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让“农业小白”也能种好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6-12 03: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记者对话沙洋油菜科技小院创建人鲁剑巍教授:

让“农业小白”也能种好田

让“农业小白”也能种好田

沙洋油菜科技小院创建人、华中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鲁剑巍教授在试验田里观察油菜收割后即将栽种的玉米苗。

□ 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记者:科技小院的价值在什么地方?

鲁剑巍:2005年,我到沙洋油菜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站时,我的导师张福锁教授便有了一句发自肺腑的追问:培养农业人才都是不下地,只写几篇论文就完事吗?2011年他支持我创办科技小院,一边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服务于农户,一边尝试新的育人模式。为了能一心一意搞好科技小院,2013年我辞去了华中农大资环学院副院长职务。从科技小院12年的育人成果看,我可以自豪地说,每个从科技小院毕业的学生,他们不仅发现了农业农村很多未能解决的问题,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骨子里形成了知农、爱农、学农、帮农的思想。

记者:在农村,即使是老把式,为何种田的产量会被你们科技小院青年学生轻易赶上呢?这说明什么问题?

鲁剑巍:过去,在农村老把式种田用水就是大水漫灌,用肥就是多多益善,有时候农作物全生育期追肥三四次,但效果并不好,肥料不能多也不能少。科技小院除了在作物品种上优选外,还采用科学施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这说明农村要不断推广科学种田。目前沙洋县正在推广“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化肥用量减少,不仅增产节本,还可以使环境更友好。

记者:一般人看来,做农活很苦,干农业很累,有没有办法解决农民的双手,让他们更轻松种田?

鲁剑巍:大家应该改变对农业农民的刻板印象。在农业机械的帮助下,现在种田已不需要像过去那样亲自动手,更多的是田间管理技术对产量的影响。要把农民种田“大肥大水”的习惯改变为科学施肥、精准浇灌,科技小院不仅提供了技术帮助,还给作物量身制定配方肥料。一袋肥料就可以解决农作物生产周期的全部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硼、锌、镁等,可以做到从出苗到收获,一次施肥即可,不需要中间追肥。现在大多数时候,农民种田已经不需要汗流浃背,我们完全可以让“农业小白”也能种好田。

记者:有农业公司在农产品上标注“不用化肥农药”,只使用有机肥,并以此宣扬高品质。不用化肥农药是不是意味着农产品质量更好?

鲁剑巍:目前社会上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有些妖魔化。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并不同步,用化肥会获得高产,但会影响一定品质,过分追求高产会牺牲一定品质。有机肥和化肥都需要适量,有机肥过多一样污染环境,且污染持续时间更长。农业离不开农药化肥,农业产量的一半来自化肥农药的使用,不施农药会减产25%到30%。科学施肥用药可以把农药化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2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博士毕业于张池村”
...,他们第一次下农田往往不知所措,但几年下来,“农业小白”战胜了农村老把式。■ 农业小白博士生张顺涛第一次种田种蒙了“一蔸,两蔸、三蔸……”,6月1日早上7时,张池村刚从睡梦中
2023-06-12 03:36:00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与老农人比赛种田,“农业小白”最终战胜了农村老把式。60岁的村民王方明表示,自己种了40年田,败在这些年轻人手上是服气的,他们的产量摆在那。科技小院
2023-06-12 03:36:00
...从实践中学习和了解了农作物从种到收的全过程。”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杨丞高兴地说。3月29日,沙洋县成功举办千名大学生走进沙洋油菜科技小院活动田块认领活动。此次
2024-04-03 08:23:00
2024荆门·沙洋油菜花季旅游活动启动
...园举行。本次活动由湖北省文联、湖北广播电视局、华中农业大学、中共荆门市委宣传部、沙洋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唱响新时代 助力乡村美,乡村振兴 花开荆门”,旨在挖掘“农谷”
2024-03-18 13:59:00
举办油菜花季旅游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介绍,近年来,在沙洋县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院士工作站沙洋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了油菜科技小院,为政产学研融合、
2024-03-25 07:01:00
科技绘就村美民富好“丰”景
...对症下药,采取相应防治措施。豇豆种植季结束后,对于小白菜等叶菜的种植也非常有用。豇豆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绿色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而美兰蔬菜科技小院的落地生根,则使得更多科技
2024-03-23 09:22:00
建行助农耕,不负好春光
...自南向北稳步推进。建行工作人员积极走村入户,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及时提供金融保障,一幅春和景明的春耕图景在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徐徐绘就。利农器:不误农时不负春田地里,挖机正清理水沟
2024-04-12 09:53:00
关注秋收|机械化收粮、科技化播种——江汉平原秋收秋种见闻
...”李电平说。为确保按时收获、保证秋收产量,湖北多地农业、气象部门联合建立“市—乡—主体”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定期发布气象专报,帮助生产主体合理安排收获时间。天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
2023-10-21 18:53:00
高强:深耕田垄地头间
...千斤”作用的?这一切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从高强从事农业领域科研工作,探索农业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说起。高强教授现任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同时兼任多个
2023-05-30 01:2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北京京医中医医院专业治疗耳鸣深度探析:优势、方法与患者选择
耳鸣的困扰在于其无形却无处不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情绪健康。当寻求专业治疗时,北京京医中医医院的耳鸣专科因其纯中医的系统疗法而备受关注
2025-11-13 11:45:00
医学科普|年轻男性必修课:前列腺炎的防与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前列腺疾病似乎是中老年男性的专利。然而,门诊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开始因前列腺问题而就诊,其中以前列腺炎尤为常见
2025-11-13 11:46:00
确诊乳腺癌怎么办?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详解诊疗流程
当诊断书上写下“乳腺癌”三个字,初期的震惊与迷茫或许还未散去,但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做
2025-11-13 11:47: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康佳:产后肩颈僵硬伴头痛,多是“经络不通”
康佳,首都名中医、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科、教、研近40年,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十一五”攻关科研项目
2025-11-13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魏玉龙:经络辨证,精准治疗头痛
魏玉龙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临床系副主任、气功教研室主任。历经20余年临床实践
2025-11-13 14:40:00
东城中医医院马剑雪: 产后脸上长斑不消,别只怪日晒,多是“肝郁血瘀”
马剑雪,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四川省名中医胡玲香老师。2013年至今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医师学习
2025-11-13 14:40:00
杏林春暖除鼻患,丹阳陆鸣斋中医诊所创新疗法获赞誉
随着季节更替和环境变化,鼻炎已成为困扰众多民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的鼻塞、流涕、喷嚏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11-13 15:23:00
深圳永福医院:排便剧痛、大便出血 警惕肛裂找麻烦
肛裂是齿线以下肛管皮肤破裂后形成棱形裂口或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儿童也可发生,老年人较少。据欧美统计女性比男性多得此病
2025-11-13 15:25:00
数据管理再进阶!盈康一生以DCMM四级认证领跑大健康行业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公布最新评估结果,盈康一生成功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4级(量化管理级)认证
2025-11-13 15:25:00
北京融科医院:二十载医心坚守,筑健康新未来
在首都北京的东城区,有这样一家医院,它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更在守护居民健康的道路上默默耕耘,它就是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北京融科医院
2025-11-13 15:26:00
河南邢济堂国医馆:百年传承,仁心匠心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护佑华夏子孙生生不息。在河南邢济堂国医馆,你可以领略到中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医药文化化腐朽为神奇在同德中医医院的传承
2025-11-13 15:59:00
深耕中医沃土,守护女性健康——温州市康强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助力生殖健康
近日,一家专注于女性健康与生殖医学领域的中医医疗机构——温州市康强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正以其深厚的专业底蕴与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2025-11-13 17:09:00
联合国糖尿病日提醒:关注职场糖尿病,提升生活幸福感
“下午三点总犯困,真想点杯奶茶放松一下,又怕血糖飙升……”“天天外卖,重油重盐,体检时血糖值一年比一年亮眼。”这些职场人的血糖困扰
2025-11-13 17:13:00
南京铭医堂中医门诊部正式落户南京,为市民健康注入“传统动能”
近日,一家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专业医疗机构——南京铭医堂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铭医堂”)正式落户南京
2025-11-13 17:14:00
打好防治“组合拳”,抵御流感病毒“年年变”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流感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许多人可能已经注意到,流感似乎每年都会出现,甚至在同一年内也可能多次感染。为什么流感病毒总能“卷土重来”
2025-11-13 16: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