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投资超2000万元的育秧“神器”投用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01 02: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投资超2000万元的育秧“神器”投用

“五一”假期“不打烊”育秧10万盘

本报讯(记者 杨友艺 恽鹏飞 储普查)“这个劳动节,我们人休机不停,力争育秧10万盘,为5月中旬的芜湖大米种植做好保障!”4月30日,繁昌区平铺镇宏庆米业负责人曹晶晶依旧奔忙在育秧现场。当天,作为我市乃至全省技术领先的数字化育秧平台,投资约2100万元的芜湖宏庆数字育秧中心正式运行。

从播种催芽、育秧循环架立体育秧,再到自动化吊喷、智能化温控、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施肥……在这里,水稻育秧就像是工厂的流水线一样流畅高效。一块育秧盘坐上“流水线”后,先是播种催芽,再坐上“小火车”直通立体育秧架循环育秧。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十几天后,一粒种子便是一棵绿苗。

得益于物联网和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曹晶晶和他的农友们告别了田间地头的辛勤劳作,只需坐在办公室里轻点鼠标,或是随时随地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远程控制育秧中心内的水肥、温度、湿度等,从而实现精准化育秧。曹晶晶说:“清明谷雨,原本是农民最忙的时候。田间播种育秧至少需要7—8个熟练工人,1小时只能生产800盘。而在数字育秧中心里,1—2个人1小时生产2000盘,一天就能生产2万盘左右,一年的工作量至少能满足3万亩芜湖大米的育秧需求。”

中心内,一排排育秧循环架上已经齐刷刷冒出约一拃长的绿苗。曹晶晶说,这个时节,天气多变,有了育秧中心可就不再“看天吃饭”了。育秧循环架24小时连轴转,在物联网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加持下,夜间人工补光,数字化平台动态控水、控温,自动育秧、不眠不休。由于精准的水肥和温度控制,在这里出芽成功率从传统的60%上升到90%以上,一次育秧不超过20天,一台育秧循环架一次就能满足120亩水稻种植需求。单位土地产出更多,速度更快,秧苗更壮。

记者了解到,“五一”期间数字育秧中心将开启“全天候”育秧模式,为今年该镇3万亩智慧芜湖大米种植保有量提供有力支撑。

从一颗种子到一株绿苗,再到一粒芜湖大米,目前智慧芜湖大米品牌水稻从播种、育秧到种植、收割已全面走进“智慧农业”时代,新质生产力正在不断赋能芜湖农业现代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徽芜湖:数字化育秧助力农业生产
...民网2024年5月2日,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宏庆数字育秧中心智能温室里,工作人员在循环式育秧机上查看水稻秧苗生长情况。2024年5月2日,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宏庆
2024-05-02 21:22:00
芜湖繁昌:秧苗住上“精装房”
...摄人民网芜湖4月16日电 (记者汪瑞华、张俊)谷雨近,育秧忙。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的宏庆育秧中心,四代务农的曹晶晶,怎么也想不到,育秧也赶上了好时候,“不再看天说话,全
2025-04-16 10:50:00
安徽肥西:清明时节育秧忙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农户正在查看育秧大棚内秧苗的长势。陈家乐 摄农户正在给育秧大棚通风(无人机照片)。陈家乐 摄 农户正在给露天秧苗喷施水肥(无人机照片)。陈家乐 摄农户正在给
2024-04-05 20:46:00
祖孙三代的“田园梦”
...苗品质也不好。”见到曹仁宏的时候,他正在自家再生稻育秧中心里指导几名员工摆放秧盘,这个坐落于平铺镇的再生稻育秧中心占地20余亩,通过机械化改造后,该中心可实现红光加热、自动化
2024-05-13 01:23:00
今年种田更省心省力
...观察 刘作鹏 摄彭山区数智水稻示范基地内的循环式智能育秧机。 翁光建 摄(C视觉)春耕正当时,不负好时光。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无人驾驶“神器”来回穿梭,成为春耕犁地主力军;在智
2024-04-03 05:00:00
...田间地头一派早春“开门红”的忙碌景象。“水稻工厂化育秧,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增产高效。”2月19日,走进江西省永修县三溪桥镇旭光村工厂化水稻
2024-02-20 18:16:00
全程自动化,浦口有条“聪明”的育秧流水线
...五,成本降低百分之十全程自动化,浦口有条“聪明”的育秧流水线本报讯 (盛文虎 高金军) 自动化设备自主完成摆盘、铺土、投种、覆土等步骤;码垛好的秧盘在催芽室经过72小时的暗化
2024-05-20 04:42:00
六安金安:吹着空调把田种 秧苗住进“小高层”
...坐“电梯”轮流到厂房顶部晒太阳。坐在基地空调房里,育秧基地负责人高宗奇拿出手机,轻轻一点,不出30秒,育秧基地顶部遮阳棚就关上一半,两侧水帘同时喷出细密的水珠给秧苗补水降温,
2024-06-30 10:58:00
秧盘上轨道 育秧效率高
...……这样的画面,出现在资阳区迎风桥镇邹家桥村数字化育秧育苗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里。4月18日,基地负责人徐智勇一早便守在基地内。今天基地要为左家仑村的种粮大户提供240亩秧苗,早
2024-04-21 08:4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烟台联通圆满完成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通信保障工作
9月14日,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正式鸣枪开跑,近5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步爱好者齐聚莱州,以奔跑感受城市风貌,用激情点燃赛事氛围
2025-09-17 08:06:00
手握101项专利,曜灵时代以创新引擎驱动临沂新能源产业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作为临沂新能源产业链的代表企业,曜灵时代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和突破科学技术。目前,集团下设多个核心全资子公司
2025-09-17 08:08: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焦娇李妍妍)9月15日,全国首个市级场景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场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记者获悉
2025-09-17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实验室档案】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京市科技局、东南大学和鼓楼区于2022年8月开始合作共建
2025-09-17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当《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魔法道具“隐身斗篷”有可能从银幕走向现实,如何为这种前沿科研保驾护航
2025-09-17 07:4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9月正值开学季,各大高校相继迎来新生报到。运满满司机申英良将刚刚收到的“云程奖学金”交到小儿子申宝凯手中——今年
2025-09-17 07:46:00
鹭江观察 | 人工智能+ 厦门加出了什么?
客商体验厦门绽优科技的AI+VR产品。厦门美图大楼展厅演示AI产品。(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2024年,厦门位列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前10●截至去年底
2025-09-16 08:18:00
德资企业威卡荣获2025“大苏州雇主品牌一等奖”及“最具发展潜力奖”
9月12日,2025 "大苏州雇主品牌大赛" 颁奖盛典在苏州广电总台落幕。德资企业威卡中国凭借卓越的雇主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突出的商业表现
2025-09-16 08:34:00
记者走基层|“邯郸造”掘进钻车 北极圈矿场上岗
9月15日,河北宏远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内,技术人员对智能掘进钻车进行出厂前调试。河北日报记者 陈正摄“臂展伸缩正常
2025-09-16 08:52:00
近期,预制菜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各方讨论背后,是消费者对于知情权的关切以及对提高餐饮质量的诉求。这场讨论也促使餐饮从业者思考
2025-09-16 09:02:00
穿警服直播带货引争议,“嘎子哥”道歉,云南警方已介入
近日,辽宁的李先生向记者反映称,他在观看“嘎子谢孟伟”的直播时发现,其身着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带货,于是向事发地所属的云南警方报了警
2025-09-16 10:08:00
从便捷化到多功能 户外的“家”正重塑露营体验
本报记者 赵 曦 □ 黄芷凌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制定新一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2025-09-16 11:11:00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钢琴销量的话题又引起了一波热度。行业龙头珠江钢琴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其营收为1.24亿元,同比下降42
2025-09-16 11:11:00
中国企业牵头养老具身智能、智慧养殖首个国际标准制定
近日,IEEE SA(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协会)官网显示,由马上消费牵头主导的IEEE国际标准P3707《养老领域具身人工智能应用框架标准》和P3708《智慧家禽平台应用规范标准》正式获批立项
2025-09-16 11:11:00
苹果今日正式推出iOS 26正式版
苹果官网显示,iOS 26 正式版于9月16日推出。值得一提的是,仅 iPhone 11 及以上机型才支持升级 iOS 26 系统
2025-09-16 1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