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来河南,总有一件国宝打动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2-13 10:56: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你凝视一件文物时,你是否感受到时间的流转?那不仅仅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更是跨越千年的目光交汇。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人们常说“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天下名人,中州过半”,这足以说明河南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文明的灿烂程度。

从鲁山仙人洞遗址、汝州旧石器遗址、裴李岗遗址等获重大进展,为东亚人类起源、农业起源研究提供重要资料;到巩义双槐树、渑池仰韶等遗址的发掘研究深化对中原文明的认识;再到偃师二里头、淮阳时庄、叶县余庄等夏文化遗址研究,以及郑州小双桥遗址、商丘宋国故城、洛阳隋唐城正平坊、开封州桥等发掘的重大发现,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解读。

来河南吧,这里总有一件国宝打动你!

淮河古文明笑迎新石器

代表文物:贾湖骨笛

邀你共赏穿“乐”8000年的玄妙古音

万籁俱寂中,族长按向骨笛的第七孔,风声、水声、芦苇声、鹤鸣声共作,高亢的乐声划破夜空,龟甲响铃随着舞蹈的节奏叮当作响,族人们祈求神灵庇佑,祈求年岁丰穰……

一缕笛音,划破8000多年时光。“这支笛子吹起来是什么声音?”2025年的漯河市舞阳县的贾湖遗址博物馆里,有人尝试吹奏起一件笛子样式的文创,它以贾湖骨笛为原型,受到了参观者的追捧。

贾湖骨笛笛身多为 20 多厘米长、管径1.1 厘米左右,由丹顶鹤尺骨制作而成,比起现在的笛子要小巧很多,可揣在兜里随身携带,可见主人对它的喜爱程度。

来河南,总有一件国宝打动你

贾湖骨笛

而且丹顶鹤古称仙鹤,有着高雅圣洁的美好寓意,这给骨笛增添了几分仙气。最重要的是,贾湖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五声和七声音阶乐器,它的音标达到国际标准钢琴中央C调,神奇的音准让现代人也不禁赞叹。

贾湖骨笛的发现无疑是音乐考古史上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初步显现中原地区古代音乐文明的曙光。

“贾湖遗址迄今共出土骨笛近50支,大多为七孔。其中部分骨笛可吹奏出完备的七声音阶,而在此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先秦时期才有五声音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居中曾七次主持贾湖遗址发掘工作,1986年,他亲自见证了第一支骨笛的发现过程。贾湖骨笛的发现,有力推翻了中国“笛子西来说”和“七声音阶外来说”,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七声音阶的乐器。

但贾湖“之最”,远不止骨笛。贾湖遗址博物馆讲解员康国涛细数了贾湖文化缔造的十一个“世界之最”:最早的鱼类人工养殖行为、最早的家畜驯养地之一、最早的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最早的“酒”、最早的纺织业起源地之一、最早的鼎形器、最早的七声音阶乐器、最早的原始宗教与卜筮起源地之一、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契刻符号、最早的绿松石装饰物、最早的人工栽培大豆起源地。

先秦引领华夏文明璀璨篇章

代表文物:莲鹤方壶

邀你共享穿越两千年的青铜绝唱

古人喜欢宴会,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种类花样繁多。士子登科开宴庆祝,富豪大夫宴请宾朋,文人墨客出游雅集,政治图谋掩人耳目也要以宴会为名。

春秋时期的宴会什么样?也许能从这件器物身上看出些端倪,它就是——莲鹤方壶。

《诗经》中曾有“清酒百壶”的记载,作为古代青铜酒具的一种,壶常用在宗庙祭祀、宴享宾客等重大活动。莲鹤方壶体积高大,装饰华美,所以并非普通的盛酒之器,很可能是郑国国君的陈设品,是主人地位、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来河南,总有一件国宝打动你

莲鹤方壶

从制作工艺上看,莲鹤方壶的铸造采用了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法,工艺精湛,反映了春秋时期青铜器制作的整体风貌,与商周时期的厚重庄严的青铜器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莲花怒放,仙鹤欲飞。仔细观察会发现,莲鹤方壶的壶身遍饰蟠龙纹,相互盘绕,有龙首,还有凤首,俯仰不一。中间还点缀有写实的鸟纹和变相的蝉纹等,繁复而精致。

在河南博物院研究员曹汉刚看来,莲鹤方壶称得上是“动物纹样的集大成者”。壶身遍饰的蟠龙纹是一种特征鲜明的卷曲龙纹,这种纹样的特点是龙的身躯以龙首为中心蟠卷一匝或一匝半,形成圆环或圆盘状,龙头作正视或侧视。

“除了蟠龙纹,兽面纹也是古代青铜器上最具代表性的纹样。”曹汉刚告诉记者,商代的兽面纹以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动物的面部特征,尤其突出动物的眼睛以增强视觉冲击力。

莲鹤方壶除了其卓越的历史性和艺术性,其铸造工艺也堪称春秋时期多范合铸的代表作,因此被专家称为我国“青铜时代的绝唱”。

世说新语看尽魏晋风华风骨

代表文物: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

带你领略那份独特而深沉的魏晋风情

一提起魏晋,大家都会想起鲁迅所说的魏晋风度、大沼枕山所说的魏晋风流,还有后世文人常说的魏晋风华、魏晋风骨……

如果说哪个文物可以代表那个风流、洒脱的时代,那一定跳不过它去。

本世纪初,国家文物局分三批公布了共195件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名单,以确保这些“国之重器”的安全。这些珍宝,在各自收藏机构里,无疑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然而,就在这些珍宝中,有一个“委屈包”,在重器林立的河南博物院里常常被人们忽视,成为最容易错过的镇馆之宝,它就是北齐时期的白釉绿彩长颈瓶。

来河南,总有一件国宝打动你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一件白釉加彩瓷器,开创了中国陶瓷釉彩装饰的先河,它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以后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瓶高22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7厘米,侈口、细长颈、鼓腹、浅圈足,底部向内微凹,颈肩相交处有一道弦纹。瓶身通体施纯正透明白釉,釉色薄而滋润,玻璃质感较强,釉色普遍白中泛黄,有些釉厚处泛青色,腹部一侧施有数道翠绿色彩釉。胎料经过加工淘洗,比较细腻,呈灰白色,胎子外面还施了一层化妆土。

众所周知,唐代陶瓷生产有“南青北白”之说,南方青瓷与北方白瓷交相辉映,蔚成中古瓷器之大观。南方青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晚期的越窑,但北方白瓷出现的时间却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白釉绿彩长颈瓶等白釉瓷器的出土,令许多学者相信,北方白瓷的烧造始于北齐。也就是说,以白釉绿彩长颈瓶为代表的这几件瓷器是白瓷“老大哥”。

白釉绿彩长颈瓶造型规整古朴,胎质细白,白釉光润,是北朝瓷器中的精品。此器白釉施绿彩,开创了中国陶瓷釉彩装饰的先河,它是单色釉向彩色釉发展的重要一步,为色彩斑斓的唐三彩以及后世彩瓷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在河南博物院,白釉绿彩长颈瓶是那么不起眼,但静静地望着它人们会脱离繁华都市的喧嚣,在魏晋时代的独特韵味中找到一份宁静与悠然,感受历史的温度,获得文化领悟与心性滋养。

霓裳羽衣舞翩跹繁华如梦盛世大唐

代表文物:武则天金简

带你窥探女王武则天的许愿小纸条

石缝里冒金光?当然不是孙悟空,而是一块金片。1982年,河南登封一农民上山采药,意外发现一块大石缝里隐约冒出金光,他弯腰挖掘,竟挖出一块金片,有人出价10万收购,他却寝食不安。

经鉴定,这是一枚武则天金简。这一发现可谓石破天惊,一代女皇武则天晚年的心路历程被公之于世。

简,是古人在出访时书写自我介绍及表达意愿的一种载体,相当于现在的名片。唐以后的历代帝王在祭祀封禅时多有投简的传统,目前我们发现的有铜简、银简、玉简等,金简则为首次发现。

武则天金简上刻双钩楷书63字,大意为:大周国主武曌信奉道教,渴望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命使臣胡超到中岳嵩山山门投递金简代她祭拜,乞求道教中的三官九府为自己祛病赐福,落款为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相当于公元700年7月7日。

原来这是武则天的“许愿小纸条”啊……

来河南,总有一件国宝打动你

武则天金简

“小纸条”中还使用了几个武则天自己创造的汉字:第一个“圀”字,通“国”,寓意“八方来朝”,所以大口框里是“八方”。第二个“曌”字,大家比较熟悉,日月当空,是武则天给自己取的名。第三个通“日”字。《淮南子》称:“日中有金乌。”武则天造字,还真在“O”中间画了一只鸟,成了“日”字。圆形汉字,别具一格,颇具现代美感,即使时尚的现代年轻人也会感到眼前一亮。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执政40余年,在这期间,她曾标新立异地创造了二三十个新字,然而由于晦涩难懂,这些字在她将朝政归于李唐之后便停止了使用。因此,金简中出现的几个武周字具有极其珍贵的断代价值。可就是这样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她所遗留下来的文物,除了零星的碑刻大都还埋藏在她和高宗李治的合葬墓——陕西乾陵中。所以,这枚金简是我们目前唯一见到的、与武则天有直接联系的可移动文物,也是认识和研究女皇武则天生平事迹及其晚年思想的宝贵史料。

…… ……

其实,这些不过是河南国宝中的冰山一角,在这里每一个博物馆都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宝库,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轨迹都令人叹服。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共有大大小小博物馆近400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4家,各博物馆藏品丰富,特色鲜明,展示了中华文明发展轨迹和历史脉络。

这样的河南,你还不来吗,快约上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来河南感受历史文化魅力,寻找那件打动你的国家宝藏。

编辑:祝萍审核 :张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3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海报丨C位文物的邀约:来河南,赴一场博物馆之旅
...尊、玉柄铁剑、莲鹤方壶、云纹铜禁、四神云气图壁画、武则天金简、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二、郑州博物馆郑州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7月,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城市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
2023-07-21 12:55:00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探访隋唐洛阳城 随手一拍就是神都“时装周”
...立在如今的隋唐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前,仿佛看到了67岁的武则天登基时,万国使节来朝的场景。“今天的应天门遗址博物馆由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主持设计,其外观完全按照史书记载和遗址发掘证
2024-08-17 10:15:00
中国建都历史最悠久的古都,你知道是哪个吗?
...年过去了,如今留在洛阳印记最深的朝代是唐朝,尤其是武则天时期的大唐盛世,据说河南将投资500亿重建隋唐洛阳城,如今已经初具规模,建成了洛邑古城、九洲池、应天门和明堂天堂。一到
2023-08-22 10:41:00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开封 领略千年古城的辉煌与变迁
...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皆所罕见。5月16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物探源集中采访活动第四站来到开封,实地探访古马道遗址、开封博物馆和州桥遗址,领略千年古城的辉煌与变迁。
2024-05-17 10:39:00
李治有多爱太子李弘?看看太子妃这些陪葬品就知道
公元675年,大唐上元二年。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太子李弘,随父母出行之时,在洛阳合璧宫绮云殿猝死,年仅二十三岁。李弘死因蹊跷,后世多有争议。一说为久病猝死,一说为武则
2023-07-06 14:31:00
50条精品线路、30个网红打卡地 暑期来河南遛娃吧
大河网讯 (记者 申华 王怡潇)河南文旅何以频频出圈?这个暑假,河南有哪些值得“打卡”的好去处?6月20日,在2025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
2025-06-20 12:15:00
探访中国考古博物馆: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镇馆之宝铜牺尊亮相
...的、展现中华历史发展时间轴的“历史大道”铺陈开来。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马车陈列在两侧,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马车,距今已有3000多年。“马车造型美观、结构牢固、重心平衡,车
2023-09-22 11:14:00
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宝藏:九大镇国之宝
...:雕刻镇国之宝:大理石枭形立雕此件大理石雕像出土於河南西北冈1001号大墓的翻葬坑中,是殷商时期的遗物。高34.1公分,长25.2公分,宽24.8公分。是殷墟大理石雕的精品,
2023-11-20 08:39:00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展出
4月3日起,“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历史博物馆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展出青铜器、玉器、陶器及卜骨等精美文物。河南地处“天地之中”,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在河南入
2024-04-03 09: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
“彩墨生辉·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10.20-10.31相约河北美术馆
2025-10-20 10:37:00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