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是警察,一定要管!”七旬老人遭遇诈骗,在银行柜台执意要给骗子转账,正在一旁办理业务的反诈民警发现端倪,及时按下紧急“止付键”,将老人拉出诈骗陷阱挽回损失。
10月21日14时许,家住湖北省宜城市刘猴镇的王奶奶来到镇上某银行柜台,拿出2000元现金办理转账业务。当柜员问及收款方姓名及转账用途时,王奶奶支支吾吾,神情慌乱,无法清晰表述对方的身份信息。
老人在银行柜台准备转账(通讯员供图)
恰巧此时,宜城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正在银行对另一起电诈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听到老人和工作人员的对话,察觉到异样,民警怀疑老人可能遭遇诈骗,立即上前了解情况。
“老人家,你这是给谁转钱?小心中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圈套!”民警赶紧劝说道。“我没有被骗,你们不用管我!”面对民警的询问,王奶奶情绪激动,态度强硬,既不愿意配合民警查看手机,也不愿意讲述转账的意图。
情况紧急,民警一边安抚王奶奶的情绪,阻止其转账,一边将情况反馈给刘猴派出所社区民警,同时联系反诈中心人员核查收款方账号及身份信息。
6分钟后,刘猴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对老人进行了劝阻。王奶奶一会儿称该钱是给亲戚还款,一会儿又称是给妹妹的礼金。在民警的软磨硬泡下,王奶奶终于同意让民警用其手机拨打对方的电话。
反诈民警(右一)和银行工作人员劝说老人(通讯员供图)
“我是警察,你是谁?”电话接通后,民警表明了身份,但对方一听到是警察的声音,立即挂掉了电话。与此同时,民警核查后发现王奶奶提供的收款账号为外地对公账户,和其所述根本不符。
民警又联系王奶奶的儿子,其称并不知道家里有亲戚要借钱这回事,也怀疑可能母亲被骗了。看王奶奶仍然不买账,民警没有放弃,继续用事实和案例进行反诈宣传。经过近30分钟的劝说,老人的态度终于有所缓和,向民警讲述了事情经过。
原来,王奶奶最近在网络上认识了一陌生女子刘某,对方经常对其嘘寒问暖,称花费2000元就可以参加某养老活动,还会定期给其邮寄福利产品,王奶奶信以为真便来到银行准备转账。
“对方是典型的以低风险高回报为诱饵,吸引投资,实施诈骗。”在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劝阻下,王奶奶终于醒悟,表示不再向骗子转账。
为预防王奶奶再次被骗,民警详细讲解了诈骗套路,告诉其如何通过反诈APP举报涉诈号码,获取防诈知识和案例。同时让其儿子进一步开展家庭内部说服教育,以防被骗,时刻关注老人情况,如有类似情况,及时报警求助。
(来源:极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3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