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嗨,“树”先生!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6-24 07: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十年栽成参天大树

嗨,“树”先生!

嗨,“树”先生!

站在自己种的高大、茂盛的橄榄树下,陈新显得很“渺小”。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摄

嗨,“树”先生!

陈新种植的释迦挂果累累。 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摄

嗨,“树”先生!

陈新栽种的海南黄花梨芯材(格)很饱满。受访者供图

■ 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在人们的认知中,10年种出参天大树几乎不可能,但海南有位种树“奇人”栽种10余年的橄榄树,最大胸围已长至1.26米。

至于他种的海南黄花梨,其中一段分枝直径约17厘米,但芯材(格)约14厘米,这让黄花梨收藏者惊叹不已。

“只有先旺根,才能更好地旺杆、旺叶、旺果。”这位种树“奇人”名叫陈新,20岁时从广西来海南定居,30多年来,他辗转三亚、文昌、五指山、儋州、白沙等地从事植物研究,这期间有人对他的“旺根技术”半信半疑,甚至有人怀疑他使用了生长激素。对此,他不作太多解释,而是耐住寂寞,投入研究与实践,最终得到了业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与肯定。

再生稻,种一次收一年

今年6月中旬,又逢海南的早稻收成季节,在儋州市合罗农场的一个番石榴果园里,一片面积并不大但长势喜人的旱稻种植试验田,引起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水稻专家的关注。

这片占地10多平方米的旱稻植株粗壮,有的稻穗已经压弯了稻秆,谷粒金黄,有的植株仍在抽穗、开花。打理这片农场的是白沙四季花果植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陈新,他拔出一簇正在抽穗的稻秆,将植株根部的泥土冲洗干净后,即可清楚地看到,约有20厘米的主茎长在土层底下,较常规水稻深埋了约15厘米。仔细观察发现,这簇旱稻再生苗多达26个分蘖,在每株稻苗的主茎分蘖节位上又长出有2至5个分蘖,且每个分蘖位均长有多条白色的根须。

陈新介绍,他采取深度种植稻苗的方法,施加自己制作的有机肥,促使稻株主根与侧根变得发达,提高稻株吸收水肥和抗旱、抗风能力,促进抽穗结实能力。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水稻专家尹明教授在实地查看后认为,这种种植方法可促进旱稻再生分蘖苗节位不定根的萌发、生长,当肥料、水分足够时,水稻的主茎上也发生多次分蘖、大部分分蘖也可以抽穗,可实现一次种植,收获二至三季再生稻,相当于一年之内都有收获,提高了旱稻单位面积的产量。

其实,陈新种植再生稻运用的是他摸索出来的“旺根技术”,以前是用在树木身上,后来用在水稻上一样奏效。

百年参天树,十年能种成?

都说“树大根深”“根深叶茂”,可知根系对于固定植株,吸收水分及各种营养物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2013年起,在一片占地大约30亩的坡地农场里,陈新“不按套路”地栽种了海南黄花梨、斯里兰卡橄榄、沉香等珍贵林木和番石榴、黄皮等果树,将自己潜心钻研的“发酵肥料”浇灌根系,促进旺根的系列措施付诸实践。

“对林木植物的研究,就是对树木生根、生长、开花、结果的研究,急不来,需要足够的时间与耐心来探索。”陈新介绍,以种植海南黄花梨为例,他从未施用植物生长激素或化肥,在持续浇灌发酵有机肥的同时,不断地往树干基部培上含有有机肥及腐质层的土壤,促使主干近地部位长出白根(不定根),并发展为强大的地表根群。这一技术尝试和成功,也引起了省内有关部门及高校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与肯定。

斯里兰卡橄榄树在海南并不多见,在陈新的农场里,20余株斯里兰卡橄榄树大多已长至近20米高,撑起了一片片林荫,其中最大的胸围已达1.26米。

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海南大学科研人员分批进驻这一种植基地开展调查研究,经科学测定树高与树径等指标,验收专家组最终一致认为,陈新独创的“旺根技术”应用于海南黄花梨、斯里兰卡橄榄与番石榴等栽培管理上,能比传统栽培法提升3至5倍的生长速度,提前2至3年投产,树体生物产量、品质与抗逆性也有明显提高,该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对海南的绿色农业和生态建设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并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开展“旺根技术”作用机理的研究,加快建立推广应用体系,将该技术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

无独有偶。2017年,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对“旺根技术对几种海南名特优经济果木的应用研究和示范”等7个项目进行验收结题,肯定了陈新独创的“旺根技术”促使植物根系发达的成效。

让树木吸收更多养分

2019年,在黄花梨“长个不长‘格’”的质疑声中,陈新亲手将一棵主干呈“Y”字形黄花梨拦腰锯断,经测量,其中一段分枝直径约17厘米,但芯材约14厘米,用事实回答了有些人对其“旺根技术”的半信半疑。

“就大约10年树龄的黄花梨而言,能长出这样粗壮的树干确实不多见,内芯长‘格’也较为饱满,相信随着时间变久,这些‘格’的油脂及纹路也会越来越好。”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一名高级工程师对此表示肯定。

在此后的5年时间里,为了不让黄花梨继续长“高”,陈新又“脑洞大开”地坚持每年数次修剪树冠,如今,那批黄花梨最粗壮的树干直径约有40厘米,但树高大多控制在2米左右。“估计已有超过半米的树干被埋在土层里,也长出了不少不定根。”陈新说。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的专家实地探访后认为,陈新往树干根部培土用的均是经发酵的有机肥、腐质土,较为松软,土粒间存有小空隙,不会抑制根系的呼吸。而且,在水分和养分充足等适宜条件下,可以诱发树干长出大量的不定根,可为林木生长汲取更多的水分与营养。

陈新10年前栽种的数十株番石榴树硕果累累,得益于他定期修剪不让“长高”,如今它们的树冠就像撑开的大伞一样,有的直径已超过10米。“你看,同一棵树上,既有将近1斤的熟果,也有乒乓球大小的幼果,还有刚开花估计下月就长出新果的,一年四季都是这样。”漫步在石榴园下,陈新如数家珍地介绍,每株石榴树一年最大产果量在1000斤左右。在每株石榴树的树干根部,都隆起了半米多高的“土包”,只要用小刀叉挖开就能看到底下早已长出一簇簇的须根系,也不乏大拇指一样粗的木质根系。

今年以来,由陈新创立的四季花果植物科学研究所还签约白沙的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帮扶当地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我认为‘旺根技术’既是民间智慧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实践,也是一项速生、高产、优质的果树栽培技术,值得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和创业实践者进一步探索、提升、交流、合作,希望能助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助农增产又增收。”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尹明教授表示。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推广“旺根技术”,2022年初,陈新又在儋州与白沙交界处新租了约40亩坡地,用于栽种释迦、黄花梨、沉香、油茶等林木,如今,已有半数释迦挂果累累,收成在即,这位种树“奇人”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地落地、结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海南展馆里,能与黎锦相媲美的“人气王”,当属海南黄花梨。在展馆入口处,一对海南黄花梨出头榫新南官帽椅造型典雅,许多观众细看纹理、轻抚椅身。“这质感真不错,不愧是海南黄花梨。
2024-05-27 08:20:00
... 海南展馆里,能与黎锦相媲美的“人气王”,当属海南黄花梨。在展馆入口处,一对海南黄花梨出头榫新南官帽椅造型典雅,许多观众细看纹理、轻抚椅身。“这质感真不错,不愧是海南黄花梨
2024-05-29 01:24: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海南频道人民网东方10月15日电 海南黄花梨,古书一般称为“花梨”或“花榈”,其心材(俗称“格”)既是名贵的木材和香料,也是珍贵的中药材,被誉为“木中黄金”。目
2024-10-16 07:39:00
海南东方创新推行黄花梨树种养交易制度:戴上“身份证” 变身“摇钱树”
...(记者宋彤桐)8月22日,记者从8月22日举行的东方市海南黄花梨树种养交易制度集成创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东方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协同吉利集团等企业和协会力量,
2023-08-22 21:37:00
打造旅游度假区、突出黄花梨文化……东方走出“农旅文”发展新路子
...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游客提供更佳的游玩环境。突出黄花梨文化 打造集种植、加工等为一体产业链世界花梨看中国,中国花梨在海南,海南花梨数东方。东方素有“感恩福地、花梨之乡”的美
2023-08-30 21:31:00
海南东方“村BA”冠军奖杯亮相 由75年树龄的黄花梨雕刻而成
...出炉了,让我们一起瞧瞧冠军奖杯长啥样。由75年树龄的黄花梨雕刻而成的海南东方“村BA”冠军奖杯。据了解,海南东方“村BA”冠军奖杯高约38厘米,宽约12厘米,全身取材海南黄花
2024-12-04 20:12:00
...际大会上,海南国盛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展出了一件“海南黄花梨九九龙柱”树雕作品,该作品原料为海南黄花梨老料,雕刻了99条龙,长2.99米,最大直径35厘米,重约100千克。据介绍
2024-11-29 21:05:00
南国智库·观察 | 千年之后 海南沉香花梨到底能玩出多少“花样”?
...三,年产量300吨左右,以白木香为主。在大会分论坛——黄花梨产业传承与文化创新论坛上,众多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海南黄花梨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花梨雕刻制作
2024-12-01 18:11:00
“村BA”来了 | 冲击第一 东河镇黄花梨山庄队30号球员王如玉获评全场最佳
...在东方市文化广场继续进行。女子组第二场比赛由东河镇黄花梨山庄队对阵感城镇乡投队,东河镇黄花梨山庄队以40分优势轻取对手,30号球员王如玉斩获全场最佳。王如玉(左)获得最佳球员
2024-11-03 11:2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发布救人视频却被获救者投诉 这是侵犯“肖像权”吗?
因为第一次救人,浙江杭州的高先生本想发视频到网上“记录一下,求夸夸”,却意外陷入一场侵权争议。近日,男子勇救落水女子后网上发布视频
2025-10-24 07:21:00
滨医附院菌群移植,点亮孤独症希望之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蒋芳芳10月19日,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乡理乡亲》栏目“医生来了”专题纪录片《守护孤独症宝贝》报道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2025-10-23 15:02:00
遇事多包容少计较 金婚老夫妻分享幸福经
重阳节将至,中海社区请来摄影师,为10余对金婚夫妇补拍婚纱照。10月23日在拍摄现场,多位老人分享幸福秘诀:相互包容、体谅
2025-10-23 21:46:00
倍速社会下的“高能量”错觉
王涵在社交媒体上,类似“高能量人的一天”等视频内容展现出了能够适应倍速社会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精力旺盛,从早起醒来的那一刻就过上了有事可做的生活
2025-10-22 14:07:00
孩子阅读容易漏字错字,数学差,理解困难可能也是一种病!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就要注意了
萱萱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小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连续好几年都是班长,但进入初中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萱萱越来越不适应学校生活
2025-10-21 15:08:00
闽江畔,豆香长!一位台湾媳妇的“豆腐情缘”
姚凤燕是土生土长的闽清女儿,1997年,她嫁到台湾,成为“台湾媳妇”,夫家祖辈从事豆腐制作。2018年,怀着对父母的牵挂与传播台湾豆腐古法工艺的梦想,她毅然返乡创业。
2025-10-21 19:05:00
【天眼问医】宝子们,年轻人是真能忘事啊
宝子们!咱们今天必须好好唠唠压力和焦虑这对“搞事两兄弟”。平时咱们老说压力大、焦虑,实际上焦虑就是压力搞出来的“小怪兽”
2025-10-21 19:41:00
不只拼条件!珍爱网白皮书揭示当代青年择偶三大关键因素
在当下的婚恋话题里,常常能看到年轻人们热议:“找对象到底该看什么最重要?”有人认为,性格合拍才是走得长远的关键;也有人觉得
2025-10-20 11:49:00
遇良医终得子!宝妈携女专程感谢郭海英主任
近日,曾因不孕难题辗转求医的孙女士,带着1岁多的女儿重返济南红绘医院,特意向郭海英主任报喜。两年前,饱受生育难题困扰的孙女士
2025-10-20 15:59:00
一把幸“孕”钥匙开启两次好孕,点赞济南嘉乐生殖医院
"胡主任,我们一家子又来向您报喜了!"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的诊室里,来自山东的艾女士捧着鲜花,在丈夫和公公婆婆的陪伴下,向胡雪慧主任分享怀上二胎七个月的好消息
2025-10-20 16:41:00
做事与修心
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心性修炼得还不够,遇事容易急躁,情绪起伏如潮;欢喜时也藏不住,心随境转,难以自已。年岁渐长,步入人生下半场
2025-10-20 18:27:00
接亲路上被拦车要喜烟,新人无奈骑电动车回家? 新郎回应:都是朋友,大家为了热闹
大皖新闻讯 新人结婚被拦车要烟,新郎新娘无奈骑电动车回家?10月19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新郎官遇到要香烟的
2025-10-20 20:39:00
男子花近30万闪婚一月后人财两空 贵阳警方:涉事女子已被刑拘
大皖新闻讯 接触两次后就领证,一个月后女方提出离婚并失联,29岁的安徽太湖小伙何先生疑遭遇婚骗。据其所述,在支付近30万元彩礼与中介服务费后
2025-10-20 21:52:00
亲子“吐槽大会” 幽默化解矛盾
“我很认真了,妈妈却嫌我粗心。”“爸爸偏爱弟弟,陪我的时间太少。”孩子们坦然说出心里的委屈,家长认真聆听。10月18日
2025-10-19 17:08:00
17023.jpg
2025-10-17 14: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