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李修文:能自己下手,就绝不旁观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9 20:2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酝酿十余年,无数次起念动笔,李修文终于出版了长篇新作《猛虎下山》。

20世纪90年代末,镇虎山下的炼钢厂改制转轨,光环逝去,作为炉前工的刘丰收,从前的骄傲与尊严碎了一地。一只猛虎的出现,让刘丰收上山改变命运;21世纪20年代的李修文站在贵州老三线的钢铁厂,也在追寻着内心的猛虎。个体与个体遥遥相望,个体与时代总是狭路相逢。

李修文形容自己的创作是“身经”,能自己下手,就绝不旁观。“要拿出力气来,结结实实地活下去,在活里写,在写里活。写什么人,就去眼见为实;写什么地,就去安营扎寨。”

好友宁浩说李修文“厮守着古代文人的信仰”,但李修文觉得,一个认真生活、认真写作的人,都会面临很多难处,所谓信仰,就是好好生活,对得起自己许下的一些承诺,无论是对他人、对世界,还是对写作。

李修文:能自己下手,就绝不旁观

李修文。受访者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你的新作《猛虎下山》,把“下岗”和“打虎”两件几乎不搭界的事,作为故事的主要叙事,是怎么考虑的?

李修文:其实我首要关心的是工人。

这些年我和导演宁浩一直合作,去了很多工业城市,湖北的襄阳、宜昌,贵州的六盘水,东北就不用说了。这些老工业城市辉煌过,这些年来为了“自救”,在不断改革,把厂区改造成了酒店度假村、工业遗产文创园……我在一个铸造厂遇到过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他曾经是劳动模范,已经变成文创园的厂区里至今还立着他当年的人像雕塑。

写作是对集中经验的集中处理。为什么我10年前就想写,现在才写出来?因为我感觉自己捕捉到了那个人的声音。在老人的叙述中,我感受到说书人一样的调子,他讲古往今来、花开花落,讲自己也讲别人,会有愤懑与不甘,但又见怪不怪。

至于“打虎”,湖南有过“虎患”猖獗的时候,那个年代也真的有“打虎英雄”。书中的主人公面临着两只老虎,一只是山上的老虎,一只是下岗失业的生存压力。但人总要活下去,我想写的是一个关于人的生命力的故事。

《猛虎下山》写了一个炼钢厂的炉前工。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人,能忍受那样的高温,生命力一定特别旺盛。一个有着旺盛生命力的人在遭遇下岗危机后,在二三十年的沉浮中,是如何活下来的,遭遇了怎样的生活挑战,是我关心的。

中青报·中青网:从最早的青春爱情小说《捆绑上天堂》,到后来凝重悲悯的《山河袈裟》等散文作品,转折为什么那么大?

李修文:其实我没有转,无非是写作对象发生了变化,我一直持续探讨的是中国人的生命力。

从年轻时写的两个长篇,到几年前写的散文,再到《猛虎下山》,最初非常单纯地歌颂关于青年的生命力,后来,我特别着迷那些经受住考验的生命力。无数个“他者”不断涌入,世界的纷繁复杂本身就包含在我们的生命力当中,那我们如何与之共舞,甚至有时候是“与狼共舞”——我想写出这种复杂。

中青报·中青网:在写作生涯中,哪本书对你比较重要?

李修文:曾有10年时间,我写不出小说,所以参与了很多影视剧,有机会去到西北,也正是这段经历拯救了我的写作,有了后来的散文集《山河袈裟》。写这本书的过程中遇到的那些人,向我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作为一个南方人,有一些词汇是你做梦都想不到的,因为你的生活经验不曾抵达过那里。

我特别喜欢两个字——顾随先生说的“身经”,一定要拿自己的身体去经历,而不是隔岸观火。

我的父亲生病住院时,我在医院里遇到一个身患绝症的下岗语文老师和一个同病相怜的5岁小男孩。老师看到孩子,惨白的脸上居然有了红晕,从此每天在病房里给男孩补课。男孩说,反正都要死的,学这些干什么;老师听了,就去走廊上哭,哭完又回来教……这些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故事在我眼前展开,给了我写作新的东西。

我当时很多年没有写作,也没什么影响力,没想到《山河袈裟》出版后,那么多读者喜欢。读者也许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远方不全是诗,还有命运凄惨但照样在周旋缠斗的人,这些人让我们看到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李修文:能自己下手,就绝不旁观

书封

中青报·中青网:你在《诗来见我》中通过古典诗词写人生际遇,你最喜欢哪位诗人?

李修文:我最喜欢《古诗十九首》,写普通人的普通心情、普通遭遇,他们会有哀伤,但依然对世界充满希望。老百姓的生活中没有帝王将相,但会让人觉得像一座圣殿在世俗生活中慢慢开启大门,每一次读,都会觉得,做一个再普通的人也是有价值的。这个观念对我的影响特别大,帮助我基于这样的观念去创作。

中青报·中青网:不久前,你正式成为武汉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教授,教创意写作。有一种说法,中文系不培养作家,那你在中文系教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李修文:中文系的核心目的当然不是培养作家,但中文系也一定能够培养作家,这类例子在全世界都不胜枚举。

更重要的是,写作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在不断泛化,外延到各个行业,做综艺、编游戏,需要写作,做一个电影、一部剧,更需要写作。写作的主体性在这个时代需要建立,但是对文学经典的标准,目前肯定没有变化。

中青报·中青网:你是编剧、影视监制,也是作家、大学教授,如何看待这些交叠的身份?

李修文:我觉得这可能是“学科”过于细分的问题,你不会问李渔为什么又写戏曲还造园林。我就是一个创作者。

小时候并没有受过专业文学训练,最初爱上文学是因为戏曲。老家钟祥县(今湖北省钟祥市——记者注)是一个码头式的集镇,各地沿着汉江来的人,在这里上岸补给,催生了很多戏班,有秦腔、豫剧、汉剧、花鼓戏、渔鼓调……

我就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一边是戏台,一边是街市,行船的人摇身一变,就成了台上的帝王将相,现实与虚幻,随时切换。我见过最多的戏台甚至不是“台”,就在铺天盖地的油菜花田边,就在码头边上。

戏曲引发了我对创作的热爱,我格外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喜欢那些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的故事。小说家一般不爱讨论,但写戏曲、写电影电视剧,是一定要和人讨论的。于是我写小说也喜欢讨论,喜欢把我写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我们家楼下餐厅的好多服务员,都听过我讲故事。

中青报·中青网:讨论出来的小说会有什么不同吗?

李修文:小说是一种现代性的文体,有着现代心理学的基础。我笃信一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量暧昧的、残缺的、不可捉摸的、不好判断的碎片式的情绪,需要予以表现和确认,所以如何讲述就变得很重要。我会边讲故事边看对方的反应,他觉得这里不舒服,我下一次就换一种方式讲。

我受到电影影响,拍电影总是要出门;我又特别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些证据,获得一些确信感。我去了足够多的工厂、见过聊过足够多的工人,一个火热的年代好像就要扑面而来,写作就成了下意识的反应。

中青报·中青网:你的成名很早,27岁就是武汉文学院那时最年轻的专业作家。当时是怎样的心态?

李修文:20多岁成为专业作家,是一个侥幸,我从来都很忐忑,现在也是。一个作家写了一部小说,还能不能继续写下去,从来都是未知数。

我希望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呈现一种美学上的新的表现形式,比如《猛虎下山》中,我找到一种舞台感,山里、厂里,都在演一场大戏。这本书里用的都是短句,短句就像鼓点,敲起来之后,人物被催促着撩开戏袍,轮番上场,演绎疾风骤雨……

这些都是花费漫长时间、反复推倒重来才找到的,下一部在哪里,我不知道。我的脑子里有无数个故事,但能不能找到新的表现形式,我很慌张。每天都担心和怀疑自己写不出来,这可能才是一个真正的作家的真实状态。

中青报·中青网:作为一个“过来人”,对今天的年轻的写作者有什么建议吗?

李修文:还是要一条路走到黑,在你的梦想之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当然今天的年轻人所面临的生活压力比我们当时要大,但我觉得为了梦想这件事,就算“饿死”也是骄傲的,何况也不会“饿死”。这个时代有了网络有了自媒体,给了年轻作家更多被发现的渠道。

年轻人去广阔天地建立自己独特的个人体验和经验是非常重要的,靠“一己之力”建立起来一种叙述。因为年轻人那种横冲直撞的生命,本身就可以形成非常强有力的叙述。

但也要注意,文学在本质上是人类心灵的公约数,不是个人的。文学之所以几千年来还能有生命力,是因为创作者让读者有了同理心、同情心,甚至让生活变得更加公正。而这些东西,需要创作者不断去与更多人遭逢一种将心比心。

别担心,只要你还想好好写作,还能不计后果地写作,生活总是能把你送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去的。

中青报·中青网:你一般在什么环境中写作?

李修文:可能因为做过编剧,我对写作没有讲究,在哪儿都行,旁边有人打掼蛋我都能写。很多东西是在高铁上写的,上个月我摔了尾椎,但是在《花城》杂志开的专栏不能开天窗,我就站着写。对我来说,不存在特定写作环境,只要我想写。

中青报·中青网:你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李修文:每到下午3点,如果还没有人来找我,我就要开始主动组局了。我在武汉有很多不是搞文学的朋友,我几乎每天晚上都跟这些人待在一块儿,我最喜欢一帮种树的(朋友)。我特别喜欢树,一棵苗木多少钱买进来,在苗圃里养几年,最后出圃的价格是多少,紫薇、樱花有多少种……我一清二楚。

我的业余爱好就是找个地方待着,或者跟着朋友们出去看树。可能因为树是有生命的、宁静的,培养它的过程就像搞创作。

中青报·中青网: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李修文:我在琢磨下学期开课后给学生讲什么,这是我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在将来人生中心甘情愿做的事情。【责任编辑:郭韶明,蒋肖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鲁奖得主李修文推出最新长篇《猛虎下山》 凝练“身经”记录时代
...闻网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应妮)鲁迅文学奖得主李修文的长篇新作《猛虎下山》新书发布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导演宁浩、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等与作家
2024-05-10 21:09:00
15年后《猛虎下山》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15年后《猛虎下山》李修文写的不是武松是林冲这是一本有点“怪”的小说,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直言,一定有人很喜欢,也一定有人很不喜欢。这也是一场与众不同的新书发布
2024-05-08 15:10:00
贵州修文猕猴桃丰收上市
本文转自:新华网9月23日,果农在贵州省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猕猴桃种植基地采摘猕猴桃。金秋时节,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种植的猕猴桃陆续成熟,果农和企业忙着采摘、分拣、包装猕猴桃,加工猕
2023-09-24 14:46:00
本文转自:贵阳日报公共场馆开放工作存在不足修文县相关部门立行立改本报讯 近日,针对此前“融媒+督查”工作组在暗访督查修文县公共场馆开放情况时发现的问题,修文县督办督查局立即进行责
2023-08-02 03:46:00
修文:农技人员 田间传经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修文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李添群(中)指导农户修枝。修文县洒坪镇青杠林村修文领航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猕猴桃种植园。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娟 通讯员 李宇 摄影报
2023-02-02 03:05:00
贵州修文:千树梨花开 无限春光美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人民网修文4月1日电 (涂敏 陈洁泉)春来折溪村,千树梨花开。3月30日,贵州修文县2024年“春风十里·梨花游趣”活动在修文谷堡镇折溪村举行,吸引了省
2024-04-01 17:01:00
修文县总工会、修文县关工委实地走访慰问留守未成年人
3月14日,修文县总工会和修文县关工委联合开展实地走访慰问留守未成年人活动,给孩子们带去大米和食用油,让孩子们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关心与温暖。走访慰问中,志愿者工作人员通过与
2024-03-19 22:48: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娟炎炎夏日,走进修文县朝阳村胜利组,绵延数里的猕猴桃基地内,穿插着两座白墙蓝顶的建筑,格外抢眼。这是该村修建的产地冷库。刚查看完沉甸甸挂满枝头的猕猴桃,修
2023-08-04 03:08:00
修文县文联走访慰问退休干部、县文化艺术名家
近日,修文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谢福贵,县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彩云代表文联走访慰问修文县退休干部、文化艺术名家郝承德、汪忠友、沈兴华同志,为他们送上慰问品,与他们促膝交谈,嘘寒问
2024-02-28 20:5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