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夕 君
近日,某热播古装剧男主演被网友吐槽“长得不够帅”,进而,不少熟悉网络技术的网友剪辑该剧片段进行“AI换脸”,将男主演的脸换成自己心目中更帅演员的模样。这种行为乍一看仿佛只是网络上并不罕见的吐槽、恶搞,其实不然,其中至少有两方面问题值得防微杜渐。
首先,大肆吐槽演员的长相,既不高明,也不文明。欣赏英俊、美丽本无可厚非,属于追求审美愉悦的一种方式。但是,将外表俊美作为评价演员的重要甚至首要标准则很不合适。演员的能力与魅力体现在角色中,其形象、气质应尽可能贴近角色,为观众呈现有血有肉的人物。体味人物的思想情感、欣赏演员的声台形表,是相当复杂的审美活动,将其简单粗暴地划归为视觉层面的美或帅并大加议论,是典型的审美降级,是认知能力、审美水平有待提高的表现。退一步讲,何为美、何为帅具有很强主观性,并无明确标准。以强烈的主观性为评价依据,挤压了理性分析的发挥空间,很难切实走进作品与人物,反而容易遮蔽那些真正值得品味的东西。在互联网这一方便匿名发声的场域中,对主观偏好的过分放纵、张扬很可能导致原本正常的不同意见表达演化为网络“骂战”。清朗、友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一旦被破坏,所有网友都会是受害者。
第二,“AI换脸”行为触及道义与法律问题。一部作品是各环节主创人员智慧、心血的结晶,演员为塑造角色付出了各方面努力,随意使用技术手段“换脸”,不仅是对主创人员的不尊重,也将被换的“脸”置于无辜“躺枪”的尴尬境地。试问耽于给演员“换脸”的人,倘若你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人随意调换、戏谑“魔改”,你将是何种心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应该不难懂。更重要的是,“换脸”行为可能侵犯相关主体的肖像权、隐私权、著作权等多种权利,涉嫌违法,情节严重可能构成犯罪。想必乐此不疲之人的道德感、同理心不会很强,但是法律的红线绝不允许践踏。
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到人工智能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技术的进步革新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难免带来困惑乃至危机。在这个意义上,网络吐槽、“AI换脸”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现。应对这一问题需要有关机构、网络平台等加强监管,也需要广大网友怀有共识:网络与社会是一个整体,自由与责任永远并存,不加节制地自我放纵,终将把自己推入难堪的角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06: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