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阳山县纪委监委扛牢帮扶责任,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300万元急弯拓宽工程落地
村民正在西田村旱地西洋菜种植基地采收西洋菜。
“终于动工了!路拓宽后,开车过弯都没那么心慌。”春节开车从外地回来,看着唯一进出家乡的主干道陡坡急弯处进行动工拓宽,周先生非常高兴。
周先生所说的道路,位于广东525省道阳山县城至江英镇的双向两车道路段,是群众进出江英镇的唯一主干道。该路段弯多路陡,尤其是急弯多且窄。为了安全出行,拓宽该路段所有急弯处成为镇上干部和群众的最大呼声和心愿。在阳山县纪委监委的努力协调、争取下,一项300万元的急弯处拓宽项目被纳入县“十四五”规划,并于2023年春节前正式动工,让不少干部和群众喜出望外。
作为乡村振兴第一期驻江英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牵头单位,阳山县纪委监委坚决扛牢帮扶政治责任,立足江英镇情民意,充分整合发挥驻镇帮扶成员单位的力量和资源优势,通过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多次组织帮扶成员单位负责人实地深入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议、联席会议,推动梳理帮扶思路、制定帮扶措施,督促执行落实等工作实措,协调争取和推动包括道路拓宽、手机信号强覆盖、河道清障防洪防灾等在内的一批工程项目和产业项目落地实施,为江英镇乡村振兴提供“加速度”,做到真重视、真用心、真投入、真帮扶。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段灿 通讯员 阳纪宣
主干道弯多坡陡▶▶
交通不便成为“卡脖子”难题
“时速过了50公里都心慌!如果车速再快点,感觉随时会翻车。之前短短两周便发生了两宗因在急弯处车速过快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了。”在江英镇上工作的赖先生经常往返县城与江英镇,对于进出江英镇域的主干道525省道,他表示,该路段急弯多、坡度陡、路面窄,行驶得特别小心,尤其是急弯陡坡处会车,更需加倍小心。
525省道是进出江英镇域的唯一主干道。受客观现状影响,一到农忙时节或车流量大的重大节日时,许多企业老板在雇用货车运送货物时,宁可提高物流成本雇用小型货车运送货物,因为如果用大型货车运,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将得不偿失。
“道路的不便,不仅影响了车辆通行的安全和往外运江英农副产品的速度,也降低了外来企业到镇上的投资热情,影响镇招商引资工作,成为镇上产业经济发展的一大‘卡脖子’问题。”江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要想富,先修路。当地干部、群众期待这一“卡脖子”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多方主动协调▶▶
降低江英镇主干道道路风险
乡村道路事关群众出行安全,事关“三农”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作为乡村振兴第一期驻江英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牵头单位,阳山县纪委监委在与江英镇政府、县交通运输局积极对接、前期实地调研和充分论证基础上,便把帮扶工作的首批重要任务放在道路建设上。
2021年12月,县纪委监委以驻镇帮扶工作队的名义,牵头组织召开自帮扶工作队入驻以来第一个乡村振兴工作会议。
会议要求,各帮扶成员单位要针对江英镇梳理出来的近期目标和中期目标清单,积极认领、对接,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会议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大力降低和消除进出江英镇主干道的道路风险隐患,并把责任部门定为县交通运输局和江英镇政府,明确两个单位的责任分工,要求两个单位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会后,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多次组织相关责任部门和专业人员到实地一个点一个点了解情况和对道路进行勘察、评估,确定该路段共有10个急弯处需要拓宽,并一方面督促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实施方案,一方面由县交通运输局申请项目资金、江英镇政府做好民事协调工作。
在多方共同努力推动下,该路段急弯拓宽工程项目被列入县政府专题会议内容进行研究并经讨论通过,同时纳入县“十四五”规划。再经过项目立项、招投标等前期工作,项目于2023年春节前正式开工。
“急弯处拓宽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很大。”江英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拓宽工程完工后,群众出行更安全,更利于镇上的合作社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和运营成本。
全程跟进督促▶▶
让移动信号达到全镇覆盖
“以前村里的信号差,接个电话都要跑到屋外去,很不方便。现在好了,屋里信号满格,过年刷个视频、给亲戚打电话方便多了。”江英镇上坪村村民曾永联脸上满是喜悦。
曾永联说,几年前,上坪村的手机信号一直很弱。通信不便的问题已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也给种养业生产带来不便。
江英镇大塘坪村及一些偏远的村也出现这样的问题。几年来,这些村的村民多次向通信运营商反映过信号弱的问题,但一直没得到解决。
信息公路通畅,民心才顺畅。在县纪委监委的推动下,信号不稳定的问题被列入江英镇乡村振兴的近期工作目标,再由县纪委监委牵头组织协调中国移动阳山分公司、中国联通阳山分公司等驻镇帮扶成员单位来解决。
2021年以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多次组织通信运营商召开会议,了解增强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的情况,并多次组织他们到偏远山区村庄进行实地查看。
“大家实事求是,逐个村逐个村来解决信号弱、没信号的问题。”2022年12月13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组织通信运营商相关负责人到大坪村实地调研,要求结合群众切实需求,按照统一标准加强通信基站建设。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22年以来,帮扶成员单位中国移动阳山分公司逐步在上坪、宫花等信号弱的15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加建32个4G/5G通信基站,让移动电话信号得到增强、达到全镇覆盖,让2000多名群众受惠。
注重源头治理▶▶
解决村庄水淹问题
2022年6月,受“龙舟水”影响,阳山多地遭遇暴雨袭击,引发洪涝灾害。山下冲下来的洪水很快漫上氹坪村口,村里大部分家禽牲畜和庄稼作物未能幸免,村民损失严重。
洪水退去次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赶到江英镇,实地察看受灾情况,同时看望慰问坚守防汛一线的干部群众。
“将排洪河道内的淤泥和石头清掉,挖深河床,加固加高河堤,就可以避免每年洪水倒灌,免遭洪灾了。”村干部吕天申的一句话引起了前来调研的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注意。
过了几天,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带着江英镇政府、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和水利专家再次来到村子勘察,就吕天申提的建议进行论证。
经过几番协商,最终确定由县水利局负责解决资金问题,由村委会负责寻找施工方。资金到位后,2022年8月底入场施工,一个多月便完工,并通过验收和评估。
“村口50米长的排洪河道全部进行了疏通,河堤加高了50厘米,排洪防洪能力大大提高。”吕天申高兴地表示,这项水利工程的完工,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庄常被水淹的问题。
深调研出思路▶▶
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子
临近春节,站在西田村的旱地西洋菜种植基地边上,放眼望去,依然一片绿意。十几名村民妇女忙碌地采摘西洋菜,时而传来一阵阵欢笑声。
她们是西田村和附近村的村民,也是沃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聘请的长工,负责西田村旱地西洋菜基地的种植采收工作。
江英的旱地西洋菜因种植海拔高、水源好、菜质甜而远近闻名、供不应求,远销珠三角。近年来,旱地西洋菜因产值较高,带动村民就业致富效果明显,逐渐成为了江英镇绿色发展的一大产业。
江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22年时,江英镇的旱地西洋菜种植规模仍然不大。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多次调研江英镇产业发展时指出,要结合江英镇的实际,变耕地多为山地的劣势为优势,克服水源不足的短板,对于旱地西洋菜等适合本镇农业发展的产业,可适当扩大规模,形成连片化、规模化种植。
一年来,江英镇在县、镇和驻江英镇帮扶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思路,主动引进农业合作社,引进和发展旱地西洋菜种植技术,努力扩大旱地西洋菜种植规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如今,全镇旱地西洋菜种植规模近1000亩,年产值近5000万元。增加本村和邻村的闲置和半闲置劳动力就业岗位近400个,就业村民年均收入达1.5万元。”该负责人介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4 0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