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用脚步传递民生温度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23 01: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晋中日报

用脚步传递民生温度

—— 灵石县持续深入开展供热服务“进百区、入千户”活动

本报记者 郭 娟

“您家的暖气怎么样?家里多少度?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吗?有问题可以随时给我们打电话。”供热工作开始后,这几个问题成了灵石县城市管理局供热服务“进百区、入千户”工作小组每天挂在嘴边的话。工作人员奔走在访民问暖工作一线,及时解决各类供暖问题,切实提升民生温度。

冬季供暖是牵动民生的心头事。为全面掌握全县冬季集中供暖整体情况,强化供热行业监管,着力解决暖气不热、管道跑水、上水不足等问题,切实提升供热服务质量,从11月20日开始,灵石县城市管理局组织开展了供热服务“进百区、入千户”活动,主动发现问题,集中解决诉求,全面提高供热保障能力,确保冬季供暖工作持续稳定。

此次“进百区、入千户”活动,灵石县城市管理局抽调了20名工作人员,供热公司选派了1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10个工作组开展入户走访,将全县供热服务范围按照节能建筑和非节能建筑两类进行分区划片,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详细的入户计划,确保工作有效开展。

“节能建筑是指具有外墙保温措施、具有绝缘密封性较强的门窗、具有更好的保温结构类型的房屋。反之则是非节能建筑。目前,灵石县城区节能建筑类居民约12755户,采暖面积达149万平方米;非节能建筑类居民约22672户,采暖面积达240万平方米。”灵石县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孟乐告诉记者,本次活动主要以边户、底层户、顶层户以及居民反映问题集中的区域为主,对同栋楼、同片区3%至5%的住户约1500户进行上门走访,现场进行室内测温和用热设施技术检查,了解居民室内采暖实际情况。截至目前,已组织县公投集团晟达热力有限公司、恒发供热有限公司完成入户1700余户,室温达标率为96%,其中节能建筑区域597户,室温均达21℃,100%达标;非节能建筑区域952户,室温达标率为93%。

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到,供热效果不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旧式楼房、自建平房区域,由于户内采暖设施陈旧,缺乏维护保养,造成管道水流受阻、维修困难。还有部分住户私改地暖、私拉管道、私加暖气片,影响供热循环效果,导致住户和附近居民供暖效果不理想。下一步,灵石县城市管理局将坚持入户走访和问题整改“两手抓”,对梳理出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出台相关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可以立即整改的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邀请专家进行专题研究,采取“冬病夏治”的措施,为下一采暖季的高效保供提供保障。同时,聚焦供热方面的民生诉求,坚持跟踪落实、定期回访,持续提升供热服务质量,让市民“暖身”又“暖心”。

针对此次大幅降温天气,灵石县积极应对,建立热源联合调度机制,包括日调度机制和热源互补机制,晟达热力公司根据天气预报科学预测每日供热负荷,提前协调热源,精细化调节供热量,做好区域内流量平衡分配;启光热电有限公司、天星热源厂双热源供热,互为备用热源,确保热量足额、稳定供应。“寒潮来临之前,县公投集团晟达热力有限公司和恒发供热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启动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天星热源厂在原有1台供热机组启动的情况下,增加1台锅炉供热,供热流量由2500吨/h增加至2700吨/h,供水温度由96℃升至113℃;启光电厂启动二号发电机组,供热流量由3500吨/h增加至3700吨/h,供水温度由110℃升至116℃。晟达热力调度中心根据气温情况调节供水温度,目前,地暖换热站出水温度为52至53℃,暖气片站出水温度为54至55℃。孟乐表示,目前,供热服务热线电话24小时畅通,应急抢修人员和设备随时待命,全力确保供热系统正常运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3 05:46: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灵石县将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本文转自:晋中日报减轻就医负担 增进民生福祉灵石县将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灵石县第二人民医院缴费处。本报讯 为进一步支持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
2024-03-13 20:06:00
本文转自:晋中日报本报讯 灵石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用环境颜值提升生态价值、擦亮发展底色。防
2024-01-24 12:59:00
本文转自:晋中日报灵石县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为民铺就乡村振兴路本报讯 今年,灵石县将“建好‘四好农村路’33公里”作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进一步完善农村交通安全基础设施,让农村
2023-08-23 00:11:00
本文转自:晋中日报灵石县城区学苑社区做好2024年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申报工作本报讯 近年来,灵石县不断强化民生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县60至80
2024-03-13 20:05:00
酿出一番“甜蜜”事业
本文转自:晋中日报酿出一番“甜蜜”事业—— 灵石县深耕养蜂产业助力农旅融合发展灵石县王家庄园蜜蜂文化产业示范园养蜂基地。本报记者 张浩亮 摄本报记者 杨星宇金秋九月,正是一年中酿
2023-09-20 02:17:00
本文转自:晋中日报灵石县构筑人才集聚高地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报讯 2023 年以来,灵石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聚焦人才这个关键因素,
2024-01-23 11:03:00
山西灵石:采煤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初夏时节,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段纯镇的一片广袤农田里,绿油油的饲用小黑麦随风摇曳,收割机来回穿梭。参与收割的农机手樊海生说,今年3200亩饲用小黑麦长势不错,要抓紧收完然后种植
2023-06-20 15:50:00
本文转自:晋中日报灵石县静升镇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奏响和美乡村“幸福曲”本报讯 基础设施建设关乎人居环境提质,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灵石县静升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大乡村水、
2024-01-24 12:59:00
“灵石号”高铁专列让山西“千年文化之乡”近在眼前
...南站举办。据悉,自“灵石号”高铁冠名专列开行以来,灵石县借助“高铁+旅游”全面展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让更多的人走进灵石、了解灵石。“游王家大院·看千年灵石”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在
2024-05-24 22:4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随着东营西城景梧再生水厂试运行,胜利发电厂每天使用再生水量达近万立方米。待胜利国电(东营)热电公司配套完成开始使用再生水
2025-10-16 06:09:00
“碎陶瓷属于其他垃圾,因为无法回收再利用”“碎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被熔融后还能再次使用”……10月14日下午,阳光未来小学多功能室内座无虚席
2025-10-16 07:05:00
问政快报(2025.10.16)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4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1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16 07:07:00
江西这个千亿级产业大有“硒”望
金秋十月,宜春市袁州区的富硒稻田翻涌金浪。种植户李福臻蹲在田间,摸着稻穗笑道:“这富硒大米比普通的米贵35%,我500亩地
2025-10-16 07:07:00
大江校服直通车上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宇蔚)秋风渐起,天气转凉,到了该给孩子准备春秋款校服的时候。找不到放心的渠道给孩子买校服?担心价格虚高
2025-10-16 07:07:00
10月15日,市政协机关“书香颂华诞奋进启新程”读书分享会举行。市政协主席杨继承出席。市政协副主席张守耀、胡建林、李卫平参加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环卫中心获悉,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太原市城管环卫部门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
2025-10-16 07:08:00
面对近日出现的持续降雨天气,我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组织开展秋收秋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据统计
2025-10-16 07:08:00
央媒看太原10月15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黄河生态:汾河沿岸的绝美秋景》为题,向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示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秋韵
2025-10-16 07:08:00
太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建设掠影
图为锦绣汾东120平方米户型内景。10月15日清晨,太原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现已顺利完成阳兴大道护坡空洞与边沟路肩塌陷应急抢修任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2025-10-16 07:08:00
10月14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山西省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暨示范性新队员入队仪式在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举行
2025-10-16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孙圆圆在南京,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
2025-10-16 07:37:00
大学生携手中学生共筑数字公民成长之路一分钟写作业和一分钟刷视频 感觉有何不同?南报网讯(记者姜静)10月14日下午,一场以“辨识·思辨·责任
2025-10-16 07:37:00
只待客来,开启“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展商正在进行布展工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展会现场各种展品琳琅满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黄倩从1号馆到9号馆
2025-10-16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