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著名城市规划师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说,世界上有太多“死去的空间”,这些空间重复单调、没有细节,让人感到不安和乏味。立交桥下、废弃厂房……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这些“被遗忘的角落”,该何去何从?
当“减量发展”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关键词,越来越多被忽略的“灰空间”,列入了“疏解整治促提升”的专项任务,创新拓展为城市活力的“调色盘”。
每一个城市的小角落,都装着居民的“大生活”。一桥一厂的焕新,在于从细微之处优化城市肌理、唤醒更多城市空间,给百姓带来真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让首都变得更有活力、更有温度。桥下空间变身“金角银边”
凛风劲吹,寒意袭人,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西里社区书记郭珊珊心里却暖暖的:辖区居民投诉少了、笑容多了。
这源自小区旁天宁寺桥下空间的创新改造。
天宁寺桥位于北京西便门和广安门之间,既是二环路立交桥,也是跨西护城河桥,桥下近5000平方米的空间常年用作停车场,幽闭昏暗的形象与二环路文化景观环线功能不符,人行过街不便。“桥下布满飞线,下完雨滴答漏水,地面坑洼。”回忆改造前的样子,郭珊珊直皱眉头。
竖起篮球架、建好秋千、搭起滑梯……还配套卫生间、储物室、更衣室等设施。经过1年多改造,天宁寺桥下今年变身兼具运动场和儿童园功能的休闲场地,也成为北京首个多元复合的既有桥下空间提升利用试点项目。
桥下改造是个精细活儿,不但要修整地面,还要安装照明灯光,软包防撞、隔音等设施更是一个不少。“运动场铺了5层塑胶,比一般篮球场还厚,孩子们跑起来更舒适。”改造施工负责人李振明说。
作为老旧小区,西便门西里社区周边常年缺少健身空间和设施,居民总打热线投诉。改造前,社区和相关部门多次征求意见并邀居民座谈。改造中,居民们常过来察看,询问啥时候开放,甚至打12345追问。
“说啥都没想到,满是灰尘的立交桥下,还能做成运动场!”附近的居民杨欣说,今年暑假,这里成了他带孩子每天“必打卡”的场所。
还有很多立交桥正像天宁寺桥一样,经过整治提升,变为城市“绿心”或者功能区。
建于1992年的雍和宫桥,是北京二环路上重要的直通桥。2022年8月,东城区全面启动桥下空间提升工程。搬迁交通执法站,拆除相关建筑,改造后停车场面积增至3400平方米,停车位增至103个。不仅如此,桥区还嵌入雍和宫等文化符号,用于填补桥区缺少文化元素的空白,衔接串联起周边的文旅风貌。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晓涛说,随着城市发展,北京形成了千余处桥下空间。其中有的被用作公交场站,有的成了停车场和仓库,更多的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相关部门摸排发现,中心城区桥下空间使用乱象突出,不仅影响市容市貌,也给群众带来不便。为此,北京将桥下空间整治作为“疏整促”的专项任务之一,连续3年整治完成700余处,今年底将达880多处。
整治过程中,桥下空间怎么利用,没有标准答案。北京创新发布《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指导立交桥、匝道桥、跨线桥等5类桥梁,结合市民需求“一桥一策”设计。“干净、整洁、有序是基本要求,整治完成后再根据功能定位、居民需求优化提升。”李晓涛说,把这些“边角”有效利用起来,使其改变面貌、焕发活力,最终成为北京城的“金角银边”。“灰空间”里长出“高精尖”
提到北京中关村,中关村硬创空间集团董事长程静记忆拉长:20世纪90年代,电子卖场次第落成,草根企业家、攒机高手比肩接踵、好不热闹。随着时代变迁,“电子一条街”大刀阔斧转理念,变为“中国创新第一街”。
这样“由灰到靓”的城市蝶变故事,能否在更多地方上演?
包裹在一众小区间,北京通州区临河里路4号院并不起眼。但在77岁的老居民许士奎看来,4号院见证了通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火热年代。
彼时,村镇间拔起的工业大院让村民“鼓了腰包”,却牺牲着赖以生存的环境。很快,铝材厂因经营不善、一蹶不振,一闲就是近20年。
“其实厂子也在谋出路,门前换过好几块牌,但每一块都不长久。”直到最近几年,老许发现,“真正的大动作”,来了。
时间拨回5年前,中关村智造大街团队第一次走进铝材厂。透过破败荒凉的表象,大家看到一块值得用心雕琢的“璞玉”。
“厂子虽然旧,但区位优势明显。员工来上班,出地铁5分钟就到。”一刹那,创业的火花在程静心中闪过:“能不能让‘老铝厂’长出‘硬科技’来?”
总部位于中关村的智造大街,是国内有名的创新策源地。不到3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先后孕育出6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带动2800多项专利问世。
复制智造大街,不少外埠城市已有先例,但想在老厂房里“做文章”,难得不是建筑改造,而是充分激发“从输血到造血”的内生动力。
11月初,记者来到通州智造大街时,发现它与一般城市更新项目的不同之处:这里有一间1500平方米的中试实验室。
“中试,就是把实验室里的‘生果子’,变成市场需要的‘熟果子’。很多高校机构的原始创新,只能做到0到0.5,但我们可以做到从0到1。”中关村硬创空间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建伟说,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设计方案、产品雏形难以有效转化,而中试实验室就是解决方案。
走进实验室,贴片生产线、插件生产线、总成组装线高速运行。“只要1分钟就能为手机主板芯片贴片,还能提供多维度的检测报告。”中试实验室主任张磊说,实验室就是园区发展的“引擎”。从高精尖元器件设计、测试实验到市场分析,依托这里价值千万的核心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实验人才,都能得到“一站式”满足。
2022年年底,处于试运营阶段的园区已经崭露头角。不少企业“闻声而动”,也率先尝到“甜头”。
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范显辉说,中试实验室为企业研发高端传感器核心器件提供了巨大帮助。如今,只要安装一个小终端,就能实现4项地表水参数的实时采集和上传,彻底解决了地下管网水质人工采集效率低、偷排超排现象难溯源的问题。
老厂房里改出来的科技园,更有传统商务楼难比拟的优势。谈及原因,北京拉特激光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崔建国笑而不语,拉着记者“到家做客”。
原来,这家研发高铁轨道安全测试设备的企业,恰好需要高挑的老厂房提供实验空间。登上二楼,隔窗望去,更独享一派碧水公园美景。
“知道我们为啥来这儿安家了吗?”大家笑成一片。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通州智造大街是北京老旧厂房改造支撑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首批3个示范项目之一。从老厂房中释放出高质量发展活力,正推动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目前,园区已注册88家企业,其中26家企业入驻办公。5年内预计入园企业将超过100家,”程静说,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首个以“硬科技”为主题的大型产业示范基地,老铝厂华丽蝶变,更添发展魅力。老仓库“砌出”文化消费新地标
走进位于东五环的首创郎园Station,30座红砖尖顶仓库成列排开、错落有致,充满年代感的瞭望塔、避雷针、岗楼等工业遗存零星点缀,一系列“老元素”在这里扮起“新时髦”,成为北京新崛起的文化消费地标。
但仅在5年多前,园区还是截然不同的场景。
“过去这儿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纺织仓库,我们接手前,别看园区面积大,但交通不便、野草丛生,一整天也找不见几个人。”站在首创郎园Station门前,园区品牌总监邵宁宁回忆道。
更令人头疼的是,从改造提升、规划审批到执照办理,支持园区发展的政策几乎是空白,这让很多考察团队“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一直以来,工业厂房因属工业用地,产权问题复杂,尤其一些老厂区,根本没有产权证。没证,就可能带来“正名”难。此外,改造项目用途五花八门,土地性质和使用性质的矛盾,也制约着北京诸多园区的发展。
破局,源自2017年底。北京发布《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厂房保护利用,推动达到一定规模和符合建筑标准的老旧厂房资源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转型。
园区靠近第四使馆区和798艺术区,周边还有将府公园、坝河和亮马河天然的休闲区域,大体量的内部空间可以吸引同类产业集聚。凭借这些特点,荒芜的园区开始拥抱艺术消费、文化产业。
“我们结合区位特点和工业遗存的特色价值,不断摸索、不断测试,逐渐找到文化产业+消费的融合发展方向。”邵宁宁说,一方面拉动影视数字产业化,另一方面孵化新消费品牌。
规划街区、整修建筑外立面、改造市政设施……遗留的铁路专线变成秀场展台、老仓库变身文化空间,引导产业客户利用自身优势迭代消费品牌、借助网络平台力量引流推广……历经几年发展,郎园Station逐渐成为“工业遗存+文化创意园区”新型文创园。
现在,园区文化沙龙、艺术节、图书展览等活动频频举办,大量首发、首秀接连不断,逐渐成为北京网红打卡地。每逢假日,总是挤满拍照打卡的青年、扶老携幼的家庭。
园区找到发展新路,企业、投资人慕名而来。2021年,专注于制作汝窑瓷器的新秀品牌九观落户园区。一开始,品牌创始人李超心生忐忑:“第一家实体店选址必须慎之又慎,但看到园区发展潜力,我决定‘赌一把’!”
事实证明,李超“赌对了”。通过精准决策,新店开业后,九观知名度“水涨船高”,与园区影响力共同提升。“自打开了店,顾客顺着‘网线’就找了过来,人气、销量大增,着实令我吃了一惊。”
首创郎园总经理赵春燕告诉记者,园区已吸引运动时尚、家居设计、潮流零售等80多家新消费品牌,每年200场以上的主题文化活动缤纷多样。“下一步,在推动数字影视产业发展同时,我们将深挖产业资源,希望能培育孵化出更多文化科技消费品牌。”她说。
郎园Station是北京优质文化产业园区蝶变的缩影。酒厂改造而成的龙徽1910文化创意产业园、供热厂闲置土地改建的9号院文创园等创意园区正成为城市文化新的承载地,供给了丰富的产业生态。
“精细化管理拼的是‘绣花功夫’,产业升级更离不开‘用心编织’。”李晓涛说,“犄角旮旯”的改善让城市“返老还童”。在北京,高质量发展成果正走进街巷、融入生活、沁出芬芳。(本报记者王明浩 郭宇靖 张骁 吉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3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