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孔潇 通讯员 冯秉政 济宁报道
近日,第十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山东省赛区(软件赛)成绩揭晓,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子斩获10金、28银、96铜,刷新了学校在该项赛事中的的历史最佳成绩,更实现了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从单一赛项突围到多赛道全面开花的跨越式发展。近三年,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子累计斩获国家级奖项107项、省部级奖项318项,年均获奖增长率32%,在算法竞技、通信技术、机器人开发、网络安全等多赛道实现全面突破。

获奖名单
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构建“一核多元”竞赛生态,以计算机学科为支点,辐射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唐杯”全国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几十项国家级赛事,形成“校赛选苗、省赛锤炼、国赛冲刺”的梯度培育机制。

“大唐杯”全国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现场
“学”为基础,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将学科竞赛融入课程设计,通过算法工作坊、项目制实训等方式夯实专业技能。“训”为支撑,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实施“三阶段集训法”,赛前开展算法思维特训,赛中模拟真实竞赛环境,赛后组织复盘研讨会。“赛”为舞台,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多元化赛事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创新思维。“创”为延伸,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当地龙头企业共建创新实验室,将企业项目引入教学场景,实现课赛融通、产教协同。
此次蓝桥杯省赛的突破,是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新工科建设的生动注脚。“我们将以本次佳绩为新起点,持续完善‘竞赛+项目+双创’育人模式,力争在全国总决赛中再创佳绩,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军说。据悉,目前晋级学子已进入国赛冲刺阶段,学院正通过导师多对一辅导、历届真题解析、全真模拟赛等方式,助力选手冲击更高荣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0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