粘锅,引得网友纷纷喊话求购
2025-11-03 18:15:00
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冯旭 实习生 王芷青 江宇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是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补偿和福利,跟我们自己缴纳社保获得的保障有什么冲突
2025-11-03 18:20:00
10月27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银发一族”旅游消费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旅游存在年龄限制、保险歧视、适老化服务不足
2025-11-03 18:22:00
11月3日,那个断指扶贫的老书记走了。他是中国好人,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奖者,是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他先后扎根、帮扶长达49年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当女儿整理遗物时
2025-11-03 18:38:00
清晨的牛庄乡笼罩在薄雾中,88岁的罗官章永远合上了双眼。子女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工资卡上只剩下38.83元。这个数字,像一粒种子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宜昌小西藏”五峰县的群山间,88岁的罗官章去世。这位退休后扎根深山数十年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了“党员要像种子
2025-11-03 18:38:00
湖北五峰牛庄,海拔1800米的“宜昌小西藏”,88岁的罗官章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银行卡余额定格在38.83元,7枚奖章被旧布层层包裹
2025-11-03 18:38:00
在海拔1800米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一位88岁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却将一座精神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人民心中。罗官章用49年的坚守
2025-11-03 18:38:00
10月的五峰牛庄,山风凛冽。88岁的罗官章走完了49年扎根深山的人生旅程,乡亲们攥着礼金争执着要送他最后一程,土家汉子用“撒叶儿嗬”为他送行
2025-11-03 1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