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李桂发
□德州市科协科普部部长、四级调研员 李桂发
我是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有着8年的驻村经历。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我见证了我们的新闻工作者,用双脚丈量着土地,用汗水滋润着脚下的泥土,用真心、用真情记录着乡村的巨变,书写着有温度有深度有浓度的乡村故事。
2017年我在禹城董屯村驻村。6月的一天,正在园区大棚和几名群众浇灌西红柿,村党支部书记程法军走进棚内对我说,咱们德报的李记者又来采访了。我俩走出大棚一看,他正在大棚周围拍照,还向种植户了解情况。
“刚来到,歇一会再干吧。”我上前招呼着。“不行呀,我听说今天有大风和暴雨,得抓紧采访,加班写稿子,明天见报。”李记者说着话,便拿着笔记本,用袖口擦了擦汗水,投入工作。
正采访着,突然刮起大风,乌云也从西北方向滚滚而来。他收起笔若有所思地看着我们说:“咱村的贫困户徐秀梅、王万泰家住的是危房吧,看这个天气挺恶劣,咱俩去把他们接到村委会办公室,程书记你们把大棚落下来,别让大风刮坏了。”
他转身上车向村里开去,刚进村口,狂风暴雨带来的泥沙挡住了视线,有一面墙倾斜得厉害,李记者一看,迅速加油向前一窜,只听“咚”的一声,砸到了车的左后门处,假如再慢半秒,就砸到了驾驶员位置。
暴风雨来得快,走得也快。我们打开车门跑到两个贫困户家,当看到他们安然无恙时,我俩都笑了。这时,我的手机响了,镇党委书记打来电话询问受灾情况,统计倒塌树木、房屋、地里的庄稼等,再看李记者再次拿起笔和笔记本,认真帮忙统计着,清理地上倒的树木、杂物,此时他忘了他的车门被砸坏的事。
这就是我认识的德报记者。他们热爱本职工作有担当、有奉献、有情怀、有责任,用真心、真爱、真情书写并记录着感人至深的故事,品味着百味人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9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