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日前,英国正式加入CPTPP,成为了该组织的第十二个正式成员,对于这位欧洲“好朋友”的到来,澳大利亚政府表示了热烈欢迎,然而在谈到中方加入CPTPP的入群申请时,澳方却一改热情态度,直言中方不可能加入。
【外媒报道截图】
中国的入群申请,被CPTPP搁置
7月15日到16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新加坡召开了会议,据此前媒体放出的消息称,这次会议中将重点讨论两个议题,一个是正式批准英国加入,另一个则是讨论中方的入群申请。然而会议结束后,澳大利亚助理贸易部长直接表示:中方近期内不可能加入CPTPP。
很多人对CPTPP可能不太熟悉,该组织的前身名为TPP(全称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由美国主导发起,其成立初衷是想与中国争夺在亚太地区的经贸影响力,然而2017年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后,声称该组织是对美国的“猥亵”,宣布正式退出。美国退出后,接力棒被日本拿走。2018年,该组织在日本的推动下完成谈判,改名为CPTPP正式迈入国际舞台。表面上看,该组织的老大是日本,但实际上仍旧是美国,拜登上台后,就将CPTPP纳入了美国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中。
【英国成为CPTPP成员国】
CPTPP初始成员国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1个国家,要想加入其中,必须要经过11国的一致同意。2021年9月,中国“出乎意料”地向CPTPP提交了入群申请,为了能加入该组织,中方对CPTPP的2300多项条款进行了逐一深入研究,并对标其要求,在国内开辟了“经济试验区”来证明自己的实力。然而,中国的申请还是一再被拒绝。
其中冲在反对阵列最前锋的,无疑就是澳大利亚。日前澳方官员在欢迎英国“入群”时,大力夸赞英国遵守世贸规则,其言下之意无非就是在暗讽中国不守规则。
澳方的拒绝,是对中方的“报复”
在澳大利亚前总理莫里森执政期间,澳方对中国可谓是处处针对,不仅频繁炒作“中国威胁论”,断供华为5G芯片,而且还公然插手我国台海等地内政。对此中方忍无可忍,在经过合理审查之后,对澳方大麦征收了80.5%的“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澳方恼羞成怒,以中方违反贸易规则为理由,将中方告上了世贸组织。但因为中方关税征收的有理有据,该申诉至今都没有结果。
直到今年4月,中澳两国达成协议,澳方同意暂停对中国的申诉,而中方也表示将在3个月内,完成对大麦关税的重新审查,不过这一审查也许会延长到4个月。日前,中方提出了延长审查期的要求,澳方对此表示同意,但同时也公开表示,对中方这一要求感到失望。
【澳大利亚外长表示对中国失望】
澳方发言人还表示,如果中方未能在审查期之后取消对澳方的大麦关税,澳洲政府将继续对中国提出申诉。这无疑是对中方的公开威胁。事实上,中澳关系在今年以来已经逐渐回温,尤其是在澳洲商业团和贸易部长访华之后,两国“回暖”过程加快。今年1月,中方恢复了对澳方煤炭的采购;5月,澳方木材准许进入中国市场,当前,牛肉进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然而澳方却并不珍惜两国关系,在与中方加强经贸关系的同时,澳方的遏华政策也没有停止。比如与美国发表联合声明,公开插手中国台海内政;与美日印三国举行联合军演,剑指我国南海地区;斥巨资购入美国核潜艇等,在这种情况下,中澳经贸回温也只能暂时搁置。
但澳方显然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曾多次公开表示如果中方不取消对澳洲的贸易限制,那中方想加入CPTPP的愿望也就不可能实现,这无疑就是对中方的“报复”。
拒绝中方入群申请,澳方自堵后路
在CPTPP成员国中,绝大多数都与中方保持着密切的贸易联系,而且中方还是其中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据数据统计显示,中方加入CPTPP后,该组织的消费者将增加至少3倍,为全球带来的收入将在原有基础上翻两番,达到6320亿美元;GDP总量也会扩大1.5倍左右。无论是对该组织的发展,还是对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作用。
【澳大利亚失业率飙升】
当前,澳洲经济依旧在走下坡路,2023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1.4%,在亚太地区排名倒五。如果中方加入CPTPP,作为成员国之一的澳大利亚,无疑能借着中方经济发展的红利“起飞”,但澳方却因为一时的“小心眼”,拒绝中国加入,再加上当前中澳关系紧绷,如果没有了中方帮助,澳方经济想要有所起色将会十分艰难,到时候自断后路的澳方,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