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红薯苗育出好“钱”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5 07: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农村报本报记者 张恒

5月2日,走进兴平市丰仪镇鑫丰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一座座大棚坐落有序。大棚内,郁郁葱葱的红薯苗长势良好,绿意盎然,十几名妇女正有说有笑地起着苗子。

“我是北张村的,离这里二三里地,没事就和村里的姐妹来这里务工,一天100元左右。”今年59岁的于琴乐呵呵地说,“别小看这苗子,一毛五一棵,不光红薯卖钱,这苗子一年也不少卖钱。”

与于琴一起干活的张翠翠算是一群人中的“高手”,她剪得又快又好,打捆也利索。只见她熟练地用剪刀剪苗子,剪到一只手拿不过来就用手中的松紧绳一扎。她说:“我在这里干活时间久了,一天100多元,有个收入还能顾家,感觉满足了。”

“现代化大棚,微喷技术,从红薯下床、红薯田间管理到红薯的采苗,整个过程有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指导,对苗子的质量要求比较严格。”合作社理事长任俊龙说,“打药、提温、喷灌、施肥等都需要细心和耐心,基地七八名管护人员都是就近取‘才’,让他们参加培训,掌握精细化管理技术,确保红薯苗的质量。”

任俊龙告诉记者,今年基地育苗“秦薯5号”20亩,可栽植2000亩地,共种植红薯360亩。在起苗期间,每天需要务工群众40名左右。在红薯栽植期间,每天最多需要务工群众150人,每人每天80元到100元,务工人员大多数是留守妇女。

近年来,丰仪镇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以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该镇大力扶持发展优质脱毒红薯苗培育技术,带动当地红薯产业转思路、创优势,实现红薯产业绿色、优质、高产发展。红薯苗的培育栽种,形成了“育、产、销”全产业链条,不仅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更是带动了该县农业种植经济发展,让农民的“钱袋子”又增添了一条增收渠道。

“红薯苗每亩收入可达2万至3万元,效益十分可观。另外‘秦薯5号’既有商品性,同时淀粉含量也高。”任俊龙介绍,下一步,合作社要建粉条加工厂,做红薯干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延伸产业链,把小红薯发展成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产业,推动红薯产业提档升级,带动群众增收。

目前,丰仪镇红薯种植面积1653亩。丰仪镇副镇长段超红表示,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将积极促进红薯产业发展,着力为群众增收注入“源头活水”,让特色产业切实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育苗工厂”尽显春耕科技范儿
...家梁村智能化育苗基地,育苗基地技术员朱希金正在查看红薯苗生长情况。(本报全媒体记者陈岩摄)□本报全媒体记者宋建华点点手机能实现温室的温度湿度控制,农业物联网技术等智慧农业技术
2024-04-05 02:47:00
安岳红薯,未来可期!
...地中部的安岳县,不仅有闻名遐迩的柠檬,还有响当当的红薯和鲜爽Q弹的“周礼粉条”!近段时间以来,安岳红薯产业可谓双喜临门:8月20日,“周礼粉条”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获地
2023-09-13 10:34:00
山西泽州:万亩红薯趟出“甜蜜”致富路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晋城8月17日电 题:山西泽州:万亩红薯趟出“甜蜜”致富路作者 吴琼“依靠红薯种植,现在一年能收入9万元左右。”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北义城镇南义城村,72岁的
2023-08-17 13:47:00
印江新技术赋能1.1万亩“双高”红薯
...本报讯(梅亚军) “这是我们村今年引进的300亩新品种红薯,大家看它与常规红薯栽法有什么不同?”“往年我们没有用厢垄式和黑膜覆盖。”“往年没有用斜栽的方式插下去,栽的距离也不
2024-05-12 09:44:00
红薯产业点亮金秋“丰”景
本文转自:农业科技报陕西大荔官池镇:红薯产业点亮金秋“丰”景本报渭南讯(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陈小文)当下红薯已经进入集中采收期,近日,在陕西省大荔县官池镇三教村红薯种
2023-09-27 09:32:00
【奋发有为 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红薯小镇”的红火生活
...文转自:山西日报10月24日,霜降。高平市石末乡北凹村红薯基地,挖薯机顺着地垄挖土甩土隆隆开过,泥土翻滚中,饱满圆大的红薯破土而出,村民们忙着捡薯、择薯、装箱运输,一派红红火
2023-11-05 06:06:00
思南新质生产力 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点亮致富新曙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祖祖辈辈就有种植红薯传统的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家寨,正在依托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动红薯产业链、价值链提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行走在思南县三道
2024-05-26 10:10:00
... 蔡茜 通讯员 梅亚军“这是我们村今年引进的300亩新品种红薯,大家看它与常规红薯栽法有什么不同?”“往年我们没有用厢垄式和黑膜覆盖。”“往年不是用斜栽的方式插下去,栽的距离
2024-05-09 06:21:00
...态廊道经济带,土地肥沃,自然资源禀赋优越,自古就有红薯种植的传统。该村抓住这一机遇,切实转变思想,优化种植结构,寻求红薯种植的新方向。2022年底,在省委驻滨乡村振兴帮促工作
2023-10-25 18:1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