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古树名木既是宝贵的物种资源,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去年9月,公安部等三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整治行动,随后,2022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国家植物园举行,全国各地也陆续举办活动,大力宣传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和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普及古树名木相关知识,掀起古树名木保护热潮。
据了解,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第二次(2015—2021年)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普查范围内共有古树名木508.19万株,其中5000年以上的古树仅有5株。
古树名木是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名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当人们抬头仰望参天大树的时候,当透过树叶间隙望见一方晴空的时候,往往种种思绪浮上心头。静默百年的古树,见证过一代代人的成长,见证过一片土地的变迁,早已成为一种意象符号,一种精神寄托。寄托的对象是古树历经沧海桑田而积累下来的时间,是它经历的无数个夕阳西下、清风朗月和人事代谢。
守护古树名木也是守护生态文明。古树的树冠通常较大,在生成氧气、调节气候、阻滞尘埃等方面有较明显的生态价值;古树可用于研究当地自然历史变迁,为农业生产区划提供参考;古树名木往往还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旅游胜地。“生态文明这个旗帜必须高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直面时代课题的关键抉择,只有留得住绿水青山,才能够记得住乡愁。
近年来,国家林草局全面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严格落实养护责任,及时实施抢救复壮。建设规划为古树让道,保留原生环境;科普宣传创新形式,突破时间与地域的局限,讲好古树故事,挖掘名木内涵。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北京市首条古树主题文化胡同在东四三条落成,经过对古树“体检”和“开方抓药”、设立路牌导视等,20株百余年树龄的国槐与周边建筑相得益彰,成为新晋市民“打卡地”。
正如近年流行的新兴媒体与科技让文物“活”起来,我们也期待,更多古树名木能够“说”出自己的故事,拥有更多听众,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胡雅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1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