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保定日报记者 刘澜
湛蓝的天空衬着白云朵朵,太行山脚下传出马蹄声声。5月26日,记者走进涞源县杨家庄镇,当一匹匹骏马出现在眼前时,不由得心生喜悦。
“腿上印有‘中’字标识,身体里植入芯片,我们这儿每匹马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护照’,通过扫描读取,马的家族史、身体状况、比赛成绩等一目了然。”涞源上谷马业马繁育基地负责人、马术教练白相峰如此介绍涞源“飞狐马”。
驰骋于草原的马,缘何来到太行山腹地?据了解,涞源自然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防疫环境优秀,适宜马匹成长。近年来,青少年马术运动发展迅速,马匹需求旺盛,而“飞狐马”身高适宜,便于骑乘。
聚焦京保扶贫协作,2019年,在前期充分调研对接的基础上,从北京丰台区引入的这一产业项目最终落地。
如今,依托先进的繁育技术和科学养殖方法,基地已拥有优良繁育马匹近200匹,部分肩高达172cm,种驹质量优良。其培育出的特色种群在国内重大赛事上崭露头角。“飞狐马”已成为涞源特色品牌。
扶业、扶智,人是关键。项目实施期间,基地累计在项目地招聘当地建档立卡户40余人次,人均月工资4500元。
“这些年,马术人才紧俏,就业形势很好。”白相峰说,“自项目落地之日起,公司就开始着手涞源当地马术人才的培养,向全国各大马术俱乐部输送,王安镇的王思樷已经在上海的马术俱乐部就业,每个月能挣2万多元。”几年来,白相峰相继带出了当地30余名学员,大多数已经留在北京、上海等地。
前景可期,在当地政府支持推动下,项目正由竞技马繁育向马草种植、马粮加工、马术职业人才培养等延伸,努力为当地群众增收拓宽渠道。
(摘编自《保定日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