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晴雨预报准九成,暴雨预报仍是挑战 解码天气预报的准与难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8-16 17:46: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民星

天空被阴云笼罩,密集的雨滴迅速砸了下来。济南市天桥区的山东省气象台八楼值班室内,预报员指尖在鼠标上迅速滑动,不断调取雷达、云图、自动站、数值预报产品等各种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研判,紧接着一个个暴雨、强对流、大风等预警信息从这里发出,层层传递,为防汛指挥决策和公众安全出行提供参考。

今年入汛以来(截至8月15日),山东已发布2776次预警,从暴雨到雷电,从台风到冰雹,每一次预警的背后,都是预报员24小时连轴转的坚守。记者走进山东省气象台,了解气象一线的防汛日常,深入探索气象预报背后的奥秘。

连轴转是常态

汛期以来已发布预警信息2776次

一个狭长的办公桌,3个电脑显示屏左右依次排列,屏幕里天气综合分析平台的数值,随着雷达监测不断变动……这是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成芳每天坚守的“阵地”,也是各种预报预警信息发出的“源头”。

晴雨预报准九成,暴雨预报仍是挑战 解码天气预报的准与难

“监测天气不仅要实时关注雷达、云图、自动站、风、降雨量等实况信息,还要综合数值预报模式分析未来天气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更新预报信息。”杨成芳表示,汛期更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紧盯12小时以内可能出现的强天气。重要天气过程则需要提前一周开始关注,逐步发布中期预报、短期预报、重要天气预报、预警等,开展递进式天气预报服务,直至整个过程结束。

梳理预报员一天的工作,节点明确,紧张有序。早上6点发布第一次短期预报,8点全国天气会商,10点全省天气会商,11点发布第二次短期预报,16点第三次短期预报。遭遇台风、强降雨等重要天气过程时,不仅要加密内部会商,还会联动防汛、应急、电力等部门会商,快速频繁发出山洪、地质灾害等各种预报预警,以及来应对自各方的预报服务需求。

今年7月下旬以来,山东接连遭遇多次强降雨天气。彼时的省气象台值班室灯火通明,预报员们24小时轮班值守,值班首席、领导更是连续在岗,紧盯雷达回波和各种气象资料,一旦发现某地降水量超预期值,立即组织会商,必要时启动“叫应机制”,向上级汇报,协调各部门联动应对。

“天气预报是一年365天不间断的,连轴转是预报员工作的常态。”杨成芳表示,省气象台承担着全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和气象服务等职责,为政府防灾救灾决策和公众防灾避险筑起第一道安全防线。

数据显示,今年汛期以来,全省(省、市、县)共发布了预警信息2776次,其中暴雨758次,冰雹23次,台风36次,大风56次,雷电1058次,海上大风16次,雷雨大风824次,强对流5次。

晴雨预报准确率达90%

构建起地空天一体化综合监测网络

8月14日,山东省气象台发布了新一轮的大范围降雨天气预报,对整个降雨过程的范围、雨量、强度等进行了预测。与此前发布的数千条预警一样,这些看似简单的天气预警信息背后,都蕴含着复杂的气象科学原理。

晴雨预报准九成,暴雨预报仍是挑战 解码天气预报的准与难

“现代天气预报依据的一个重要科技就是数值预报模式。”杨成芳表示,可以理解成一组数学方程式。气象学家们把大气运动规律总结成一组复杂的、相互耦合的方程式,如流体力学、热力学方程等,通过超级计算机求近似数值解,即数值预报。根据数值预报模型,对未来天气进行推演、预测。

不过,数值预报给出的结论只是天气系统的大致发展趋势,比如大范围降雨即将发生、台风的大致动向等。由于数值预报有初始场误差、模式误差和混沌性等,并且各家数值模式会有不同,杨成芳表示,预报员还需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对数值预报和天气实况监测,并结合自己的预报经验等进行综合研判,最终得出预报结论,也就是大家看到的天气预报。

作为从业32年的资深预报专家,杨成芳亲历了气象预报技术的时代变迁——从最初依靠纸质天气图手工分析,到如今实时调取数字气象资料的革命性跨越。

“从未来三天预报到十天预报,天气预报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杨成芳表示,十四五期间,山东建立了从灾害天气实况监测、短临预报、短期预报到月季年天气预测的无缝隙数字预报业务体系,1-10天数字预报空间分辨率达5公里,降水、温度等主要天气要素预报质量稳居全国前列。2024年山东晴雨预报的准确率提升到90%,意味着每10次预报中,有9次能够精准命中晴雨变化。

这些精准预报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山东日益完善的气象观测网络支撑。目前,山东拥有1个国家大气本底站、1个国家气候观象台、421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870个省级地面气象观测站、3个高空观测站、1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19部X波段天气雷达、3套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18部风廓线雷达、4个卫星地面接收站、1个空间天气站,共同构建起地空天一体化的综合监测网络,实时捕捉天气动态,精准获取气象数据。

暴雨预报准确率20%

局地强天气仍是预报难点

天气预报是一门与“天”较量的科学,但很多时候“天意难测”,常让人遭遇“暴雨变毛毛雨”的尴尬与无奈。

“短时暴雨、强对流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预报难度远超高温、寒潮等大尺度系统,准确率也远低于晴雨预报。”杨成芳表示,2024年山东暴雨预报的准确率为20%。可以说,天气越强,预报准确率越低,尤其是分散性的暴雨是很难精准预报的。

晴雨预报准九成,暴雨预报仍是挑战 解码天气预报的准与难

在天气预报中,相信大家都常见到一个词“局地”,它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明确地点,却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预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达到的极端性,常与小范围暴雨和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龙卷等强对流天气联系在一起。

“以目前的天气预报技术水平,往往只能提前1到3天预报局地强天气可能出现的大致范围,还不能大提前量预知其发生的准确位置和强度,只能临近监测预警。”在她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当前人类对于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依然不够,仍需继续提高。其次,现有观测资料有限,观测设备在部分地区布设,尚未实现全域精密覆盖。再者,中小尺度天气范围小、生消速度快,客观存在预报难度,就好像是大网捞小鱼,很难实现定时定点定量的精准预报。

“历史上任何一次天气过程没有完全一样的,天气预报就是基于过去的规律认知,对未来进行预测,本身就是概率科学,不可能做到100%准确。”杨成芳表示,天气预报是一门科学,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现有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不断逼近天气变化的真实轨迹,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最大可能的确定性。

她表示,气象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提升预报准确率。未来仍需持续完善气象观测网络、深化灾害性天气机理研究,并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多维度创新不断提升预报精准度,才能让天气预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7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千里眼顺风耳:短时天气预报预警利器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千里眼顺风耳:短时天气预报预警利器国内最先进天气雷达在汉竣工验收汉夏八分山山顶的雷达塔楼成为武汉城市新地标。长江日报记者刘斌摄 扫码看视频□ 长江日报记者王慧
2023-12-08 05:08:00
刘澜波 甘于奉献的气象人
...报业务应用,解决预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带领团队在天气预报关键核心技术上开展科技攻关,围绕“把天气预报做得更准”这一核心目标,与团队系统梳理制约灾害性、高影响性和极端性天气预
2024-05-30 20:31:00
2024年端午十大热门出游地晴雨表来了
...道;但在南昌,6月8日及10日或有雷雨,公众需关注临近天气预报,如遇雷电天气,及时调整出行计划。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民间庆祝活动丰富多样,但此时节,随着气温走高、雨水增
2024-06-05 19:49:00
...一出去身上就黏糊糊的。”市民张先生也有疑问:“最近天气预报报的都是34-35℃,但我自己感觉接近40℃,有一天午后在地面测量,地表达到50℃,为啥比天气预报高这么多?”对于市
2025-07-08 20:27:00
...作会议上获悉,甘肃省气象部门成功打造集约化智能网格预报新业态,完成“省市县智能网格预报一体化平台”云原生改造,建立覆盖全省的智能网格“云+端”新型业务技术体制,开展省市协同的
2024-03-01 07:22:00
...来,内蒙古气象部门聚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气象监测、预报、数据保障等核心业务能力不断夯实,人才支撑能力不断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显著。在气象监测领域,全区4部X波段天气
2024-01-19 20:31:00
到2025年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河南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附图解)
...部S波段和7部X波段天气雷达的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网。全省天气预报实现从传统城镇站点预报向网格预报的转变,建成精细到5公里的智能网格预报系统。“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
2023-08-31 08:35:00
春运北上的朋友们注意了!最冷时段可能出现在1月下旬
...要有5次冷空气过程最冷时段可能出现在1月下旬广东春节天气预报2023年春运期间(1月7日至2月15日),广东冷空气活动较频繁,同时暖空气开始活跃,冷暖空气常在华南交绥,冷暖变
2023-01-09 20:51:00
...新苗课堂上首席预报员曾逸芳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围绕天气预报怎么制作、人工增雨、防雷安全等知识进行科普宣传。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浅出的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科
2024-03-26 15:31: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绥阳县大楠村:“冬养春种”巧衔接 循环农业“链”就致富路
多彩贵州网讯 时值寒冬,农事渐歇,但在绥阳县郑场镇大楠村的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里,展现出一番“农忙”景象。村民们一改往日“猫冬”的习惯
2025-11-14 20:34:00
鲁网11月14日讯清晨时分,拆老试验室的铲车贴着墙面低语,机器的响动沉甸甸的,就在这声音间隙中,几声细细弱弱的啾鸣,传进中交一航局二公司预制分公司试验员卢伟的耳朵里
2025-11-14 21:08:00
“吉林一号”卫星新闻|万米高空俯瞰四川阿坝红旗特大桥垮塌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境内的红旗特大桥引桥垮塌事件引发广泛关注。13日,吉林一号高分03D53星过境四川阿坝拍摄到了一组高清图像
2025-11-14 22:03:00
务川:百合栽种忙 特色促增收
多彩贵州网讯“这个百合种就有6个芽孢,一个芽孢是一个整体,像这样掰开,按在土里面,间距大概就是5至6公分左右。”初冬时节
2025-11-14 22:12:00
中国有约|当国际目光遇见“不朽”的山西文明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孙宇佳)在山西的省会太原,汾河穿城而过,滋养出这座城市的千年底蕴。作为“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的古都
2025-11-14 23:28:00
秋日,贵州赐予了我一场真正的奇迹——秋天整个改头换面,沉溺于灿烂的金色之中。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银杏,它们此刻正处于最美的巅峰
2025-11-15 03:09:00
中国网11月14日讯(记者 张艳玲)记者从水利部获悉,11月13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向黔江投放10种鱼苗
2025-11-14 10: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从“煤渣湖”到“网红打卡地”,淮北这片水域如此逆袭
大皖新闻讯 清晨的湖面薄雾如纱,7300亩水域静谧如镜,白鹭掠过水面,野鸭成群游弋,远处传来清脆的鸟鸣。然而谁能想到,这片生机盎然的湿地
2025-11-14 10:53:00
绩溪:珍稀昆虫云集,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地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绩溪县生态环境分局了解到,绩溪县近期完成的陆生昆虫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取得显著成果
2025-11-14 10:55:00
“林中仙子”白颈长尾雉频现绩溪山林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绩溪县生态环境分局了解到,近日,绩溪县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团队在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中多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的活动
2025-11-14 10:55:00
摄制|马英杰 郭宝强初冬时节,一批丹顶鹤翩然降临唐山旅游岛。它们在金色沙滩上悠然踱步,或低头觅食,或梳理翎羽,画面灵动和谐
2025-11-13 18:05:00
读城 | 这份“拒霜之美” 藏着福州独有的秋冬温柔
立冬过后,台风携雨浸润榕城。说到福州11月的繁花,多数人会想到西湖公园菊展的上千种的品种菊。但藏在市区街巷里的木芙蓉,正以别样浪漫装点着福州
2025-11-13 20:24:00
凤冈:深山银杏披“金甲” 正是最美赏景时
多彩贵州网讯 11月12日,笔者在遵义市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古银杏群落所在地响水岩看到,一棵棵数百年、上千年的古银杏树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
2025-11-13 21:31:00
难得!吉林白城观测到清晰极光,未来仍有机会邂逅
不用飞北欧在吉林就能追“光”11月12日晚吉林白城夜空的绚烂极光被多位摄影师捕捉红色、绿色光影交织舞动宛如整个宇宙都在为你闪耀(来源 吉林发布)这波罕见极光源于11月10日的太阳爆发活动
2025-11-13 21:56: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安徽宣城:在城市中邂逅泰兰德时光
大皖新闻讯 不必签证机票,无需整理行囊。在宣城,有一处充满泰国风情的景点,被誉为“皖南小清迈”。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南线采访团来到宣城
2025-11-13 2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