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月5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构建和资源调动”主题论坛举行,活动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绿色金融政策和工具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讨绿色金融框架下的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构建和资源调动,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贵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积极探索以绿色金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将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目前,贵州绿色贷款余额已突破8400亿元,绿色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贵州农信社创设的绿色普惠信贷标准中的46项内容被列入中国人民银行《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试行)》,成为国家绿色信贷标准涉农板块的重要内容,并在全国范围推广运用。贵州高水平建设12个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率先在全国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铜仁市江口县首创“生态账户”,让生态积分变“真金白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Beate Trankmann(白雅婷)在致辞时指出,全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正面临严峻的资金挑战。对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了“自然承诺”(Nature Pledge),旨在通过三大关键转变加速自然融资。
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构建和资源调动”主题论坛现场
“资源协同配置的挑战并非抽象理论,贵州省就是一个绝佳的例证。我们非常自豪能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同实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土地退化修复项目,荔波县是我们的示范点之一,重点在于恢复天然林并探索可持续融资模式。”Beate Trankmann说,当前已收到贵州开展“生物多样性融资倡议”(BIOFIN)项目的意向函,开发署正积极探索创新融资解决方案,评估建立省级生物多样性信用体系的潜力,积极引导私人投资直接用于保护和修复贵州独特的自然遗产。
“构建一个健全、高效、创新的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引导巨量社会资本流向生态保护修复的前沿,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3030’目标的必然要求与战略支点。”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致辞时指出,复旦大学在服务绿色金融和生物多样性金融领域的探索,离不开和各方,特别是和贵州省及贵阳市的深度合作。复旦大学愿以更开放的姿态深化与贵州的战略协同,依托共建平台、共育高端人才、共推创新试点、共拓国际合作。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Erik Berglof(埃里克·伯格洛夫),世界银行中国局首席环境经济学家Giovanni Ruta(乔万宁),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张金禄,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主席,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王金南分别做了主旨演讲。
在成果发布环节,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发布了《贵州省绿色金融发展报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BIOFIN工作手册2024-为自然融资》;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发布了金融机构生物多样性金融政策和产品;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生物多样性保险产品。与会嘉宾还进行了圆桌讨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雪雪 朱登芳 张丽
编辑 陈露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