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日本迎来两个坏消息,一个比一个尴尬,关键他们没法解决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3-11-20 22:59: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来源:Six说

我在去年就分析日本的汽车产业今年就会被我们超越,当时还有很多人不信,现在看到了吧。今年上半年我们总共卖出240万辆,而日本只有205万辆。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卖了450万辆,到年底大概率会超过500辆,这已经是完全超越日本了。

日本迎来两个坏消息,一个比一个尴尬,关键他们没法解决

现在我国汽车市场对日本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其经济支柱产业面临严重挑战。丰田和日产等日本车企在全球市场的地位正在被我国国产车逐步取代,这无疑给日本带来了两个震撼性的坏消息。

丰田汽车近日向我国经销商发出减产通知,表明其对未来的悲观预期。此外,国产车如比亚迪的表现更是令人生畏。在十月份,比亚迪单品牌销量创下史上罕见的高峰,达到了30万辆,超越了我国市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大众和丰田。这一壮举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同时也揭示了日本车企在我国市场的节节败退。

日本迎来两个坏消息,一个比一个尴尬,关键他们没法解决

日产汽车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今年第三季度,日产的全球销量仅为82万4354辆,而比亚迪的全球销量却达到了82万4001辆,仅相差353辆。这意味着比亚迪将在四季度超越日产,成为全球市场的佼佼者。

此外我国汽车出口的增长速度也远超日本预期。今年1-10月,我国汽车出口已达392万辆,超过了日本去年全年的出口量。其中,比亚迪出口量同比增长了445.4%,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汽车厂商之一。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日本汽车产业在我国市场的地位正逐渐被我国国产车所取代。不仅如此,国产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在逐步提升。丰田章男在东京车展上望着比亚迪的展台,神情惆怅,因为他深知,这是在动摇日本汽车的根基。

日本迎来两个坏消息,一个比一个尴尬,关键他们没法解决

现在的关键是日本汽车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的路子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日本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对新氢能源汽车的研发上,可是却遭到了中国和美国的联合阻击,人家根本就不愿意陪他玩儿氢能源。这导致日本人花费了那么多的代价,可是全球市场却不买账。

这就是国家太小,市场太小的问题了。如果日本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国,哪怕是国际市场不买账,靠着内循环照样也可以养活一大堆汽车企业。可问题是日本才只有1亿多人,还不到我们的1/10,如果他的产品国际市场不买账,那么日本人可就真的把自己给玩儿砸进去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1 0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乒今年首败!大满贯3-4输日本,马龙尴尬苦笑,王皓指挥惹争议
国乒今年首败!大满贯3-4输日本,马龙尴尬苦笑,王皓指挥惹争议。2023年德班世乒赛预选赛继续进行,男单首轮,国乒遭遇今年首败,大满贯得主马龙以3-4不敌日本世界冠军吉村真晴,无
2023-01-11 01:00:00
北约峰会在即,三大议题陷入尴尬境地
...欧盟方面明确拒绝。第三,东京联络办事处方案被推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国领导人将再次受邀参加此次峰会。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称,此举因为北约的安全“不是区域性的,而
2023-07-11 13:42:00
女篮夺冠振奋人心,杜锋说赢球真相,言外之意明显,乔帅姚明尴尬
北京时间10月5日,中国女篮振奋大胜,粉碎日本队夺下亚运金牌,而本场比赛,见证女篮夺冠的还有一个特殊人物,就是前任的中国男篮主教练,也是CBA的传奇大帅杜锋。杜锋这次看完女篮夺冠
2023-10-06 01:03:00
韩为核废水背书,媒体却捅刀子,日本丑闻败露,尹锡悦尴尬了
...统尹锡悦,从上台开始,就不断在底线问题上,对美国和日本步步退让。在他的领导下,在历史问题上,韩国政府公然在劳工问题上帮日本政府站台,不但不让日本道歉,让韩国企业出钱帮日本给劳
2023-07-05 13:19:00
美专机降落北京前,中方先接见了日本访华团,韩国终于察觉不对劲
...情之一。不过在美方的专机降落北京之前,中方先接见了日本的访华团。这两件事加在一块儿,终于让韩国方面察觉到了不对劲。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会见了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据中国
2023-07-10 10:55:00
尴尬,球迷看台齐喊’马琳下课‘,后者鼓掌回应,随后缺席颁奖礼
10月10日,亚锦赛女团决赛,中国队1-3不敌日本队,19年来首次丢掉该冠军。作为国乒女队主教练,马琳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质疑。赛后,现场球迷齐喊“马琳下课”。这次出征亚锦赛,国乒
2024-10-10 08:07:00
日韩大学倒闭潮来袭,不仅学生走光光,更糟糕的还在后头
在少子化等因素的冲击下,日本和韩国相继迎来了大学倒闭潮,有些学生上着上着学没了,实际上,比起大学倒闭,更糟糕的情况还在后边。先来看下日本和韩国大学倒闭的相关消息。先说日本,据环球
2023-12-27 10:31:00
20分钟弃剧!魏大勋这部积压了8年的新剧
...没告诉观众执行的到底是什么任务,反正一转头就被一群日本特务追杀。十几个人追了他一路,双方全程都是在一条笔直的街上追逐,身后的日本人不断开枪,但张晨光就是中不了枪。他不仅不需要
2023-04-22 13:25:00
中国女篮遭日本逆转:末节10-16崩盘体能不支 郑薇场下一脸无奈
...5日,女篮热身赛第二站(中日大战),中国女篮以58-61被日本女篮逆转。首节中国女篮领先7分,次节日本一波11-2反超半场打完两队打平
2024-06-06 10:48: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劲驰:奋力实现年产值30%增长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 特约记者 刘爱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是保持制造业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十堰工业企业抢抓发展机遇
2025-10-17 19:56:00
济南成立车网互动智慧创新联盟:共探新路径 同创新生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夏侯凤超 通讯员 张治林 张斌荣 王文媛近几年,在山东济南的大街小巷,悬挂绿色新能源车辆号牌的汽车越来越多
2025-10-17 20:08: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洲辉汽车:持续扩能增产 冲刺全年目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 通讯员 刘爱理)今年以来,位于十堰经开区的湖北洲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通过新增生产场地
2025-10-16 19:22:00
吉镜头丨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正式下线
10月16日,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正式下线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下线仪式现场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下线仪式现场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下线 氢能文旅列车交接仪式这列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的氢能列车
2025-10-16 20:42:00
广汽冯兴亚:启境首款车会让人眼前一亮
10月16日消息,由广汽集团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启境”宣布旗下首款车型已完成设计定型,标志着这一新兴品牌在产品研发阶段取得了关键进展
2025-10-16 22:43:00
太原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
10月16日,第十八届太原国际汽车展览会在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车展汇集60多个汽车品牌,600多款车型,50多款新车。米国伟 赵心敏 摄影报道
2025-10-16 23:1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通讯员宁穗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头部”城市,南京积极打造本土新能源车优质产品群,2025年上半年
2025-10-16 07:3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开幕。场馆内,人潮涌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
2025-10-16 07:38:00
10万平方米!福州“向往的水岸生活”来了!
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将于10月16日—19日在福建福州举办。石磊磊 摄同期举办的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以“绿动领航 智驭深蓝”为主题
2025-10-14 18:25: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镁器时代:以“轻”制胜 打造轻量化产业区域龙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郧阳融媒记者 郝周)在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湖北镁器时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耕镁合金深加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2025-10-14 19:26:00
视频制作:张静波10月11日,方程豹钛7登陆央视直播,全流程解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艺,用细节诠释“零瑕疵”品质。冲压环节
2025-10-14 10:06:00
视频制作:陈希10月11日,尼格买提骑着滑板出现在方程豹钛7的集体交车现场,和方程豹总经理熊甜波一起为车主交车,钛7车主真的是太幸福了!那么这款方程豹钛7到底有哪些硬核实力呢?让
2025-10-14 10:10:00
“六连冠”“七冠王”!王者之师吉林大学吉速车队成功卫冕
10月12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在郑州举行,王者之师吉林大学吉速车队以绝对优势再次夺冠,至此,吉速车队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已获得六连冠
2025-10-13 20:24:00
与天争时 | 潍柴雷沃生产单元开启“倍速模式”
鲁网10月12日讯连日阴雨给秋收带来重重挑战,泥泞田地中,“龙口夺粮”刻不容缓。面对市场对“收、烘、种”系列农机的迫切需求
2025-10-12 23:44:00
雨天新能源车如何平稳起步 “公交医生”给出建议
连日我市秋雨绵绵,太原公交二公司的“公交医生”就新能源车如何“平稳起步”,给广大新能源车主给出建议。“过快起步”有三重隐患
2025-10-12 1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