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近日,在易县高陌镇高陌村农田里,技术人员操控植保无人机进行麦苗植保作业。 河北日报通讯员 王 健摄
河北日报记者 寇国莹 通讯员 陈苗苗
随着“嗡嗡嗡”的旋翼转动声,近日,在易县高陌镇高陌村种粮大户姚永志的农田里,4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在麦田上空匀速飞行,机身下喷出白色雾化农药,为小麦披上一层“防护衣”。
种粮大户姚永志是土生土长的高陌村人,也是种地多年的“老把式”,在今年用上了植保无人机这件新农具。“以前靠人工,每天只能完成20亩地作业,现在改用机械作业,1000亩地三四天就完成了,精准率还特别高。”姚永志告诉笔者。
眼下,易县11.39万亩小麦已经进入起身期。为提升农民科学种植、管理水平,连日来,易县组织60余名农技人员组成16支服务队,奔走在田间地头,将实用技术送到农业生产一线。广阔田野上,在农技人员帮助和指导下,科技范儿十足的各类新农具纷纷“上岗”,助力春管春种。
“在根部病害发病初期,可以喷施药剂防治,喷施药剂时要注意喷施均匀,避免漏喷。”在高陌镇东于坻村种粮大户张常春的麦田里,易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农技人员张正基在为农机手讲解作业要领。
在张正基指导下,农机手驾驶着悬挂式直臂喷药机缓缓前行。“3年前,我们开始使用大型拖拉机给小麦打药,与人工作业相比,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施肥打药也更精准了。”张常春说,农田生产管理越来越机械化、智能化,使春耕春管更轻松、更高效。
农业稳产增产,科技是关键。近年来,易县加大新农机、新技术推广力度,目前,全县农作物春耕面积达21万亩,春播面积35万亩,全县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2%。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