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祖孙两廉吏 一脉为民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30 08: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

在古代,书香门第中祖孙皆为官十分寻常,但两人先后在同一地为官且都留下清名却不常见。

四百多年前,姚如松、姚诚立祖孙从老家山西先后来到陕西洋县为官,接力书写了一段勤政爱民的官场佳话。

姚如松是明嘉靖年间的一名岁贡生。明代从地方学校推荐进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贡生,贡生种类颇多,有常规的岁贡,也有逢国家发生喜事而特别在岁贡之外加开的恩贡等。著有《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一生也只是岁贡生。

嘉靖十八年(1539),姚如松到洋县担任县丞一职。县丞仅次于县令或知县,是县里的“二把手”。史书中对姚如松不吝赞美,称他在洋县任职期间“黎庶饱食,民心悦服”。

在农业为本的古代社会中,要确保丰收,就要抵御旱涝灾害,这就必须兴修水利。在陕南民间,有“一君命,二堰命;军务事大,堰务事大”的说法。在任的十一年里,姚如松相继辅佐了五任县令。除了料理县衙的事务外,他尤其重视对水利工程的筹划。

县里的溢水堰紧邻山崖,每当遇到山洪,就容易被冲毁。嘉靖中期,姚如松组织当地见多识广的老人实地勘察,听取他们的意见,寻求改善堰坝的方法。他事必躬亲,画了三十余张施工图。在姚如松的主持规划下,科学实用的溢水三堰修筑而成。《汉南续修郡志》中记载,溢水三堰累计灌溉良田两千四百余亩。

后来,姚如松因政绩优秀升任甘肃通渭县令,洋县百姓“夹道送别,为之泣下”。

姚如松之后,经过一代代人的维修加固,溢水堰相沿不废,恩泽黎民。一代代洋县百姓对这座堰坝的记忆,除了有鱼肥、稻香,也有对姚如松的感念。

在泣别姚如松半个世纪后,洋县迎来了一位名叫姚诚立的新知县。《洋县县志》中这样记载他上任时的情景,当县民得知姚诚立就是姚如松之孙,百位已经白头的父老拄着拐杖去迎接他,姚诚立见到此情此景,感激涕零。

这一幕必将长久留存在这位新知县的记忆中,祖父的业绩给了他莫大的荣耀,也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要对得起祖父,更要对得起一县百姓的期待。

和祖父一样,姚诚立也把修堰作为“一号工程”。

当他得知土门堰常因贾峪河水冲决,渠道淤积,稻田无水灌溉时,忧心忡忡前往现场察看。为长远打算,姚诚立确定了加固堤堰的施工方案,并把自己的俸银捐出来用作修堰经费。堰成之日,“诸父老欢呼踊跃”。往后数年间,洋县谷丰足,仓廪实,既庶且富。

庶,即人口多;富,即生活好。《论语》中记载,孔子到卫国,冉有为他驾车,看到卫国人口众多,冉有问:“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回答:“富之。”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回答:“教之。”姚诚立治理洋县,正是遵循这样的步骤。

在洋县洋州九年制学校门口,镶嵌着一通石碑,上书“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这里是洋县文庙旧址,这通下马碑可以说是进士出身的姚诚立在洋县崇文重教的见证。

到任不久,姚诚立就在县文庙创建了一座尊经阁,用来珍藏朝廷颁赐的典章书籍。姚诚立还亲自撰写了《洋民家训》等,交由乡里贤达传诵。

姚诚立虽然在洋县工作仅五年,却让原本“好气勇”“信鬼巫”“性拙朴”的洋县“风物为之一变,守礼让而重廉耻,崇耕读而弃陋俗,物阜民丰,文教昌盛,如汉上大郡矣”。

离开洋县时,姚诚立不扰军民,天还没亮就离开了。

我们的传统认为“有功烈于民者”应该被纪念。洋县百姓修建了一座继美亭,用来感念姚如松、姚诚立祖孙二人的美政。

继美亭落成后的三百余年间,前来此处缅怀二人功绩者络绎不绝。虽然近代亭子毁于战火,但很快就由当地人捐银修缮如初。民意是朴素而简单的,如姚氏祖孙一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者,自然有着穿越时空的人格魅力。(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30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祖孙俩从来不碰一样东西,许多皇帝却做不到
康熙和乾隆,这对祖孙帝王,以其卓越的治国能力和惊人的长寿闻名于世。康熙帝在位61年,乾隆帝在位60年,两位帝王的长寿秘诀一直是历史学家和民众热议的话题。康熙和乾隆在保持长寿方面有
2024-08-18 14:24:00
...市定南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一对对“祖孙”和乐融融,一起剪纸、绘风筝、做游戏......玩的不亦乐乎。据悉,为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
2023-10-23 21:22:00
祖孙三人下海溺水,烟台港这位调度员及时发现,随救援队成功施救
...,跟随龙口市蛟龙公益应急救援队,成功救援突发溺水的祖孙三人。田福江是龙口港公司集装箱队的一名现场作业调度员,同时也是龙口市蛟龙公益应急救援队队员。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跟随救援
2023-08-07 22:41:00
驾驶电动三轮车犯困不慎落水 灌南警民联手成功救起祖孙二人
...,当地派出所巡逻民警闻讯后火速前往营救,最终成功将祖孙二人平安救起。民警将三轮车上的老人和小孩转移上岸当天下午3时许,灌南县公安局110接到群众报警,称在灌南县光明中学东侧,
2024-04-29 09:43:00
探讨白圭与白起的祖孙关系
...白起的生活时间并没有明显的重叠,这也使得他们之间的祖孙关系存在疑问。此外,从两人的身份背景来看,也很难将他们联系起来。白圭是一位商人,而白起则是一位将领,他们的职业和生活环境
2024-10-14 20:31:00
祖孙两人一起纳入后宫,结局如何
...基本上也都会为此而感到开心。姐妹花大家不少见,但是祖孙两人被纳入后宫就很稀奇了。而且还是一起被纳入后宫的!下面就听小编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会事!大家是不是一听祖孙二人就觉得两人
2023-04-20 11:32:00
插队祖孙在外旅游遭冷遇!想买瓶水,却遭摊主拒绝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从祖孙辈就可以看出这一家老小是个什么样的德行而横店插队祖孙的行为,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之后,不仅没有回到四川老家,相反还在继续自己的旅程诚然尊老爱幼是
2023-05-06 10:24:00
检察官带着爱心和希望来了
...的儿童,不履行抚养义务的父母,临时负责抚养的爷爷,祖孙四人的生活该如何继续……”这是兴义市检察院在该市洒金街道综治中心12309检察便民服务点收到的一条困难群众求助线索。祖父
2025-07-03 02:08:00
...新闻讯 六安市金寨县人民法院南溪法庭近日审理了一起祖孙之间因死亡赔偿金分割引发的纠纷。大皖新闻记者7月20日下午了解到,该纠纷在法官主持调解下,最终得以妥善解决。2021年7
2023-07-20 23: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梅汝璈后人义务讲解“东京审判”十二载
“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梅汝璈顶住各方压力,最终不辱使命,将7名日本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为死难同胞讨回了血债
2025-08-18 06:09:00
“小英雄”雕塑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雪莉报道:2025年8月,一段两名小学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为“小英雄”雕塑系红领巾的视频引发全网关注
2025-08-18 06:09: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李铁飞,1921年出生,又名涤非。1938年7月参加新四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受苏皖区党委派遣
2025-08-18 07:41:00
光耀太行 | 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
山西武乡,太行腹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一墙斑驳步枪,直面日军山炮。炮口如瞳,无声诘问:“‘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答案
2025-08-17 09:22:00
我们的抗战|捷耀齐鲁:从台儿庄到梁山的不屈壮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冯沛然 王开智 白雪岩 曾现金 刘臣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内,一面布满弹孔的墙体静静矗立
2025-08-17 10:13:00
民间视角书写家国情怀:南阳籍作家秦俊360万字著作《大汉王朝》即将出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16日上午,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友兰中楼至善书院内掌声如潮,全国劳动模范、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秦俊作为特邀嘉宾
2025-08-17 14:57:00
侵华日军罪行又添新的铁证 固安发现侵华日军日记和相册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英、刘杰)记者从固安县委办公室获悉,该县近日发现侵华日军士兵井谷惇一郎的日记和上原春信的相册
2025-08-17 15:40:00
缅怀先烈志,薪火永相传——传播宣讲抗战英雄精神
8月15日,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华夏忠魂宣讲”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抗日英雄纪念基地,组织村民开展走访学习
2025-08-17 17:43:00
光耀太行|山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英雄故事说不完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一早出发,从山西长治市武乡赶赴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
2025-08-17 17:59:00
光耀太行 | 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馆藏珍贵地形图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下午,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走进山西省晋中市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麻田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
2025-08-17 22:37:00
晋韵邂逅文创
2025-08-17 19:48:00
抗馆获捐88年前日机轰炸南京照片是侵华日军首次空袭南京的重要物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昨天,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通过网络展示了部分最新获捐的珍贵抗战文物史料
2025-08-16 09:21:00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岳致呈 李岩松 郭辰昊 陈晨初夏的费县,清风裹挟着草木的微香。登上686.2米的大青山
2025-08-16 11:03:00
血色丰碑|东北“小鲁迅”金伯阳与吉林的故事
金伯阳1907年出生原名金永绪,化名金赞文,别号“北杨”“白杨”大连旅顺铁山乡金家村人曾在大连中华工学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与组织过1926年的“福纺”大罢工1931年12月金伯阳
2025-08-16 13:06: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浪浪山”上在吉林竟有个“古代亲戚”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看了吗?让小妖们忙活刷洗的那尊鼎,在吉林竟然有个“古代亲戚”,那就是吉林省博物院的西周夔龙纹宝鼎,可比动画里的道具硬核多了
2025-08-16 1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