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地外生命存在吗,这或许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答案。
自上世纪开始,科学家们就一直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地外生命的存在痕迹,虽然时至今日还一无所获,但科学家们都确信人类不可能是宇宙中的唯一生命。
如今随着我们对宇宙的不断认知,知道了宇宙是何等的浩瀚与广阔,地球不过是太阳系中一个渺小的行星,而太阳也只是银河系内的一颗恒星,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就多达2000亿颗以上,这些恒星又至少拥有一颗行星。
在我们看来银河系就如此庞大了,直径达到了10几万光年左右,但是对宇宙的大尺度来说,银河系其实也不过是宇宙的冰山一角。
根据天文学家的研究表明,目前我们所能观测的宇宙范围就长达930亿光年,其中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更是高达1万亿个以上,那么既然宇宙这么大,为什么生命却如此稀有呢?
在1960年,一位来自美国的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曾提出一个关于地外生命的公式,名为德雷克公式。
这个公式是将银河系内的恒星数量,恒星中有类地行星的比例,以及有生命进化可居住行星的比例等等数据进行相乘,然后计算银河系内出现地外生命的概率,假如我们按最小值,银河系内也必定存在地外生命,可是为何我们至今还没有发现他们?
其实从地球角度来说,生命诞生的条件是极为苛刻的,要知道一颗行星想要诞生出生命,必须要在一颗中等大小质量的恒星附近,由于恒星的质量越大其核心的热核反应越剧烈,这会导致寿命越短,往往一颗大质量恒星的寿命只有几百万-1000万年左右,这意味着如此短暂并不能拥有足够的时间演化出生命。
除了拥有适合的恒星之外,该行星还需要处于恒星的宜居带中,因为在这个范围内温度不会太低也不会太高,水能够以液态形式存在,科学家们认为液态水是生命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该行星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比如拥有大气层和磁场等屏障,这样才能有利于生命的发展和延续。而这些条件组合在一起却很难实现。除了以上这些,即便一颗行星诞生出了生命,但是在演化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很多阻碍,如伽马射线暴的袭击,小行星的撞击以及行星自身带来的灾难等待,这些都会使得生命无法延续下去。
纵观地球的演化史,地球的生物曾发生过五次大灭绝事件,无论是奥陶纪的伽马射线袭击还是白垩纪的小行星撞击,都差点使生命遭受灭顶之灾,若不是地球上的生命足够顽强,才一次次死里逃生延续到至今。
从以上可以看出,生命诞生的条件是多么的苛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1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