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投资超2000万元的育秧“神器”投用
“五一”假期“不打烊”育秧10万盘
本报讯(记者 杨友艺 恽鹏飞 储普查)“这个劳动节,我们人休机不停,力争育秧10万盘,为5月中旬的芜湖大米种植做好保障!”4月30日,繁昌区平铺镇宏庆米业负责人曹晶晶依旧奔忙在育秧现场。当天,作为我市乃至全省技术领先的数字化育秧平台,投资约2100万元的芜湖宏庆数字育秧中心正式运行。
从播种催芽、育秧循环架立体育秧,再到自动化吊喷、智能化温控、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施肥……在这里,水稻育秧就像是工厂的流水线一样流畅高效。一块育秧盘坐上“流水线”后,先是播种催芽,再坐上“小火车”直通立体育秧架循环育秧。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十几天后,一粒种子便是一棵绿苗。
得益于物联网和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曹晶晶和他的农友们告别了田间地头的辛勤劳作,只需坐在办公室里轻点鼠标,或是随时随地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远程控制育秧中心内的水肥、温度、湿度等,从而实现精准化育秧。曹晶晶说:“清明谷雨,原本是农民最忙的时候。田间播种育秧至少需要7—8个熟练工人,1小时只能生产800盘。而在数字育秧中心里,1—2个人1小时生产2000盘,一天就能生产2万盘左右,一年的工作量至少能满足3万亩芜湖大米的育秧需求。”
中心内,一排排育秧循环架上已经齐刷刷冒出约一拃长的绿苗。曹晶晶说,这个时节,天气多变,有了育秧中心可就不再“看天吃饭”了。育秧循环架24小时连轴转,在物联网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加持下,夜间人工补光,数字化平台动态控水、控温,自动育秧、不眠不休。由于精准的水肥和温度控制,在这里出芽成功率从传统的60%上升到90%以上,一次育秧不超过20天,一台育秧循环架一次就能满足120亩水稻种植需求。单位土地产出更多,速度更快,秧苗更壮。
记者了解到,“五一”期间数字育秧中心将开启“全天候”育秧模式,为今年该镇3万亩智慧芜湖大米种植保有量提供有力支撑。
从一颗种子到一株绿苗,再到一粒芜湖大米,目前智慧芜湖大米品牌水稻从播种、育秧到种植、收割已全面走进“智慧农业”时代,新质生产力正在不断赋能芜湖农业现代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