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炒作UFO如何帮助美国掩盖其海外军事侵略行为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2-16 13:27: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炒作UFO如何帮助美国掩盖其海外军事侵略行为

有关UFO的炒作正在美国继续进行。自2月初以来,美国和加拿大已有4个不明物体被击落。五角大楼无法对其中三个的性质作出解释。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美国政府监控全球的“棱镜门”计划的曝光者爱德华·斯诺登表示,在美国上空发现不明物体是为了分散大家对轰炸北溪事件调查的注意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告诉卫星通讯社,美国在背后破坏北溪的可能性极高。

没有多少国家有能力采取如此积极的军事行动。能从中受益的国家甚至更少。这位专家表示,转移注意力和无事生非是白宫最喜欢的策略。

2月8日,美国独立记者

西摩·赫什在信息发布平台Substack上发布了关于破坏天然气管道的信息。赫什是普利策奖获得者,也是美国最著名的调查专员之一。例如,他报道了水门丑闻并揭露了柬埔寨的秘密爆炸事件。正是赫什在1970年证明了美国士兵在越南的松美村折磨、强奸然后枪杀了504名平民。

西摩·赫什曾被授予萨姆·亚当斯诚信奖,该奖只颁发给那些以诚信和道德为己任的情报人员。同样的奖项曾经颁发给爱德华·斯诺登。

赫什在其文章中引用了一位美国高级情报官员的话,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对俄罗斯-欧洲主要管道“

北溪2号”的攻击的准备和实施。

例如,他写道,美国国务院与五角大楼的军官和中情局特工一起,早在2021年就开始计划炸毁该管道。华盛顿方面意识到,尽管白宫要求与莫斯科断绝任何关系,但德国和一些欧洲国家仍准备增加对俄罗斯天然气的购买。

在政府方面,这项行动由国务卿

安东尼·布林肯和他的副手维多利亚·努兰监督。中情局局长威廉·伯恩斯负责实施该计划。在爆炸事件中,按照最好的间谍电影传统,在北约计划的演习中,即“波罗的海行动22”(BALTOPS22)中,有一队海军潜水员被带去放炸弹。

这项调查的公布使华盛顿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根据美国前情报官员爱德华·斯诺登的说法,华盛顿决定转移公众的注意力。掩盖白宫内部和外部问题的方式选择得很巧妙——在五角大楼,他们每周都报告在国家的天空中出现的不明飞行物。战斗机飞上天空,该物体被击落,随后对其残骸进行了长时间的搜索,难以解释其神秘的"多边形飞行物"的性质。

斯诺登认为,围绕在美国和加拿大上空被击落的空中物体可能来自外星人的恐慌,是为了分散记者对北溪公司被炸事件调查的注意力。

他在其推特上写道:"这不是外星人。这只是人为地引起的恐慌,确保报道国家安全问题的记者被派去调查气球的废话,而不是预算问题或北溪的爆炸事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向卫星通讯社称,美国作为轰炸北溪的幕后黑手的可能性非常大。没有多少国家有能力采取如此积极的军事行动。能从中受益的国家甚至更少。

华盛顿从轰炸天然气管道中获得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同样令人震惊的是,赫什的调查在西方被忽视,只是被忽略或被归咎于偏见。美国媒体更容易相信美国人受到

外星人的威胁,而不是考虑到调查的论据,提出令人不舒服的问题。

王义桅解释道:“就‘北溪‘管道被炸而言,目前来看是美国行为的概率很高。排除恐怖分子的前提下,炸毁“北溪二号”显然是国家军事行为,而有这种能力的无疑是美国,或美英联手。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对于这一事件也是敢怒不敢言。最初设计“北溪”管道,是为了将俄罗斯的低价能源与德国的制造业相结合,以帮助欧洲实现再工业化。现在美国自己也希望再工业化,这就导致与欧洲形成了竞争关系。所以炸毁“北溪”管道,不仅能够阻碍欧洲的繁荣进程,还能破坏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信任,更重要的是破坏欧洲再工业化的基础。目前受能源危机影响,欧洲约2/3的能源主导型企业都从德国迁移到了美国。其中谁是其中最大受益者,我想“北溪二号”已经很清楚地反应出来。”

这位专家认为,美国行为背后的动机始终是制造想象中的冲突和外部威胁,以分散公众注意力,而不是解决其内部问题。

例如,美国通过夸大"中国威胁"理论来解释他们在亚太地区的活动。而通过继续煽动乌克兰冲突,他们为北约向东推进提供了理由。

对媒体的完全控制有助于此。美国媒体在当局的压力下,往往对该国的所有问题一笔带过,并经常采取转移视线的策略。这一次,不明飞行物事件是一种有效的,尽管相当荒谬的方式,以转移大家对真正问题的注意力。这位专家说,在言论自由和将民主理想强加给世界其他国家的名义下,华盛顿在自己的国家极其虚伪,对自己的新闻界发号施令。

王义桅指出:“虽然美国一贯自诩新闻自由开放,但在涉及与自己相关的负面问题时,要么制造话题转移注意力,要么妨碍记者进行报道。比如关于近日美国发生的毒气泄漏事件,当地政府便试图掩盖真相,逮捕报道中的记者。我认为这暴露出美国虚伪的本质。”

因此,专家认为,例如,由于清楚地知道中国不会同意作出让步,也不会在乌克兰问题上向俄罗斯施压,美国夸大了

气球事件,以便为取消布林肯的北京之行找到借口。这是另一种避免可能的外交失败的巧妙方法。

此外,随着北溪调查的公布,布林肯或将被提问到华盛顿不想听到的问题。

王义桅认为,这种行为不仅完全破坏了美国人对其当局的信心,而且还在国际舞台上造成了危险的局面。

他表示:“当前美国试图转嫁矛盾,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甚至中国恐惧论,好像上空飞过的都是中国不明飞行物。但事实上美国自己才是全球监控最多的国家。众所周知,布林肯访华的主要目的是向中国施压,包括要求中国站队,甚至通过中国来影响俄罗斯等。而这显然中方不可能答应,尤其是在美国不仅无法停止打压中国,还不断提出无理要求的情况下。因此美国借机炒作气球事件,也是给布林肯取消访华找一个台阶下。美国这种不解决国内事务反而不断制造矛盾转移注意力的行为,不仅损害民众对政府的信心,也会影响国际社会对美国的看法,甚至给国际带来风险性问题。“

从卫星通讯社此前对Flightradar24档案中的轨迹分析来看,在2022年6月的“波罗的海行动22”(BALTOPS22)演习期间,美国和德国海军飞机在6月8日至16日经常在北溪管道未来爆炸的地点上空盘旋。军用飞机降到了低空,几乎每次飞行都关闭了发射机应答器,所以它们的一些轨迹仍然没有被记录在门户轨道上。

2022年9月26日,俄罗斯对欧洲的两条天然气出口管道——北溪和北溪2号发生了袭击。德国、丹麦和瑞典不排除有针对性地进行破坏的可能。

北溪公司的运营商北溪股份公司报告称,管道的这一紧急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修复时间无法估计。俄罗斯总检察长办公室在管道受损后启动了一个国际恐怖主义行为的案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15: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抨击外部干涉,发出严厉警告!普京:不允许任何人分割俄罗斯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杨征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据俄塔社报道,当地时间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全世界俄罗斯人民大会”会议上表示,“任何外来干涉、旨在引起民族间或宗教间
2023-11-30 09:57:00
真的吗?布林肯:在中东几乎每个国家,都需要“美国领导”
...#据新华社1月19日消息,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外宣称:像中东这样的地区,我听到几乎每个国家都说他们需要美国,他们需要我们在场、他们需要我们的领导。对
2024-01-23 20:18:00
美国或将向波兰出售40亿美元的防空系统
...作和国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最新的一项军事协议中,美国有意向波兰出售40亿美元的先进防空系统,引发了全球关注。这项战略交易被广泛视为一次巨大的里程碑,不仅将加强波兰的防御能力
2023-09-19 17:22:00
美军向伊叙境内85个目标发动报复空袭,俄:再次展示美中东政策侵略本质
...23人死亡,伊拉克16人死亡、36人受伤,伊拉克外交部召见美国临时代办抗议。有伊拉克民兵组织威胁袭击美军基地,不过也有民兵组织高层强调,无意令局势升级。应俄罗斯要求,联合国安
2024-02-04 16:03:00
...加沙和黎巴嫩犯下的罪行。他说,全世界都有目共睹,以美国为首的以色列政权的支持者声称要捍卫自由和人权,却对数以万计的妇女和儿童被杀害一事保持沉默。他警告说,如果以色列继续其侵略
2024-10-28 11:28:00
远方大国出手,巴沙尔高枕无忧,侵略叙利亚的美军,快挺不住了
来源:烽火观点 美国长期在叙利亚制造战乱,支持恐怖组织破坏该国国家安全、成为了该国战乱不止的罪魁祸首。与此同时,美国还在叙利亚非法驻军、掠夺这个贫穷国家的粮食和石油资源。显然,美
2023-10-10 11:26:00
伊朗外长谴责以色列破坏中东和平稳定
...列结束对戈兰高地的非法占领。当天,阿拉格齐还表示,美国针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已经失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当美国采取极限施压政策时,伊朗采取了极限抵抗的政策。正如美国官员承
2024-11-20 16:05:00
为何说美国和以色列,最终会动武?德国的历史正在美国重演!
...。从中东动荡到纷争不断的巴以冲突,无数因素让人担忧美国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可能演变成为全面开战的局面。然而,令人不禁惊叹的是,这种紧张局势引发了回想起近一个世纪前发生在欧洲的一
2023-11-30 17:25:00
中俄军事同盟,谁想要谁不想要?这层窗户纸,俄方就别捅破了
...与中国合作的花招。”拉夫罗夫进一步表示:“中国正在美国的地盘,按美国的规则击败美国,中国将赢得对美国的所有争端。”其中,他所说的“美国的地盘”指的是“世界贸易组织”。这种话,
2023-02-04 09:57: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据新华社消息 由中国企业制造的双层列车日前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亮相,将用于维也纳与萨尔茨堡两座城市间客运铁路运营。这是中国制造双层列车首次正式投入奥地利客运铁路系统
2025-11-06 09:02:00
中国网11月6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英国外交大臣库珀通电话
2025-11-06 23:46:00
中国网11月6日讯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有关安排和中方期待
2025-11-07 00:49:00
当地时间11月6日,韩国蔚山一处大型建筑物倒塌,或致6人被埋。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 陈美伊二审 杨韬三审 闵捷
2025-11-06 20:05:00
海外网11月5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11月4日报道,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时长突破历史记录,但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依旧难以调合
2025-11-05 18:12:00
11月3日,新西兰移民局宣布,即日起,中国护照持有者如从澳大利亚入境,且持有有效澳大利亚旅游、工作、学生或家庭签证,可免签入境新西兰
2025-11-05 20:04:00
巴西总统卢拉4日在巴西北部帕拉州首府贝伦签署法案,决定在11月11日至21日期间将巴西首都由巴西利亚迁至贝伦,以配合即将在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
2025-11-05 22:09:00
追新看点|开通!开通!开通!这些国际城市,福州今年直飞
12月6日,东航将开通长春—福州—吉隆坡往返航线届时福州又多了一条连接东南亚的“空中连廊”!开通!开通!开通!2025年初至今福州机场开通多条国际客运航线吉隆坡
2025-11-05 18:38:00
中国网11月5日讯 据中国和越南气象部门预报,台风“海鸥”将于11月6日夜间在越南中部沿海登陆,5日至6日越中部地区将出现强降雨
2025-11-05 09:12:00
中国网11月4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称,据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于当地时间11月3日因病逝世
2025-11-05 02:24:00
中国网11月4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问:近期,各界高度关注安世半导体问题磋商进展
2025-11-04 14:18:00
据秘鲁媒体报道,秘鲁外交部长乌戈·德塞拉3日宣布,由于墨西哥驻秘鲁大使馆向秘鲁前部长会议主席(总理)贝特西·查韦斯·奇诺提供政治庇护,秘鲁已决定与墨西哥断绝外交关系。来源 新华社
2025-11-04 15:26:00
哪天放假、怎么调休?2026年放假日历来了
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根据通知,元旦将在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春节将在2月15日至23日放假调休
2025-11-04 22:42:00
“进宝”GOGOGO丨四国留学生志愿者沉浸式探馆:解锁进博魅力,挖掘世界看好中国市场奥秘
中国网上海11月4日讯(记者 韩雅洁)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于11月5日在上海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2025-11-04 17:26:00
中拉峰会这一站:“雪王”的快乐老家!
大河网讯 “请大家登上雪王的魔法列车,我们要出发喽……”11月4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与会嘉宾走进蜜雪冰城总部
2025-11-04 1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