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一支百余人的使团离开长安,向西行进;13年后,仅有两人生还。然后这次史诗般的旅程,使汉朝与亚欧大陆的其他文明从此紧密相连。当时,汉朝一直受到匈奴的军事威胁,汉武帝刘彻即位后,于是决定派人联络匈奴的仇敌月氏,共同反击匈奴。
月氏原本是居住在河西走廊祁连山麓的游牧民族,在匈奴的攻击下被迫西迁到伊犁河流域。后来,匈奴再度击败月氏,老上单于杀死了月氏王,并把他的头盖骨做成酒杯。大部分被迫西迁的月氏被称为大月氏,小部分仍留在原地的月氏就是小月氏。当时,从汉朝到大月氏去,必须通过匈奴境内,而且这条路官方上没人走过,充满了未知。汉武帝就发榜招能够出使大月氏的人,一个叫张骞的年轻人主动揭榜。
张骞是汉中成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当时在宫中担任一名郎官。张骞为人坚强有毅力,心胸宽广,诚实可信,是出使大月氏的合适人选,他还要一名叫堂邑父的胡人奴隶,可以作为向导。
张骞一行一百余人来开长安,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境,沿着河西走廊一路西行,但没走多久就被匈奴人抓住,被押送到当时的军臣单于那里。军臣单于不允许汉朝使节团通过匈奴境内去月氏,把张骞一行扣留起来。
张骞被扣留10年之久,匈奴人敬重张骞,给他娶了妻子,还生了孩子,但张骞仍然保留着象征使节身份的汉节,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后来,张骞趁着守卫松懈,带着随从逃走。这时,西域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支持和唆使下西攻月氏,月氏人被迫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今阿姆河)地区,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
张骞一行在数十天内,沿天山南麓穿过西域诸国,再翻越葱岭葱岭,来到位于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国。这个国家以耕种为生,出产一种出汗像血一样的骏马。大宛国王早就风闻东方汉朝的富庶,很想与汉朝往来,但苦于匈奴阻隔未能实现,于是见到汉朝使团很高兴,愿意派向导和翻译,护送张骞前往西面的康居国。康居位于大宛西北方两千多里,也是游牧民族。康居国再往南就是大月氏。大月氏建都在妫水之北,其南面是臣服的大夏国,大月氏再往西是位于伊朗高原上的安息帝国。
张骞到达大月氏时,先王的太子已被立为新王,而他们所居住的妫水流域肥美富饶,少有敌人侵犯,月氏人已经在这里安居乐业,根本没有向匈奴报仇的心意。张骞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没有月氏人的明确表态,只好返回。为了避免再次被匈奴抓住,他们改走南边的昆仑山北麓回国,却被臣服于匈奴的羌人抓获,再次落到匈奴人手中。
不久,军臣单于去世,匈奴为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张骞趁机和堂邑父以及匈奴妻子一起逃回长安。从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出发,至元朔三年(前126年)归汉,共历十三年。出发时是一百多人,回来时仅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
张骞把他所经历的国家和听说的国家,一一向汉武帝详细汇报。汉武帝对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比较满意,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君”,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张骞在大夏国时,见到了蜀地出产的竹杖和布匹,据大夏国商人说,这些商品都是从东南方的身毒国(古印度)贩来的。张骞向汉武帝提出,从蜀地开辟一条直达大夏国的道路。汉武帝听完后大喜,同意了张骞的想法,命令张骞从蜀郡(今成都一带)选派使者,前往西南打通途径通往中亚的道路。当时西南地区存在很多个少数民族政权,汉朝派出多路使节开辟道路,都被地方政权阻截,未能成功,只好作罢。
公元前123年,张骞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由于他熟悉水草的分布情况,使大军的给养不至短缺,因此获封博望侯。两年后,张骞跟随李广将军从右北平出击匈奴,由于张骞的部队晚于约定时间到达,导致李广军遭匈奴包围,伤亡惨重。张骞按军法当处斩刑,他只得缴纳罚金赎为平民。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两次出击河西走廊,把这一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纳入汉朝疆土。匈奴北迁后,很难劫掠汉朝边境,西域就成为了其主要财源,于是汉匈争夺的焦点逐渐转移到西域。
张骞虽然失去了爵位,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忘记他,多次召他进宫,询问西域的情况。张骞详细介绍了乌孙国的情况,建议汉朝联合乌孙,等于斩断了匈奴的右臂。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张骞再度出使西域,使团300余人,没人两匹马,另外牛羊数万头,携带大量的金币丝帛等财物数,还配备了多名可以出使周边国家的副使。张骞到达乌孙时,恰逢乌孙内乱,没有达到劝说乌孙东归的目的。不过,张骞的副使则分别访问了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扩大了西汉王朝的政治影响,增强了相互间的了解。张骞一行偕乌孙使者数十人于公元前115年返回长安。
张骞回国后,被封为“大行”,位列九卿,于次年去世。张骞在西域各国享有崇高信誉,后来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节,为了取信外国,对外都宣称是“博望侯”。
张骞一生,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开拓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被司马迁成为“凿空”之举。葡萄、苜蓿、石榴、黄瓜、核桃、芝麻、胡萝卜等农作物因此被引进中原。汉武帝和张骞的成功谋略为中国赢得了贸易、建设和统一的保障,对东西方历史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汉使沿着张骞的足迹,来到了今伊朗境内,并拜见了安息国国王。汉朝使臣在献上了了华丽光洁的丝绸,安息国王非常高兴,以鸵鸟蛋和一个魔术表演团回赠汉武帝,这标志着连接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正式建立。在之后的岁月中,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张骞的名字都被人们所牢记。使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西域第一次与内地联系成一体,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西汉在乌垒(今新疆轮台东)建立西域都护府,把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西域诸国置于朝廷管辖范围,结束了匈奴对西域长达百余年的支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7 18:22:4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