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
中国汽研专家:
冒着寒暑 一年数万次测试
重庆(两江新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车路协同“车路云一体化”成果在2023年重庆智博会上发布并展示。
汽车产量第二背后的细节
研发
正是这种敢打硬仗的精气神,逐步形成了中国汽研在智能驾驶测试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3年,重庆冲到全国汽车产量第二位,在这场上下同心的努力中,研发人员的贡献功不可没。
1月17日,漫天雨雾中,重庆晨报记者来到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礼嘉的中国汽研总部基地。这里进行过无数场智能驾驶测试。
一个项目攻关的艰辛
推开智能驾驶仿真实验室的大门,专家张强正带领着一帮同事进行智能驾驶仿真测试。这位中国汽研信息智能事业部副总经理、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这两天下雨,你可能在这里找不到我,本来我们应该去大足的测试场搞实车测试。”
张强介绍,智能驾驶测试就是要在复杂多变的各种场景条件下进行充分验证,尽可能做到完善。不光是寒冷的冬季,就是40多摄氏度的三伏天,他们一样在没有任何遮挡的试验场里一待就是一整天,顶着寒冬酷暑搞测试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张强回忆起去年夏天中国汽研攻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汽车开发验证技术及装备”项目的场景。他介绍,智能网联汽车国产化整车测试验证装备关系到产业安全,之前几乎都被国外机构和公司所垄断。中国汽研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汽车开发验证技术及装备”项目。整个课题从申报与答辩,再到执行,团队付出了无数个通宵达旦的夜晚。课题立项阶段,整个团队闭关两周,基本吃住都在公司,白天开会讨论,晚上找行业专家指导,再通宵修改;项目执行阶段,为了验证产品耐温性,技术人员冒着重庆40多摄氏度的高温,在没有任何遮挡的试验场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在烈日暴晒下完成了几万次试验。正是这种敢打硬仗的精气神,逐步形成了中国汽研在智能驾驶测试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他们团队还成功申报重庆市软件重大专项“智能汽车自动化测试评价技术与软件开发”项目,为重庆本土车企提供智能驾驶仿真测试技术解决方案,并发布了《智能网联测试装备体系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
一个样板创建的凝聚
一辆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正在道路上平稳行驶,为市民提供接驳服务;智能网联公交车已主动向交通灯发出优先通行请求,节省了通行时间;造型别致的自动驾驶清扫车不时从路边驶过,仔细洒扫着路面……这样的场景,正是重庆(两江新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典型应用。
重庆(两江新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是先行先试车路协同“车路云一体化”的中国方案的样板之一,2022年由中国汽研科研团队开始自主研发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在先导区里,车联网目前覆盖里程已超过300公里,协同长安、宇通客车等车企改造车辆超过5500余辆。同时还打造了重庆市仙桃数据谷智驾社区,两项成果在2023年智博会上进行了发布,扎实推进车联网与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
张强回忆,团队刚接手两江新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这个项目时,感觉千头万绪,完全不知道该先从哪个方面着手,且无论国内还是国际都没有可参考的案例和方案。整个团队烧脑熬夜,理清思路,逐渐形成具体方案,持续推进数据平台共享化、传统汽车网联化、道路基础设施信息化。
那段时间,大家凝心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主动放弃节假日、周末所有休息日,发挥连续作战精神,边建设、边维护、边运营的车联网创新开发模式,在大家全身心地投入下,逐步形成标准化运维流程。最终,这个项目一举获得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实习生 牟琰 摄影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0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