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聚合物和溶剂在膜制备中的应用:可持续膜的发展综述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02 10:30:00 来源:MDPI开放科学

非溶剂诱导相分离 (Non-solvent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NIPS) 是最广泛使用制备聚合物膜的方法之一。然而,使用溶剂的成分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使用更环保、毒性更小的溶剂对于提高膜制造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膜孔结构和表面粗糙度会受不同溶剂/助溶剂扩散到非溶剂中的扩散速率以及蒸发时间影响。来自美国肯塔基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系的 Isabel C. Escobar 教授研究团队在 Membranes 期刊发表了相关综述。该篇综述从相分离方法、聚合物和溶剂的角度讨论了聚合物膜的发展和性能进展。除了膜制备外,作者还评估了聚合物-溶剂相互作用,并探讨了扩大绿色聚合物膜制备的方法和可行性。

膜制备

聚合物膜常见的制备方法有界面聚合和相分离法。其中相分离法包括非溶剂诱导相分离 (NIPS)、温度诱导相分离 (TIPS)、气相诱导相分离 (VIPS) 和溶剂蒸发诱导相分离 (EIPS)。其中,NIPS 可以根据需要制备不同的孔隙形态的膜 (图 1)。因此,NIPS 被认为是制造聚合物膜的主要方法,作者选择 NIPS 作为本综述讨论的主要制造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变量,并专注于研究该方法的绿色/毒性更低的聚合物和溶剂。

聚合物和溶剂在膜制备中的应用:可持续膜的发展综述

图 1. 非溶剂诱导相分离铸造工艺 (NIPS) [1]

在聚合物膜的制备中,有机溶剂已用于所有应用,而聚合物已在不同的应用中进行了研究。醋酸纤维素 (CA)、聚砜 (PSf)、聚醚砜 (PES)、聚酰胺 (PA) 和聚偏二氟乙烯 (PVDF) 等常规聚合物在微滤 (MF)、超滤 (UF)、纳滤 (NF)、反渗透 (RO) 等不同应用中进行了研究。CA 是制造 MF 的常用聚合物。PSf、PES、PVDF 通常用于制作 UF 和 MF 膜;据报道,PA 开发了用于上述所有应用的膜。

在 NIPS 中,膜制备使用的传统溶剂,包括二甲基甲酰胺 (DMF)、N-甲基-2-吡咯烷酮 (NMP)、二甲基乙酰胺 (DMAc)、二甲基亚砜 (DMSO) 和四氢呋喃 (THF),都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最近,人们研究了用于膜制造的绿色溶剂,包括乳酸甲酯、磷酸三乙酯、离子液体、有机碳酸盐、PolarClean、γ-戊内酯等。随着越来越多的绿色溶剂被开发和评估,取代传统溶剂并克服其局限性,从而减少了膜制造的危害和环境影响。

膜形貌的影响因素

聚合物膜的形态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原液中使用的聚合物和溶剂。使用 NIPS 法的优点之一是可调节的制备参数,这些参数可以影响膜的形态和性能。除了原液成分外,在相分离过程中经常调整的一个参数是流延溶液膜在非溶剂浸泡之前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称为蒸发时间或蒸发步骤。蒸发时间的增加对于具有挥发性溶剂/助溶剂的体系有影响,因为挥发性溶剂/助溶剂降低,顶部“表皮”层中的聚合物浓度增加,并在非溶剂浸泡期间充当非溶剂浴和膜层之间的电阻屏障。这种增加的阻力限制了非溶剂向膜中的扩散,并延迟了相分离过程。

衡量标准

在 NIPS 制备过程中引入新的溶剂混合物,需考虑几个因素,即汉森溶解度参数模型,原液的粘度,聚合物/溶剂/非溶剂体系的三元相图以及溶剂和非溶剂的扩散速率。这些因素有助于对系统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进行建模,并更清楚地了解相变过程。

不同的分离过程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因素。例如,高粘度的原液可能导致延迟的解混过程,而低粘度可能导致瞬时的解混过程。对于瞬时解混工艺,溶剂/非溶剂交换速度快,并形成指状结构;对于延迟混合过程,溶剂/非溶剂交换速度较慢,从而产生海绵状结构。

聚合物和溶剂在膜制备中的应用:可持续膜的发展综述

图 2. 由瞬时和延迟解混合过程形成的膜的横截面形态 [2]

除了混合物相容性的热力学方面外,主要的动力学方面之一是溶剂从原液中扩散出来,非溶剂扩散到溶液中。在相转化过程中,聚合物溶液与非溶剂之间的化学势梯度最高,溶剂与非溶剂的交换速率也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扩散速率随着浓度梯度趋于平稳而降低。

为了更全面地评估绿色成分在膜中的整合,未来的生命周期评估 (LCA)应研究与膜维护和处置/回收相关的影响,包括更广泛的绿色聚合物和溶剂,并扩展到采用考虑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生命周期思维 (LCT) 方法。

此外,最近有研究使用狭缝压铸能够在广泛的区域放大薄膜,同时保留薄膜的功能。生态制造对于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增长至关重要,环保机械和安装更环保的机械零件也将有助于减少整体碳足迹。

在膜中使用绿色聚合物将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有许多关于在聚合物膜制造中使用不同环保聚合物和溶剂的研究。虽然已经研究了大量的环保溶剂来铸造聚合物膜,但大规模研究尚未得到重视。为了在工业规模的膜制造过程中引入新的绿色溶剂,需要研究更多的铸造技术。随着有前途的解决方案不断涌现,环保溶剂将用于膜制造工艺。

[1] Dong, X.; Al-Jumaily, A.; Escobar, I.C. Investigation of the Use of a Bio-Derived Solvent for Non-Solvent-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NIPS) Fabrication of Polysulfone Membranes. Membranes 2018, 8, 23.

[2] Guillen, G.R.; Pan, Y.; Li, M.; Hoek, E.M.V.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mbranes Formed by Nonsolvent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A Review. Ind. Eng. Chem. Res. 2011, 50, 3798–3817.

原文出自 Membranes 期刊

Dong, X.; Lu, D.; Harris, T.A.L.; Escobar, I.C. Polymers and Solvents Used in Membrane Fabrication: A Review Focusing on Sustainable Membrane Development. Membranes 2021, 11, 309. DOI: 10.3390/membranes11050309

聚合物和溶剂在膜制备中的应用:可持续膜的发展综述

主编:Spas D. Kolev,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期刊主题涵盖非生物膜和生物膜科学及技术,包括膜动力学、膜的制备和表征及其在化工、环境、能源、医学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方向,也包括膜化学、物理、工程和生物学等研究领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2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药物提纯无需蒸馏    一张薄膜即可实现常温过滤
...分离,其可以显著降低能耗。然而,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聚合物膜材料,存在易被有机溶剂侵蚀、孔径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朱利平教
2023-08-01 02:16:00
科学家们创造出了具有可控手性切换特性的人工双螺旋复合物
...协同超分子系统受到广泛关注。合成的双螺旋单甲基折叠聚合物表现出可控的手性切换,有助于开发用于分子信息处理的新型人工超分子系统。资料来源:东京理科大学 Hidetoshi Ka
2024-08-15 09:45:00
...塞”凝胶。吴宥伸介绍,“分子阻塞”凝胶具有可与普通聚合物或弹性体相媲美的卓越稳定性,可储存10个月而无任何形貌或力学性能改变,并能耐受高温烘烤,保持质量和性能稳定。特别是其杨
2023-10-17 03:52:00
特种工程塑料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有哪些?
...分子材料,通常称为特种工程塑料或高性能塑料。高性能聚合物是指可在高于150℃的温度下长期使用的综合性能高的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
2023-02-01 05:00:00
科学家将合成氨稳定时间提高30倍,可用于氢能储备
...达到毫克级别。在本次研究之中,李少锋和所在团队针对溶剂对于锂介导合成氨稳定性的影响加以研究,发现了导致稳定性差的关键因素
2024-04-29 10:09:00
里程碑式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最新发现
...电信号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目前,无机压电陶瓷和压电聚合物占据了应用的主流,但它们是不可生物降解的,故这些传统压电材料制成的植入式电子器件应用于人体将面临二次手术移除的风险。因
2024-03-30 09:09:00
华盛顿大学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pcb
...其已成功开发出一种名为vPCB的新型PCB。vPCB采用类玻璃体聚合物(Vitrimer)材料,拥有与传统PCB相媲美的电气性能的同时
2024-05-01 10:20:00
吉大团队研发碳点自组装新材料,有望用于光学涂层和软体机器人
...于这些纳米粒子的表面来说,它们通常接枝着小配体或短聚合物链。对于相邻的纳米粒子来说,这些短链会导致它们之间缺乏足够的链间相互作用,以至于由纳米粒子组装的宏观材料,往往存在脆性
2024-01-15 09:53:00
为什么锂电池不安全?
...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不同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锂电池的发明者是爱迪生。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跃,因此锂金属的加工、保存和使用需要非常高的环境要求。因此,锂
2022-12-18 11:52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