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看懂林黛玉到贾府当天,所有人的反应,就明白谁亲谁疏谁得加小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18 18:41:00 来源:戏说三国

林黛玉母亲死后,被父亲林如海送进京城贾府,交给外祖母教养。她也成了林如海出任巡盐御史后,林家四口唯一逃得性命之人。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便注定黛玉至此成为贾府养女,与林家仅有父亲的血缘牵绊。林如海一死,她与林家就再无关系。

看懂林黛玉到贾府当天,所有人的反应,就明白谁亲谁疏谁得加小心

林黛玉初入荣国府肯定有点紧张和拘谨。原文写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林黛玉的不自如,源于她从小的生活环境与荣国公府的巨大差距。好在她就像贾雨村评价那样:“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为荣府之孙,又不足罕矣。

名门之后、大家闺秀的修养,气度自是不凡。

林黛玉从小被父母教养的好,才能不过七岁年纪在贾府进退自如,答对得体。

而她初来贾府,众人在她的眼中第一印象,便是作者借她之眼所呈现的众生相,可谓精彩纷呈。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三回)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丫头们对林黛玉是好奇,也是欢迎的。像贾家这种大家族人多却也无聊,来个新人就是大事。

看懂林黛玉到贾府当天,所有人的反应,就明白谁亲谁疏谁得加小心

那个年代亲戚来往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年轻孩子们尤其是个“盼望”。丫头们年纪不大喜欢热闹,倒也真心期盼林黛玉的到来。

这几个丫头可能各房都有,一见林黛玉来了争先恐后打帘子,嘴里头喊着向主子报信,就像那廊檐下笼子中的鸟儿一样,抢着争宠,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第三回)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

丫头们一喊“林姑娘来了”,贾母急忙被人搀着迎出来,这是除了南安太妃、北静王妃这样来做客的贵人之外唯一的一次。

无论是薛姨妈还是王子腾夫人、刘姥姥、李婶娘这些人到来,贾母都是稳坐不动。

论辈分她是长辈老祖宗,论身份她是荣国公诰命夫人,王朝最顶级的诰命贵妇,还有谁能让她主动出迎呢。

可贾母迎出来见林黛玉,并不是为一个外孙女,而是在迎她那个早逝的女儿留下的唯一血脉。迎她那个注定再见不到的女儿。

看懂林黛玉到贾府当天,所有人的反应,就明白谁亲谁疏谁得加小心

贾母的急忙出迎,是痛彻心扉的丧女之痛,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绝望。

她一把将黛玉搂在怀中,是一个老年母亲最后一次拥抱她的女儿,也是一个外祖母第一次拥抱外孙女。

当年她将金尊玉贵的“心肝肉儿”女儿穿上嫁衣送出贾府,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她等不回来那个一手养大的宝贝心肝肉儿。

贾母哭,哭的是她那薄命的女儿贾敏,哭的是骨肉亲情的剜心之痛。

她见林黛玉,既有对失去女儿的悲痛,也有对失去母亲的外孙女的心疼。

那么千娇百媚的女儿离去,如今只回来了一个幼弱的外孙女,怎不让贾母肝肠脆断,痛哭不绝。

贾母一哭,谁人不哭?哪怕这屋子里很多人,对曾经那位姑奶奶千金大小姐都不认识,可谁又能不随着贾母哭?

这一哭,哭的还是逝去的贾敏。

(第三回)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

看懂林黛玉到贾府当天,所有人的反应,就明白谁亲谁疏谁得加小心

所谓“不足之症”即民间常说的先天不足,泛指各种虚证。

林黛玉身体娇弱,一看就知道。众人一见便提起,是为转移贾母悲伤之意,也是借对林黛玉的关心适当表现重视,在贾母跟前卖乖。

不过这种事别人说不得,基本是邢夫人和王夫人才好说。

林黛玉也知道自家病情不能隐瞒,便干脆和盘托出,方便日后外祖母和舅舅帮忙医治调理。这是大家闺秀才有的落落大方,不在要紧事儿上拘泥和隐瞒。

(第三回)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王熙凤在三春之后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别人哭她却笑,体现出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风格。

当天注定是不可避免的悲伤,如果凤姐哭着或者悄无声息的从外进来,势必还要引起大范围的悲伤。而她与姑妈贾敏也着实没什么感情,太伤心反而太做作。

她笑着出场,既能冲淡悲伤氛围,也好让众人将精神转移到她身上,是作为荣国府嫡长孙媳妇,管家媳妇在祖婆婆、婆婆和众家人身边的立场。

别人都好伤心,她却要收着,毕竟有比伤心更重要的事需要她来处理。

看懂林黛玉到贾府当天,所有人的反应,就明白谁亲谁疏谁得加小心

所以,王熙凤不管是姗姗来迟,还是先笑后悲,都证明她是一个有能力掌控全场的人物。她一出场,所有人都随着她的情绪被调动,“悲伤”成了被淡化的符号,日子终究还要继续过下去。她就像那个指路明灯。

(第三回)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

王夫人作为荣国府的女主人,未来是林黛玉的监护人。因为王凤姐管家,她便不安排外甥女的一应琐事。

但王熙凤显然在给姑母安放表现的台阶,故意提到了“找缎子”的事。无论是不是真有,都让王夫人在贾母和黛玉跟前展现“暖心”安排,让找布料来给黛玉做新衣裳,既实际又实用。

不过她第一时间张口并非直接吩咐,而是凤姐提醒后才说做衣裳,也透露出舅母终究是面子情,为未来她与黛玉的关系伏笔。

而且王熙凤和王夫人之间一直说的“缎子”当然指绸缎,可绸子做衣裳合适,缎子却是做被褥的料子,这“缎子”二字的使用,其实是对后文影射。

“缎子”,断子也。王夫人最终会因为林黛玉,而失去儿子贾宝玉。

(第三回)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时贾赦之妻邢氏忙亦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贾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罢,不必过来了。”邢夫人答应了一声“是”字,遂带了黛玉与王夫人作辞,大家送至穿堂前。

看懂林黛玉到贾府当天,所有人的反应,就明白谁亲谁疏谁得加小心

大舅母邢夫人的家与二舅母王夫人的家同在一个大院,却是独门独户并不相连,是敕造荣国府旧花园隔断出来的一个独立门户,供荣国公世袭一等爵(镇国)将军贾赦居住。

只这一点就证明荣国府如今两房分治,一分为二的继承情况。

爵位在长房手里,爵产却在二房手里。

所以,贾母跟着二儿子住,王熙凤来这边管家是借调,林黛玉的监护权归二舅舅贾政夫妇。大舅舅贾赦夫妇与她就只有亲情。

所以,邢夫人表现的更像是个舅母,只是亲热处感情,双方没有利害关系,更加自然。

林黛玉去见舅舅,是依据当时的礼节必须要走的流程。但因为她是女儿,哪怕只有七岁,在男尊女卑的时代,也注定舅舅不可能接见她。如果是男孩,哪怕再小几岁,舅舅也要亲自接见,这就是当时的世俗礼法。

等她绕了一圈回来,吃过了晚饭,才最终见到了那个命中的“天魔星”贾宝玉。

(第三回)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看懂林黛玉到贾府当天,所有人的反应,就明白谁亲谁疏谁得加小心

贾宝玉明知今儿表妹来家里,他却选择去庙里进香还愿而不在家等待。好容易回来不第一时间厮见却来而复去又再进来,显然是故意做作。

看似展现的是大家公子风范,实际与他个人性格并不符合。随后他怒摔通灵宝玉,让林黛玉见识了什么才叫“混世魔王”,才是他的真面目。

贾宝玉的表现只为让林黛玉过目不忘,也确实达到了效果,更是将林黛玉惹得哭起来,算是还泪的第一哭。

小儿女的表现不多赘述,但是夜里袭人过来劝慰林黛玉,将贾府大丫头的体贴和周到展现出来,实际也是为两年多后薛宝钗的出场铺垫。

这里要注意袭人这个人物的双重属性。

袭人本名珍珠,贾宝玉因她本姓花,改名为袭人。由金玉改作了草木。

看懂林黛玉到贾府当天,所有人的反应,就明白谁亲谁疏谁得加小心

袭人家本是小商户,遭难后被卖给贾府做奴才,跟了贾宝玉。性格与品德与薛宝钗如出一辙,实为“袭为钗副”。

可袭人姓花,是草木人,她的生日又是二月十二,与林黛玉同一天,说明他还是个“袭为黛影”的人物。

袭人一半像宝钗,得到王夫人支持,予贾宝玉做妾。

袭人又一般像黛玉,最终半途而废,外嫁蒋玉菡,便影射黛玉外嫁为潇湘妃子。

以上,便是林黛玉来贾府第一天的“众生相”,贾母是真正的伤心,其他人则是“老演员”陪着演戏,真正与林黛玉和贾母同悲的,几乎没有。大家各自的盘算和未来的隐喻,已经埋下伏笔。就不多赘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林黛玉有三二百万银子?看清邢岫烟进贾府细节,就知林家有钱没钱
林黛玉到底有钱没钱,贾家是否侵吞了林家的家产,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觉得贾琏说“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是指吃林家绝户的钱。到底是不是呢?就要从原文角度,去看看曹雪芹是怎么写的。
2024-09-15 11:35:00
袭人拿大,王夫人狡辩被贾母批评,林黛玉抓住机会反击惊讶所有人
...贾母如此亮明态度,本就稀奇。更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林黛玉的反应最“激烈”。原本黛玉对袭人一直很亲切,在“撕扇子为千金一笑”一回,更当着贾宝玉的面直呼袭人作“好嫂子”,说明当时
2024-09-14 17:13:00
林黛玉不知道,从她踏入贾府的那一刻,已经裹入了权力争斗的漩涡
...中,隐隐的暗伏着三股力量,这三股力量胶着暗斗已久。林黛玉不知道,当她踏入贾府大门的那一刻,就已经裹入了权力争斗的漩涡,三股力量的焦点都已经对准了她。对于林黛玉进贾府的真实原因
2024-12-07 10:16:00
林黛玉三个致命错误,让王夫人憎恨,贾元春厌恶,贾母严厉警告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用在林黛玉身上就再恰当不过。她在贾府由万众瞩目的外孙女,到处处提防被人嫌弃的表小姐,其中的经历也是一言难尽。尤其她在舅母王夫人眼中,从之前怜爱
2024-09-20 19:28:00
贾母选择林黛玉作为贾宝玉正室夫人的三个原因,不接受反驳
贾母选择林黛玉的原因有三:1.贾母想给黛玉找个好的夫家。2.黛玉的家世好于宝钗。3.黛玉的经济实力好于宝钗。 从贾母的角度。黛玉是嫡亲的外孙女,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加贾敏的独生女,
2024-12-07 10:11:00
红楼梦:贾母的无能,你到底怕什么?连唯一的外孙女都保护不好
...哀”了,探春也成为家族拱手献祭于朝廷和亲的工具了。林黛玉和她们比,更加有优越性,钟鸣鼎食之家、书香诗礼之族的贵小姐,纵然拥有百万之富、满腹经纶,一旦父母双亡,整个社会也无法支
2024-10-04 21:08:00
薛宝琴进贾府,丫环纷纷前去围观,黛玉进贾府为何没有一个人露面
...。薛宝琴进府后,引得丫环们纷纷前往围观。空前盛况与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冷清形成强烈反差。为何薛宝琴进府丫环们前去观看,林黛玉进府没有一个丫环前去?01薛宝琴进荣国府的情形与林黛
2024-12-05 10:25:00
红楼梦:宝玉都抱怨缺钱用,为啥林黛玉手头宽裕,从来都不缺钱?
...,小说所讲述的一切,早不是旧日辐辏时光。尽管如此,林黛玉进贾府、秦可卿丧礼、元妃省亲等场面,仍然能令读者感受到贾府的恢弘气象,饫甘餍肥、锦衣玉食的繁华扑面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
2024-10-04 21:23:00
林黛玉前脚进贾府,薛家第二天就计划进京?用心昭然若揭
林黛玉进贾府,表面上看来是“客居”,实际上却已经是被“收养”,贾母已然是把她当成了贾家人,甚至连她的嫁妆都已经准备好了。黛玉不知道,这是母亲贾敏生前与外祖母的约定,将黛玉托付给了
2024-12-07 10: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