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长江南京段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微笑天使”在南京找到“快乐老家”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这几天,南京人的朋友圈中流传着这样一条视频——在南京长江大桥上5号桥墩处的江面上,三四十头黑灰色的江豚聚集在一起,冲浪般你追我赶、冲出江面,前后约半小时。
“微笑天使”江豚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指示性物种,其“能见度”越来越高,充分体现了南京长江大保护的成效。
作为长江入苏“第一站”,南京拥有6288.7平方千米的长江流域面积和280千米的长江岸线,长江岸线占全省近1/4。近年来,南京坚持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作为压倒性任务,将长江大保护融入城市发展战略,持续改善长江生态,厚植绿色发展动能,以还江于民、与江共生、拥江发展的生动实践奋力书写长江大保护的南京答卷,奏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还江于民,累计清退长江生产岸线37.6公里
7月6日傍晚,骑行爱好者陈博正顺着幕燕滨江风光带骑行,“江边凉爽,风景也好。我每天都会来这骑行1个小时,欣赏江边美景,还能锻炼身体。”江水潺潺,绿地葱郁,如此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不少市民漫步江边,观景、拍照。
然而,眼前秀美风光,也曾一度“灰头土脸”。因盛产白云石,幕府山曾是全国知名的“城市矿山”。常年采矿给幕府山山体表面留下了相当于30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采石宕口,长期工业排放也造成土壤污染,甚至破坏长江水质,幕燕滨江生态环境“很受伤”。
铁腕“止血”开启生态修复之路,幕燕滨江打出复绿疗伤“组合拳”。南京幕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举贤介绍,近年来幕燕沿江地区累计投入资金超40亿元,完成约110户砂场码头、71家工企单位以及579户居民搬迁整治,新增绿化面积约80万平方米、湿地水系约13万平方米、绿道及慢行系统约20公里、长江生态护岸长约6公里,整体提升风貌区绿化覆盖率约9个百分点,原先的荒山秃岭蝶变为绿意盎然、景色旖旎的“滨江明珠”。
不只幕燕滨江。浦口“十里造船带”清退11公里生产岸线,长江江宁段建成绿色亲水滨江公园,建邺段鱼嘴湿地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从长江二桥到三桥之间35公里的长江岸线,纷纷上演从“两岸码头”到“两岸葱绿”的完美“变形记”。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近年来,南京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铁腕治污,统筹治岸。全市累计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158家,整治“散乱污”企业1811家,累计清退长江生产岸线37.6公里,生态岸线比例从66.2%增加到80.3%,形成幕燕滨江风貌区、鱼嘴湿地公园等沿江生态特色示范工程标志性案例,72公里滨江绿道基本贯通,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生态景观。
与江共生,江豚数量比五年前增长24%
在南京滨江沿线,时常可以见到一位扛着摄影器材的人,他叫武家敏,已经连续多年跟拍江豚。从最初只能捕捉到一些残影,到现在可以给江豚拍下完整的“登记照”,武家敏笑着感慨:“江豚越来越多,基本实现‘天天见’!”
江豚为何选择南京作为“快乐老家”?在武家敏看来,这得益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沿江的化工厂不见了,岸边护坡平整了,江边的荒地变成了滨江公园,江水变清;就连来往迁徙的鸟群和野鸭也停下脚步,在此筑巢安家。
武家敏的看法有事实支撑。为更好地了解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南京长江江豚种群新的变化趋势和活动范围,近3年来,南京市持续组织开展长江江豚同步调查活动。2023年11月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江南京段栖居长江江豚数量达到62头,比五年前增长24%。江心洲、新济洲、鱼嘴湿地公园等点位均出现长江江豚活动身影,其中,三山矶、五马渡等新增设点位是历年来“同步观测”的首次发现记录,且五马渡是此次唯一设立在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点位。位于鼓楼滨江岸线的长江微笑驿站是看到长江江豚频率最高的点位,创下一天内看到长江江豚72次的纪录。
“这说明长江江豚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生态环境的改善让长江江豚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长江南京段畅游。”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盟说。
“微笑精灵”频频现身,也折射出南京长江禁渔工作的深入推进。去年南京先后组织春季护鱼、百日攻坚、夏秋季执法等多场专项行动,开展多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750余次,破获涉渔刑事案件200起,办理涉渔行政案件794起。我市还推进智慧渔政信息系统建设,充分运用无人机、高清监控等科技手段,不断完善专打与联打、人防与技防、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实现“水陆空网”高效联动,切实维护好禁捕水域管理秩序。
随着长江水生态的恢复,不仅是长江江豚,许多珍稀鸟类,如东方白鹳、白琵鹭也从“稀客”变为“常客”,江豚的朋友们越来越多。
共治共享,长江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护”“共治”才能实现“共赢”。去年11月,长江文化南京论坛在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论坛以“河流汇聚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围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商河流文化、生态、经济、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论可持续发展之道。
对保护长江的讨论不仅发生在会议室内,也出现在南京市中小学生的课堂里。连续两年,长江大保护都是南京市“生态文明第一课”的主要内容。爱江、护江、拥江的生态文明理念正深植孩子们的内心。
2019年6月5日,江苏省沿江8市启动了“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活动,长江大保护小使者们将连续12年通过采集记录长江沿岸的空气、水、土壤样本,观测生物多样性等,记录长江生态变化,与长江共同成长。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六年级学生曾靖雅对自己“长江小使者”的身份非常骄傲,“我希望可以把长江大保护的理念践行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带动家人和同学们关注长江的生态环境,长江肯定会越来越好。”
一年又一年,孩子们手中采集长江水、空气、土壤样本的“江豚瓶”见证了长江的变化。截至2023年,长江南京段总体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42个国省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100%,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28条主要入江支流水质全部达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
长江流量极大,每一点向好变化都来之不易。2023年,南京市完成外秦淮河清淤、金川河幸福河湖等重点工程,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已完成2226个;累计完成污水管网改造任务157公里,完成15公里污水管网新建和50公里管网清疏排查,创建35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累计覆盖建成区面积已达80%以上;全年新增长江自然湿地保护面积700多公顷,长江湿地保护率达80%以上。
大江奔流、生生不息。当长江南京段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江豚在江面嬉戏的场景频频出现,移步换景间,望得见江河、触得到绿色、享得到文化,已成为每个南京市民都可以拥有的惬意生活。
【专家点评】
以长江岸线保护利用为抓手,持续优化城市滨江空间
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秦海旭
南京作为长江进入江苏的“首站”,省内唯一一座横跨长江的特大型城市,长江岸线省内最长且洲岛众多,长江生态保护对于南京意义重大,也是南京的重要责任。2016年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南京市长江岸线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沿江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有序开展,水源地整治取得扎实成效,沿江散乱码头、非法码头整治复绿进展明显,岸线利用率持续降低。
建议南京市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对长江岸线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以长远眼光和坚定决心,坚守长江大保护的战略方向,逐步修复岸线的生态功能,守护长江之美。加强岸线保护的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生态的岸线开发利用与保护体系。划定自然岸线保护段,加强岸线功能分区的管理与用途管控,充分释放岸线的多元化功能,实现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对岸线腹地的生态环境管制,持续优化城市滨江空间布局,畅通沿江生态廊道,构建拥江发展的城市中心生态景观轴,坚决保护天然洲岛的自然岸线,尽量减少对长江洲岛的非必要开发,努力打造“长江绿洲”。针对沿江产业的发展,实施最严格的准入标准,对腹地内的重点企业、园区、港口码头、雨污管网及排口进行全面梳理排查,精准识别问题,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0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