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游离氨基酸检测传感器研发获新进展
本报讯(记者王昊昊 通讯员冯泽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团队,基于此前的研究,将自行筛选获得的赖氨酸肽适体固定至聚苯胺修饰的玻碳电极上,构建了电流型赖氨酸生物传感器。他们还将自行筛选获得的色氨酸肽适体修饰到纳米金表面,构建了比色型色氨酸生物传感器。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Bioelectrochemistry和Measurement。
游离氨基酸是动物体内重要的小分子代谢物,特定种类或者多种氨基酸浓度的变化可用于动物机体营养和健康状态的评估,指导精准营养供给。赖氨酸与色氨酸为人体必需氨基酸,也是动物限制性氨基酸;谷氨酸为非必需氨基酸,却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丰富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因此,对赖氨酸、色氨酸和谷氨酸的快速检测是亟须解决的行业问题。
研究团队将自行筛选获得的谷氨酸肽适体固定于金电极表面,构建了基于肽适体的谷氨酸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和抗干扰性,可区分谷氨酰胺和谷氨酸,用于血清中谷氨酸的超灵敏检测,检测限为0.1nM。
上述研究为动物体液中代谢物检测提供了新思路,解决了传统酶基传感器在区分谷氨酰胺和谷氨酸时不足的问题,并为体液氨基酸快速检测和实时监测提供了途径。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measurement.2023.113468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