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触摸,生产一线的“脉搏”——
乘风驭浪踏春行
本报记者 李 良 蒲利宏 见习记者 张适清
宁夏吉元君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矿岩棉生产车间,工业机械臂将矿岩棉成品码垛入库。在这里,硅锰废渣经高温成纤、梳棉等工艺,变身建筑保温用的各类矿岩棉板、矿棉条等产品。 本报记者 王晓龙白茹摄
宁夏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 本报记者 王晓龙白茹摄
宁夏金莱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绿色环保型玻璃容器及包装材料产业化生产项目,工人检测样品质量。 本报记者王晓龙白茹摄
宁夏滨泽新能源有限公司厂区。 本报见习记者 张适清摄
吹响开年“冲锋号”,从传统工业到新兴领域,全区各地生产线开足马力。
2月23日,走进宁夏全瑞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精滤器灌胶车间内,巨大的转盘匀速转动,工人们站在转盘前作业:安置过滤纸、灌胶固定、旋转检查……一系列工序处理后,一个激发器就安装完成了。“我们公司是西北地区主要的现代防化产品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从年前就开始加大生产,保障供货需求。”该公司负责人说。
记者在宁夏滨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控室看到,监控画面实时显示着项目预处理发酵联合生产装置区、蒸馏脱水工段、尾气处理工段等生产环节。“远程操控大大提升了安全指数和生产效率,每天都有约100万立方米的工业尾气被回收输送到这里。我们年产6万吨工业尾气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与首朗吉元‘双剑合璧’,共同消纳工业尾气,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后变成燃料乙醇。”该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邹崴告诉记者。
当前,石嘴山市着力实施企业循环化改造,引导鼓励钢铁、铁合金、碳化硅等行业企业开展尾气余热、余压、余气综合利用,打造30万吨燃料乙醇产业基地。
宁夏深入推进实体经济、新型工业和制造业强区联动计划,聚焦“六新”产业,重点建设“四大基地”和“七条产业链”。
位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宁夏信广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品质芳纶原料项目现场,运输车辆有序进出,建设火热。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30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年产1万吨间苯二胺项目于近日建成投产,项目实现了有机尾气、硝烟尾气密闭收集集中处理、硝化废水中有机物回收等技术,做到了无硝烟排放,安全生产和环保水平大幅提高。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为提高芳纶产品的稳定性、延伸芳纶产业链、增强国产芳纶市场竞争力提供坚实可靠的原料保障,进一步完善宁夏高性能纤维全产业链条。
近年来,通过建链强链延链补链,我区科学精准谋划了一批利长远、打基础、补短板的大项目、好项目,“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初见成效,重点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提升。
走进位于中宁工业园区的世界首套百兆瓦级全人工地下储气示范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该项目在地下150米深处挖掘建设环形储气库,在同类型在建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针对宁夏地区软岩地质条件下地层相对稳定的特点,大唐中宁储能项目有效扩展压缩空气储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采用风电和光伏项目配套压缩空气储能模式,完成电能到空气压力能的转换,并储存在地下储气库中。“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1.188亿千瓦时,可满足近10万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大唐中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朱鸿飞说。
今年,我区将全面落实“1234”重点任务,即夯实稳增长一个基础,抓好数字经济和产业集群两个重点,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三大工程,开展招商引资扩量、园区改革创新、企业服务增效、安全基础提升四项行动,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