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满眼皆是师生情!他们互做对方“眼睛”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9-10 01: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满眼皆是师生情!他们互做对方“眼睛”

六旬教授眼疾严重仍坚持授课帮学生“开眼界”,学生纷纷为老师“辨古籍”

“刘老师,这是我收集整理的康熙三年《扬州府志》挖补本,已放大复印,寄您选用。”教师节前夕,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刘建臻教授收到一份礼物,这是毕业学生寄来的古籍资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昨天采访获悉,年已六旬的刘建臻是我国知名的清史研究专家,因长期伏案研读古籍,患了严重眼疾,视力逐年下降,不能长时间见光,但依然坚守教学科研一线,拿放大镜阅览古籍,戴墨镜制作课件,课堂上流着眼泪板书教学。被感动的学生们或参与课件制作,或助力抄录古籍。老师帮学生开眼看世界,学生帮老师分辨光影,十多年来,互做对方的“眼睛”。

通讯员 张运 俊伟 怡雯 玉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目中无人”完成千万字巨著

泛黄的古卷、幽暗的灯光、堆积成山的著作……走进刘建臻教授的书斋,仿佛进入了一座博物馆。40余年来,他啃读大量历史典籍,累计完成了近千万字创作。

《焦循全集》是刘建臻辛劳20年的力作,是一项汇集扬州学派核心人物焦循著述的艰巨工程。为了整理含有22个稿抄本、640余万字的作品,刘建臻跑了北京、上海、南京、长沙等地,收集整理散藏在各地图书馆的珍贵资料。最终,这部作品荣获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华东古籍优秀图书特等奖。

为吃透资料,刘建臻大半生时间都奔走在图书馆和档案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式电脑,屏幕还会一闪一闪的,很难分辨古籍上的文字。害怕出错,一本古籍我会反反复复对着电脑核对好几次。”经年累月盯着电脑屏幕,对他的眼睛造成了极大伤害。最近十多年,刘建臻的眼睛已经模糊到看不清对面走过来的人,待在强光下超过10分钟就会泪流不止。

“我现在走路的时候经常低着头。”眼睛患病后,刘建臻生怕遇见路上和他打招呼的朋友和师生,担心被大家说成“目中无人”。

三件宝:眼镜、墨镜、放大镜

9月初刚开学,刘建臻的讲课已然开始。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和隶书,他常常一黑板一黑板地工整书写出来。因为独具魅力,他的课常常一座难求。

“刘老师讲课动人心弦,关键处抑扬顿挫,平实处娓娓道来,有时笑容可掬,有时痛快淋漓,想走神都不行。”档案专业学生余扬帆告诉记者,刘老师授课虽然有课件,但他更多是对着课件扩展延伸、旁征博引。最常见的就是整面整面的黑板上写着关键词,画出示意图,一笔一画极为认真,字字见风骨。”

近年来,随着年龄增长,刘建臻的眼睛问题越发严重,家人朋友都劝他离开讲台,可刘建臻舍不得。他的口袋里经常揣着眼镜、墨镜和放大镜“三件宝”,平时备着眼镜,用电脑时戴上墨镜,研读古籍时又拿起放大镜。

虽然困难重重,但刘建臻的教学质量一直没有降低过。只要一到课堂,他便青春焕发、活力十足。疫情期间,大部分课程需要在线完成,患有眼疾的刘建臻要盯着屏幕看,异常痛苦,但他婉拒了学院“停课邀约”,坚持线上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屏幕看久了,他常常在课间的时候,用冰袋敷眼缓解痛苦,甚至在医院治疗眼疾期间,仍坚持审阅学生的论文并指导学生学业。

抄录勘误,学生们成他“眼睛”

“刘老师,这个课件我们给您插入图片。”“刘老师,我们把您的古籍图片放大复印了。”如今,刘建臻的身边总围绕着这样心疼老师的学生。很多学生劝他尽量在课上不用电子课件。但刘建臻认为,电子课件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不能让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吃亏”。

刘建臻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同学,大家自发参与到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来。一开始,是他的研究生,后来是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大家就像刘建臻的“另一双眼睛”。不少古籍特别是缩印的文本,字迹很小,学生们会主动帮忙分辨、抄录,一一勘误。

“整理材料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学习提升的过程。”学院老师陶金沙介绍说,更难得的是,不少毕业的学生会将工作中收集到的古籍资料寄给刘建臻。他们会惦记着寻找字迹放大、图片清晰的古籍材料,每每遇到就立刻寄送给老师。不久前,刘建臻正在整理的康熙三年《扬州府志》,有多个不同的挖补本就是由毕业生寄来的。

“一届届的年轻人像一颗颗种子。未来他们将会是中坚力量。”刘建臻说,他当前最重要的任务除了开展古籍整理研究外,就是努力让更多的古籍走入大众的视野。

记者采访获悉,近十年来,有近300余名学生接力成为刘建臻的“眼睛”。刘建臻的抽屉里有个小本子,记录着每一个帮助过他的学生。现实中,老师帮学生开眼看世界,学生帮老师分辨光影,他们相互照亮,爱与被爱水乳交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满眼黄沙披上点点绿装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红领巾”治理荒漠综合实践让满眼黄沙披上点点绿装□本报记者 刘志贤柔软的沙坡上,一个个“红领巾”一字排开,有序传递着沙柳、纱网沙障、石头沙障等物资……这是鄂
2023-07-11 04:45:00
...传播作出更大贡献。”据悉,中央民族大学还将组织全校师生赴展馆开展实地参观学习,并邀请首都高校新生前往参观。
2023-09-17 21:14:00
古籍修复师许彤:11人两辈子也修复不完重图古籍 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
...场还设置了多个传统文化体验区。在馆藏章复刻打卡区,师生们可以使用复刻的木质馆藏章、书法印章等文创用品,在书香墨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非遗漆扇制作体验区则吸引了众多同学,
2024-04-21 18:15:00
品古典之美,飨文化盛筵,守经典文献 践使命担当
...泓江书院教师陈欢及部分泓江书院学生参加。活动伊始,师生开启了一段探寻古籍魅力的旅程,在蒋雨的带领下集体学习了古籍基础知识,通过品鉴古典文献,领略了经史子集的深厚底蕴,在传承中
2024-04-21 12:38:00
金陵科技学院:在助力遗产保护中传承南京城市文脉
...术的当代保护十分必要。在历时3年的过程中,人文学院师生团队累计搜集到533件纸质文献、258件音像出版物与电子文献、433件实物文献,涵盖琴谱、琴论、老照片等珍贵资料,同时聚
2025-07-04 13:55:00
全环境立德树人| 莱州市开展“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
...感受到文字背后古人圣贤辛苦的追索,古籍的魅力让参与师生震撼不已,更对古人敬惜字纸、崇尚知识的精神感慨不已。通过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学生们近距离了解了古籍,感受了一次沉浸式文化体
2023-08-25 09:36:00
...天津图书馆将持续推进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 引导师生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2024-06-01 05:17:00
视频 | 大学与博物馆“双向奔赴” 医学生秒变“文物小医生”
...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办的《丹函萃蕴》展览,集中向师生展示中国古代书籍载体、书刻技术和书信形式的发展变化。同学们学习古籍修复基础知识。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据了解,重庆医科大
2023-11-29 19:55:00
山东省“古籍保护进校园”活动走进曲阜师范大学
...书馆馆长王东波、历史文化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的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活动。(稿件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文/曹亚新)
2024-06-19 16:2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垦利实验中学举行2025秋季开学典礼
9月1日上午,垦利实验中学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如期举行,全体师生及家长代表齐聚校园,共同开启新学期的崭新篇章。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升国旗
2025-09-02 09:11:00
萌娃入园绽笑颜 快乐成长再启航 广饶县大王镇实验幼儿园开学第一天活动纪实
大众网记者 孙淑娟 通讯员 温春燕 刘敏 东营报道金秋送爽,伴随着晨光与欢笑声,广饶县大王镇实验幼儿园正式迎来开学第一天
2025-09-02 09:14:00
大众网记者 商永恒 东营报道9月1日清晨,垦利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门前渐次热闹起来。红毯铺就、拱门矗立,学生们背着书包有序入校
2025-09-02 09:16:00
九月的风拂过校园仿佛听见您走来的沉稳步履二十载光阴未曾模糊您亲切高大的身姿多少温暖的记忆珍藏在我们心头多少难忘的场景镌刻在黄科大光辉史册里一路凯歌高奏捷报频传的黄科大是胡大白董事
2025-09-02 11:12:00
喻新安|杨钟瑶:中国第一所民办高校的总设计师
杨钟瑶:中国第一所民办高校的总设计师——纪念杨钟瑶先生逝世20周年今天,2025年9月1日,是中国第一所民办高校——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人之一
2025-09-02 11:12:00
光阴流转,时序变迁,黄河科技学院的总设计师杨钟瑶先生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年了,这位中国民办教育的拓荒者,用一生诠释了“黄钟大吕
2025-09-02 11:12:00
以孩子们的方式讲好故事,航天四小高燃“开学第一课”将“六爱”具象化
“航天主题报告的小实验好神奇!”“交警人偶能和我握握手吗?”……9月1日上午,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的报告厅内,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把新学期的热闹直接拉满——一堂藏着“六爱”惊喜
2025-09-02 14:01:00
荆楚开学联播丨开学了 官小学子以英雄故事点燃担当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王雪 张雨涵)9月1日上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官士墩小学全体师生齐聚校园,以“铭记历史砺担当 薪火相传向未来”为主题
2025-09-02 15:01:00
荆楚开学联播 | 开学思政课,武昌学子开学远观山海 如愿以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张煜、熊一丞 实习生李彤)“我们胜利了吗?”“我们胜利了!”伴着清澈纯真的童声
2025-09-02 15:02:00
西咸新区这所新建校开学啦 小学生座椅能秒变“午休小床”
9月1日,西安又一所新学校投入使用——西咸新区泾河第八学校正式开学,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快来看看这所学校长啥样
2025-09-02 15:05:00
“数”领潮向 “蝶变”筑梦打造高校“一站式”学生智慧社区新范式
鲁网9月2日讯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构筑成“三全育人”前沿阵地,创建面向全校学生
2025-09-02 15:24: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白应婵 策划整理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2025-09-02 16:16:00
大河网讯 “汉服迎新使者”、茶道礼射体验区、我的汉服入学式”挑战赛……8月31日,2025级新生开学报到现场变身"古风穿越现场"
2025-09-02 17:49:00
共享无人机亮相这所大学迎新现场!扫码3秒可借!
迎新季的校园里,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校物联网与智能控制学院引入的共享无人机,为新生们带来了别样的“开学礼”。据悉,以往新生想定格校园全景需拼接角度
2025-09-02 17:58:00
一家三代四位石大人!她与妈妈还是同专业,连班级代号都一样!
今年夏天,当王斯薇收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与石大的缘分便悄然延续。据了解,王斯薇的爷爷1978年到学校任教
2025-09-02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