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根据真实案例,小编整理了时下最常见的八大类40种诈骗手法,希望大家转发学习,远离诈骗。
一、仿冒身份类诈骗
1.虚假网络贷款。诈骗分子制作假冒的网络贷款APP,以“低利息、高额度、不看征信”等噱头吸引受害人前来贷款,待提现时以交会员费、输错提现账号解冻费、刷流水提高征信等理由诈骗钱财。
2.冒充客服。诈骗分子非法获取受害人信息后,冒充客服拨打受害人电话,谎称快递丢失、商品问题要退赔,或者实习生失误给受害人办理了会员取消等,诱骗受害人按照操作将钱转给骗子。
3.冒充公检法。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涉嫌诈骗、洗钱、非法出入境等违法犯罪,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诱骗受害人将钱转到“安全账户”进行资金清算实施诈骗。
4.冒充老师收费。诈骗分子偷偷进入家长群,复制班主任老师的头像和信息,在老师上课的时间段,以收取学杂费为由,假冒班主任在群内发二维码或者银行卡诱骗家长转账。
5.名校培训班。诈骗分子冒充在外读书的孩子,以正在上课、手机丢失为由,通过校讯通、QQ等向父母发消息,称想报名参加清华大学教授举办的培训班,再冒充老师收取培训费、器材费等实施诈骗。
6.冒充领导。诈骗分子冒充党政领导身份,添加受害人为好友,关心其工作和生活,给其受到领导器重的感觉。然后,“领导”找受害人帮忙向他人转账,制作假的转账凭证,称钱已经转给受害人,诱骗受害人往其提供的账户转账。
7.冒充老板。诈骗分子建立一个公司老板群、股东群,然后将财务人员拉进群内,假装在群内谈业务,然后以货款、退款等理由,要求财务人员将钱转到诈骗分子的银行账户。
二、利益诱惑类诈骗
刷单返利。诈骗分子通过朋友圈、地推、送礼品、黄色小卡片等,引诱受害人加群兼职、做任务,轻松完成点赞、关注等任务即可获得小额金钱,待受害人投入大额金钱后不能提现进行诈骗。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分子制作虚假的投资理财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引诱受害人到平台进行投资,刚开始获得高额收益并且可以提现,最后不能提现,或者通过平台后台控制涨跌假装将钱全部亏空。
民族资产解冻。诈骗分子伪造中央部委公文,打着国家、民族旗号,虚构精准扶贫、慈善富民等项目,声称只要交少量的钱就可以领取巨额福利,诱骗老年人投资。
买卖游戏装备账号。诈骗分子假称要购买受害人的游戏装备或者账号,诱骗受害人到指定的虚假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然后以账户资金被冻结、缴纳保证金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未完待续 来源:全民防骗局)
栏目: 防电信网络诈骗
值班主任 郭连军 编辑 何胜坤 校对 陈安彤 版式 刘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