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进入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近日,寒潮“侵袭”我国大部地区,一些地方气温骤降,开启“速冻”模式。
进入供暖季,作为我国能源供应中的“压舱石”和“稳定器”,煤炭生产、储备、运输情况如何?可否满足老百姓的用电用暖用气需求?
人民网《财米油盐》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了解到,今年1-10月,全国规上原煤产量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10月份,各主要产煤省份日均产量达到1328万吨。在进口方面,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煤炭3.89亿吨,同比增长11.9%。
不仅煤炭生产“量大质优”,煤炭储存也“底气十足”。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火电厂存煤约2.1亿吨,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足够连续发电37天;重点煤炭企业存煤6900万吨,同比增长3.7%。
今年4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计划建设一批产能储备煤矿,用以应对国际能源市场波动、恶劣天气多发、供需形势急剧变化等极端情形,从而更好发挥煤炭在能源供应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与此同时,煤炭运输“动力向‘新’”,马力十足。为保障供暖用煤运输,铁路部门增加运煤专列,加大万吨大列的使用频率,让煤炭快速抵达各地,解决燃“煤”之急。
进入11月份以来,内蒙古中西部铁路日均发运煤炭50.2万吨,同比增长超40%。为了方便当地取货,新疆库尔勒铁路物流中心在阿克苏、喀什、和田、若羌等9个车站开设了“暖心煤”到达业务,列车抵达这9个车站后,卸下部分煤炭,第一时间运到农户手里,保障当地各族群众过冬用煤。
科技赋能也为煤炭运输按下了“加速键”。在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黄骅港,借助全流程协同智能化系统,“路港航”可实现无缝衔接。煤炭从完成接卸到上船,整个过程不超90分钟。通过自动化设备协同作业,一小时可装船5500吨煤炭,5万吨级的货船不到14小时即可满载起航。
近年来,我国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煤炭行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尤其是今年以来,随着煤炭优质产能不断释放,煤炭清洁利用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一项项数据,无不凸显出我国煤炭行业逐“新”向“绿”的高质量发展态势。煤炭,在为千家万户的温暖“小日子”保驾护航的同时,也正在转型升级的大潮中持续释放“大能量”。
总策划:孙海峰
制片人:章斐然 谢婷
监制:吕骞
策划:申佳平 李佳
文字:方经纶 实习生杨菁菁
摄像:史新培
剪辑:石雪
设计:林珊珊
包装:赵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30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