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公众考古首日,小学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体验考古。本报记者 朱忠鹤 摄
本报讯 记者朱忠鹤报道 8月10日上午,沈阳市首批22名考古志愿者从相关人员手中接过聘书,正式“上岗”,这也是我省考古领域首批志愿者。
作为“文明探源 考古沈阳——2023年度沈阳公众考古活动季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中的一部分内容,沈阳考古志愿者的选聘工作始于今年3月份。经报名、面试等环节,共有22名来自社会各界喜欢考古事业的志愿者脱颖而出。据介绍,22名志愿者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具有较高学历。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丛丽莉表示,这些志愿者主要参与公众考古志愿服务,在今后公众考古活动中,他们将发挥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更多普通公众服务。同时,志愿者还将参加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的各项培训,通过对专业考古知识的学习,为更多人提供考古科普服务。
来自沈阳市轻工艺术学校服装专业的教师金丹成为沈阳市首批考古志愿者。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服装专业教师,她在向学生教授中国服装史的时候,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对服饰有着重要影响。平日也喜欢去博物馆参观的她无意中获知沈阳招募考古志愿者,于是她积极报名参与,并经多轮考核后成功入选。“今后,我将把在考古活动中所学直接应用到服装专业教学中,让学生们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无穷魅力。”金丹说。
记者在沈阳市公众考古季首场活动现场看到,身着深绿色马甲的考古志愿者上岗首日即已开始工作。引领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到达指定区域、协调现场嘉宾、协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现场教学……忙碌在一线的志愿者赢得不少市民赞誉。
一位现场参与活动的市民告诉记者,有了志愿者的引领,让首场体验更加有序、高效,参与者可以按照步骤有序操作。从志愿者手里接过探铲,另一位市民也不住地给志愿者服务点赞,“大家可以腾出更多宝贵时间参与体验活动中,也能真正感受考古工作的不容易。”
据了解,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后还将继续招募考古志愿者,吸引更多热爱历史与考古的大众参与其中。
沈阳市此举是创新公众考古模式,大力推动考古工作更好地融入人民群众生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09: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