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晋怀公为何犯了一次错就被废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5 22:0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霸主,也是秦穆公第一次将弱小的秦国带上了霸主的地位。

年轻的秦穆公刚刚继位,便立志要东出,带领秦国走向强大,可是东边阻挡着秦穆公步伐的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晋国,从最终的结果来看,秦穆公晚年虽然有“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的霸业,但是终其一生,也没有实现东出的愿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也仅仅是在西戎的霸业。

秦穆公一生在位39年,与五位晋国国君打交道,这五位晋国国君分别是晋献公、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和晋襄公。秦穆公刚刚继位的时候,晋献公已经到了晚年。

和历史上很多国君或者皇帝相似,晋献公在晚年的时候因为宠幸一个美女,让晋国一度陷入内乱,晋献公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也被迫流浪逃亡。

夷吾便是后来的晋惠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夷吾后来被秦穆公拥立回国,当上了晋国国君,也就是晋惠公,在晋惠公死后,晋惠公的儿子继位,是为晋怀公。值得注意的是,秦穆公屡次原谅晋惠公,却废掉了只犯了一次错的晋怀公?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晋国在内乱结束以后,一度出现没有国君的现象,这让在外逃亡的夷吾有了争君位的想法,奈何自己人单力薄,于是找到了自己的姐夫秦穆公,恳求秦穆公帮助自己回国继位,并且向秦穆公许以重利:割让河西之地的八座城池。

重赏之下,秦穆公也不能幸免,立即答应帮助夷吾夺回晋国国君之位,因此秦穆公带兵拥立夷吾顺利继位。

可是让秦穆公没有想到的是,夷吾在继位之后就变成了白眼狼,完全否认先前割让河西之地八座城池的承诺,妥妥的一枚老赖。不过这个时候,晋国依然是天下的头号强国,综合实力也远远比秦国强,秦穆公第一次受到背叛却也忍气吞声,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秦穆公的隐忍,晋惠公的食言而肥足以让秦穆公火冒三丈,率兵攻打晋国也未尝不可,名正言顺的正义之师。不过秦穆公也看出两国之间综合实力的对比,知道对比不如人,也不好硬碰硬,最好还是保存实力,待机而动。晋惠公第一错,秦穆公选择原谅。

过了不久,晋国遭遇大规模灾荒,庄稼颗粒无收,晋国只能向秦国求救。

这个时候,秦穆公有两种选择,其一,趁机发兵,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拼的不仅是主帅的排兵布阵,将士的勇猛,拼的更是钱,是粮食,秦国如果现在趁机发兵晋国的话,晋国必败无疑。其二,开仓放粮,救济晋国。

秦穆公犹豫了,虽然上一次晋惠公食言而肥秦穆公没有发兵去讨伐他,但是这一股气还憋在秦穆公的胸口,这一次秦穆公可以选择派兵去讨伐晋国,不过在道义的上就站不住脚。先前我们也说了,第一次秦穆公完全可以攻打晋国,而且道义在秦穆公这一方,秦穆公却没有选择这么做,这一次如果派兵攻打,道义将完全不在自己这一方,但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为了国家的利益,秦穆公完全可以牺牲个人的名誉,不占道义又如何?打败了你,攻城掠地拿到实际的好处才最重要。该怎么选择呢?

秦穆公选择咨询自己最为信任的百里奚,百里奚说:“夷吾得罪于君,其百姓何罪?”也就是说,是晋国的国君得罪过你,晋国的百姓有什么罪呢?百里奚接着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百里奚认为天灾是每个国家都有可能遇到的,救灾扶困,帮助邻国,这是一个国家的道义所在。

百里奚说完以后,秦穆公恍然大悟,也决心帮助晋国度,过这场灾难。这一次又是秦穆公的不计前嫌,雪中送炭,帮助晋国度,过难关。

按理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本以为经过前两次秦穆公的以德报怨,晋惠公能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成想晋惠公是老赖中的流氓。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当晋国的灾荒结束以后,过了不久,秦国也突然遇到了灾荒,庄稼颗粒无收,面临着和当时晋国一样的现状,本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公无私的精神,此刻应该是晋惠公开仓放粮救济秦国灾荒的剧本,不想晋惠公不但没有开仓放粮,还带着军队来讨伐秦国,这可真的是趁你病要你命,落井下石的最佳案例。

老秦人的热血瞬间被点燃,这一次不仅是自己的生存之战,更是国家的尊严之战,老秦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居然将晋国的军队打的大败,不仅如此,还将晋惠公给俘虏了,偷鸡不成蚀把米再形象不过了。

这一次秦穆公真的怒了,五次三番的放过你,你却趁火打劫,完全不讲道义,愤怒的秦穆公下令:人人斋戒独宿,要用晋惠公的人头来告慰上苍,杀他祭天。

这件事闹的动静有多大,虽然此时的周天子威风不在,但还是名义上的共主,周天子都出面来调解,毕竟都是姬姓一族。不但如此,秦穆公的老婆也身穿丧服前来求情。这一幕触碰到了秦穆公的心灵深处,秦穆公自以为办了一件大事,却不想招来这么多人的求情,假设秦国冒天下之大不韪杀了晋惠公,必将得罪天下的诸侯,如若引起天下诸侯的讨伐,自己岂不是得不偿失。

秦穆公最终决定再次放了晋惠公,和晋国签订盟约,而晋惠公这次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实现了很早之前许诺给秦穆公河西之地的八座城池,并且将自己的太子圉送到秦国做人质,而秦穆公看出了晋惠公的诚意,也选择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太子圉,两国继续进行秦晋之好。

秦穆公二十二年的时候,晋惠公病重,太子圉担心万一晋惠公去世,自己不能第一时间回国继位,晋国君位落入他人之手,于是偷偷回国,当晋惠公死后,太子圉也顺利的成为晋国新一任的国君。

这一切惹恼了秦穆公,从秦穆公三救晋难到现在太子圉偷偷回国,这一切都让秦穆公怒不可遏,而这一次,晋怀公为了继承晋国君位,直接抛弃了自己的女儿,秦穆公毕竟也是一个父亲,看着自己的女儿被抛弃,秦穆公决定重新找一个人代替晋怀公。

这一次,秦穆公将目光锁定到了在外逃亡十数载的重耳,也就是晋惠公的兄弟,现任晋国国君的叔叔。

最终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回到晋国,杀死了自己的侄子,自己接任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很多读者看到这里心中不免有疑问,秦穆公屡次原谅晋惠公,却废掉只犯了一次错的晋怀公?为什么?原谅晋惠公除了秦穆公要树立一个道义的形象之外,其实还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秦穆公也无可奈何,只能原谅,为何?秦穆公从继位之初就想着要东出,因此必须要和晋国搞好关系,毕竟晋国是当时天下的霸主,秦国是打不过晋国的。虽然秦国遭灾的时候,晋国趁机来讨伐却被秦国打败,但是却没有动摇晋国的根基,也就是说,即使秦穆公杀了晋惠公,晋国的根基没有动摇,不过是牺牲了一个国君而已,还会有新的国君上任,而新上任的国君势必会报复秦穆公,试问,那个时候秦国还能招架住晋国的军队吗?因此,秦穆公也是无可奈何,不能惹这个强敌,而周天子和自己老婆的出面也不过是给了秦穆公一个台阶而已,如此精明的秦穆公不会看不出来,因此顺势而为,放了晋惠公。

那么秦穆公为什么不用同样的策略来对待晋怀公呢?原因也和刚才相似,秦穆公是想东出的,但是实力不如晋国,因此只能先和晋国搞好关系,而晋怀公的突然回国,打了秦穆公一个措手不及,这也让秦穆公看出晋怀公不是一个能合作的人,因此一定要换了他,至于说是因为秦穆公的女儿被抛弃,也不过是一个障眼法而已,毕竟做事总是要有理由的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6 00: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秋时期战神先轸将晋文公扶上“春秋五霸”的宝座
...没错正是先轸将晋文公扶上“春秋五霸”的宝座。先轸是晋国人,很有才能,投在了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门下。当时重耳手下人才济济,有五位贤士,他们分别是赵衰、狐偃、贾佗、魏武子以及先轸。
2023-08-29 13:27:00
重耳:姬姓,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先秦五霸
2024-05-30 06:54:00
秦穆公真是“春秋五霸”之一吗
...他们准备去突袭郑国,因为郑国国君刚死,国内混乱,而晋国国君也刚死,管不了郑国,人家秦军还在郑国留了内应,所以郑国这回死定了。 弦高一听这话吓坏了,他就是郑国人,当然不愿意自
2024-04-25 20:33:00
...怀嬴容貌美丽,聪明而有才学,很得秦穆公夫妇的宠爱。晋国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晋国做了国君,就是晋惠公。晋惠公即位后,立名字叫圉的儿子为太子。秦穆公为了和邻近的大国晋国搞
2024-05-31 18:41:00
秦晋之间,有过两度“秦晋之好”
...一边请求秦穆公出兵,助自己返国继位,承诺事成后,将晋国河西的五座城池划归秦国。秦穆公目光远大,他看重的并非那五座城池,而是感到夷吾无德无能,必定是一昏君,这对秦国东进争霸中原
2022-12-23 16:11:00
春秋霸主背后的疑云: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的传奇故事
...往今来,好赌,都是品质问题;虽有三置晋君(三次安排晋国谁当国君)、以河为界(合法占领原属于晋国及其实际控制的周边小国的全部黄河以西地盘)、西霸戎狄(收服西部化外主要少数民族政
2024-04-12 06:19:00
秦穆公临终让三位良臣陪葬的影响
...地,尚不能对秦国造成太大的威胁,而秦国东边的列国中晋国和楚国是强国,同为周天子的附属国,来自他们的威胁更有可能快速地颠覆秦国政权。所以秦穆公刚即位时就不得不仔细考量如何能够发
2023-10-16 08:22:00
重耳:大器晚成的晋国霸主
...国做了国君,就是晋惠公。由于重耳身边有很多贤士,在晋国的名声又好,晋惠公一想起他就寝食难安,担心他有一天会回来夺取他的国君之位,又派勃鞮去狄国追杀他。重耳又开始了逃亡的生活,
2023-11-25 14:56:00
狐偃:晋文公背后的智囊团,奠基晋国霸业的传奇人物
...。他的父亲名字叫狐突,他的兄弟叫狐毛,都在春秋时期晋国任官。狐偃和狐毛辅助重耳。狐偃这个人,有胆识、有意志、谋略,他老谋深算对晋国的宫廷斗争形势洞若观火。狐偃多次挽救于晋文公
2024-04-13 20: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