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生命进入倒计时,如何绝处逢生?临床试验不等于小白鼠,生存危机或许因此被破解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08 06:45:00 来源:杭州网

每日商报讯 “以身试药”,能否“绝地求生”?这是一颗“还魂仙丹”还是“救命毒药”?这大概是晚期癌症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最真实的心理写照。

“走到临床试验这一步的患者,基本上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方案基本都试过了,穷途末路之际,新药试用就是癌症晚期患者在绝境之下能抓住的唯一救命稻草,也是生存的一线希望。”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放疗科徐小仙副主任医师表示,很多患者将临床实验看得视若洪水猛兽,一听就摇头,认为自己是“小白鼠”,事实上,临床实验药物分很多种,有些药物或疗法已经比较成熟,在国外已经上市使用,只是国内上市前有自己的标准需要走临床试验的过程。“在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此类患者因临床研究而获益,部分患者的肿瘤病灶经过临床研究药物的治疗能取得既往疗法不能达到的疗效,甚至有些完全消退的案例。”

拒绝治疗,48岁癌症患者不想再拖累家人

48岁的李佳(化名)对自己的老公无比感激,逢人便说“这辈子能够遇见我老公,真好,真幸运。”不明所以的人,肯定会因为这句话嘲笑她是“恋爱脑”,而真正了解他们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为其老公竖起大拇指。

2016年,李佳因为无明显诱因的阴道不规则出血,而被查出子宫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肿瘤直径4cm。因为病灶太大,医生给出了新辅助化疗两个疗程后,再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方案。

根据术后的病理结果,李佳还需要辅助放化疗,虽然治疗过程颇为坎坷,有一些副反应,李佳还是坚持了下来。

2019年10月,李佳在定期复查中发现,癌症复发并转移到肺部,之后,病情再次急转直下,癌细胞侵犯到纵膈、气管及淋巴等部位。李佳对于自己的病情非常绝望,不肯再继续治疗,医生和家人反复劝说也无效。“为了给我看病家里已经债台高筑,而且怎么看也治不好了,就这样自生自灭的好。”李佳对医生直截了当表达了拒绝治疗的意思。但她的爱人不肯放弃,坚持拉着她到医院进行了几次化疗。

但是这次治疗收效甚微。2020年5月,李佳的病情出现恶化,痛苦万分。此时,李佳的爱人力排众议,也不顾她的反对,坚持带她到浙江省肿瘤医院检查。

结果显示,李佳为宫颈癌术后放化疗后,肺部继发恶性肿瘤,纵膈淋巴结区继发恶性肿瘤,胸膜转移瘤……

绝处逢生,新药试验迎来生存的转机

目前治疗方案很有限,疗效也不尽如人意。

“她才40多岁,都是我无能,才害她得不到好的治疗。”李佳爱人呆坐在徐小仙医生的诊室里,喃喃自语,不肯相信眼前的事实。

“现在有个免费的新药试验,最后一个名额,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试试。”徐小仙对李佳爱人说,这是最后一丝希望,免费试药,而且报销路费,只是一定要患者有强烈的治疗依从性。

徐小仙介绍,一个新药的上市,通常需要经过临床试验,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以证实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以及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确定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患者李佳的情况很符合新药试验的条件,其间检查、用药都是免费的,也有专人监督,记录患者的复查,观察疗效和副反应。

徐小仙医生详细介绍了参加这个临床研究可能的获益,可能的风险和补偿,隐私保护的问题,还有该研究药物前期研究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

经过了充分的沟通,李佳和爱人对这个临床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意了参加新药试验,于2020年12月底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新年伊始,李佳开始了“抗PD-1和CTLA-4双特异性抗体AK104”新药试验,每两周一次的返院治疗很顺利,一期三个月的副反应很轻微,而且疗效令人十分惊喜:病灶有明显缩小,尤其是肺部的结节,已经大范围减少和缩小。

治疗期间,李佳还如常生活劳动,挖笋,摘茶叶,治疗半年后,肺部肿块消失;临床研究满两年后,按照研究方案停药,至今已半年有余,复查均没有肿瘤病灶存在。

濒临绝境,新药试验或许是一条生存出路

“这个结果令我们临床医生都十分惊喜,同组实验里,她的效果是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徐小仙介绍,目前该临床试验的药物对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单药治疗效果都可以达到33.0%,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最高的,李佳就是其中的幸运儿。也正是因为疗效确切,新药得以迅速上市,造福更多的患者。

癌症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会复发和转移,癌细胞就像病毒一样,无孔不入,如果无法再通过手术、化疗、放射等常规治疗无望的情况下,可以试试最新的临床试验。

徐小仙表示,很多人认为临床试验就是被当作“小白鼠”,事实上,临床试验的批准过程特别严格,都是在细胞和动物身上经过系统的临床前研究,且任何临床试验必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正式审批后才能开展。而且,对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院和医生,也都要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核,重重审核通过之后才会正式开展临床试验,入组的患者,也有严格的筛选标准以保证安全。我们现在所开展的良好的医疗技术,也得益于多年前开展的临床试验。

所以,对于那些濒临绝境又符合条件的患者来说,未必不是一条生存的出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8 11: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搜狐医药 | 希望和未知并存?揭开临床试验的神秘面纱
... 二字担忧未知副作用、治疗不确定性,甚至害怕成为 “小白鼠”。我们该如何理解临床试验?参加临床试验有什么益处?对照组是不是比试验组治疗效果差?近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年全国
2025-05-27 06:05:00
第三届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药物器械创新研发大会隆重开幕
...国药促会”)指导,中国药促会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糖尿病专委会”)主办,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防控分会协办的第三届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药
2025-04-30 12:15:00
重磅!中科院完成首个“逆转衰老分子”临床试验,90天年轻27%
...认知,甚至改变市场发展的格局。2013年大卫·森科莱尔在小白鼠实验中,发现Prrovital类辅酶I分子(中文译为“派洛维”)让暮年老鼠的血管、肌肉功能以及毛发都呈现年轻化转
2023-08-31 10:46:00
“实验室小白鼠”或将终结,用它们代替→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月19日刊登题为 《实验室老鼠的终结》的文章,作者是朱迪·克拉克,内容编译如下: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以来,动物的身体一直是各种药物的试验台。
2023-01-25 11:00:00
首创“以患者为中心临床试验”!广东成果再登国际医学顶级期刊
...成果谈起新药研发或临床试验,一部分人会觉得这是在当小白鼠,不甘于充当试验对象的人会弃之如敝履。但对于恶性肿瘤,尤其是特定基因驱动型晚期癌症患者而言,对应的靶向治疗临床试验则可
2023-07-25 18:49:00
从无药可医到临床治愈
...明显副反应。卓女士迎来了新生。临床试验绝不是去当“小白鼠”“我们医院去年收治了近5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让人痛心的是,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5年生存
2024-03-14 09:40:00
马斯克脑机接口迎来重大进展:获准进行首次人体试验
...祝贺的同时,也纷纷表示想自己参与人体试验,当一回“小白鼠”。他们说,“招募我”、“我要当志愿者”、“我准备好了”、“我第一个去”。网友们纷纷表示想当“小白鼠”在此之前,Neu
2023-05-26 16:12:00
试用在研新药 男子绝地求生
...有药物耐药,生命进入倒计时,如何绝地求生?参与新药临床试验,以身试药,或许能破解生存危机。这样的故事,最近发生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肿瘤科。“我不治了,要给老婆孩子留点钱
2024-01-21 08:20:00
...多批评声音指出,取消动物实验过于激进,是在把人类当小白鼠。如何确保替代方案的安全与可靠,正在成为替代动物实验中的焦点问题。 哈通认为,安全地取代动物实验需要一个严格的验证过
2025-05-06 11:1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解锁亲子“新玩法”,背后乐趣藏不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晚上六点半,威海市环翠区嵩山城市书房里,一场特殊的“约会”如期而至——“六点半阅读会”的成员们正齐声共读《大学》
2025-09-09 17:06:00
以专业铸魂 用真情架桥——泰安市中心医院康复医生李光援疆纪实
当银翼划破戈壁长空,天山脚下的苍茫大地映入眼帘时,泰安市中心医院医疗援疆骨干李光的心中,既有对未知征程的期许,更有对使命担当的笃定
2025-09-09 17:06:00
微记录·聊城|一位语文老师的37年,他坚持做“擦星星的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崔宇晴 通讯员 刘明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刚过,青年周黎明怀揣着父亲的奖品——一个崭新的黑色提包
2025-09-09 17:06:00
临沂农行河东九曲支行利用近期大学新生开学前开立借记卡、激活借记卡的业务高峰的契机,结合大学新生的消费习惯和实际需求,侧重实用性
2025-09-09 17:11:00
2024年7月1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调整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2025-09-09 17:25:0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队”余兵:于细微处守护呼吸
鲁网9月9日讯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耕耘三十余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余兵教授亲历了中国呼吸道疾病谱的变化与诊疗技术的迭代
2025-09-09 17:32:00
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墨香润校园
鲁网9月9日讯书法是临沂新桥大官小学的校园特色课程。近日,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开展的 “我为学校题校名” 活动,更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展现书法才华
2025-09-09 17:32:00
血管外科“国家队”专家李清乐:守护血管“生命线”,为家乡医疗添“京”彩
鲁网9月9日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脏器”,因人体全身遍布血管,血管外科也被誉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它不仅是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支撑
2025-09-09 17:32:00
无声世界二十载,一朝手术获新声!耳鼻咽喉头颈专家夏瑞明教授成功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
鲁网9月9日讯五十七岁的郑女士(化名)在无声世界二十年后,终于有机会再次听到亲人的呼唤,这意味着她即将告别寂静世界,重新融入有声社会
2025-09-09 17:33:00
【天眼关注】从“母婴”到“育婴”,育儿空间优化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近日,全国多地公共场所的“母婴室”标牌更换,出现了“育婴室”“父婴室”等新名称,引发网友热议。从名称变更到设施细分,从管理制度到社会共识
2025-09-09 17:34:00
艺术市南・庭院有约 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正式发布
鲁网9月9日讯9月9日,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安娜别墅举行。据悉,在这个秋天,庭院艺术活动以“老建筑活化+文化赋能”为核心
2025-09-09 17:34:00
“老师夸夸大会”开幕啦!快来壹点情报站开启花式赞美模式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长春 张雅楠教师节来临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老师夸夸大会”正式开幕啦!把花式赞美送上,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2025-09-09 17:38:00
9月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香港航商总会主席、华光海运控股集团执行董事长赵式庆在采访中表示:青岛港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好的绿色港口模型,是全球少数实现能源自给自
2025-09-09 17:43:00
太平人寿:高效服务暖人心 客户致谢赠锦旗
大众网记者 徐浩 通讯员 王燕燕 李琛 潍坊报道近日,太平人寿潍坊诸城支公司收到一面写有“理赔迅速 行业典范 风险无情 太平有爱”的锦旗
2025-09-09 17:49:00
菏泽市三院工作人员热心相助 七旬退伍老兵丢失钱包及时找回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王霞 菏泽报道9月7日上午,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伍老兵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八一路院区就医缴费时
2025-09-09 1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