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坚持“三不”原则逆向养殖
十堰“瘦身鱼”广受欢迎
◆叶相成 朱江
一个个设施渔业重点项目陆续推进、一批批水产加工企业技改扩能加快实施……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深入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渔业转型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2022年,全市渔业产值15.98亿元,增速达34.6%,居全省第一;设施渔业规模增长99%,达57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二。
养殖“上岸”高产高效零排放,确保净水北送
“今天拉了一网,有两三千斤鱼,每月我们最少拉4次网。”2月1日,在丹江口市均县镇金陂水产养殖场,工作人员马迁开心地说。
这是一家国营渔场,主要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与示范带动等服务,是十堰最大的鱼种繁殖场。自1968年建场以来,养殖场一直担负着丹江口市乃至周边县市苗种供应的重任,每年向丹江口库区提供各类苗种两亿尾。
为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丹江口市取缔所有库面养殖网箱,渔船全部起坡上岸。水库禁止养鱼,那就将养殖搬到岸上来。这家鱼类繁殖场顺应智慧渔业发展趋势,推广手推式集装箱、镀锌板高密度养殖等工厂化智能养殖。
养殖场副场长方鹏介绍,场内使用了24套净水设备,最大程度实现高产高效零排放。养殖场在保证一定数量苗种生产培育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循环水设施渔业、观赏鱼类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在丹江口库区各乡镇推广新品种,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工厂化智能养殖,“瘦身鱼”质优价高
在丹江口市石鼓镇九龙桥村,有种新型“瘦身鱼”养殖模式:不投饲料、不投肥料、不投鱼药,养殖目的不是将鱼喂肥喂大,反而想方设法让鱼瘦下来,再上市销售。
石鼓镇引进北京鲜味来水产品公司,投资兴建智慧渔业,推广镀锌板高密度养殖等工厂化智能养殖,在陆地上养鱼。“你看,增氧机启动后,水流动时鱼也不停游动,从而达到‘燃脂瘦身’的效果。”公司负责人沈红柱介绍说,每个养殖池里有300余条、1000余公斤花鲢,每条鱼“瘦身”后销往北京等地。记者看到,近300个直径5米—8米的圆柱形高位养殖池整齐摆放,每个池子都装有温度、氧气监测等设备。
“瘦身”后的鱼肉结实爽滑、味道鲜美。“‘瘦身鱼’很受欢迎,售价20元一斤,300多家餐饮客户抢着要。”沈红柱介绍说,养殖池内的水源自丹江口水库,成鱼放进养殖池后,依靠水中生态微生物喂养45天左右,可消除30%的脂肪。
近年来,十堰市依托优质水资源,通过传统渔业转型升级,探索推广绿色高效设施渔业养殖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现代渔业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全市有设施渔业重点养殖基地90余个,建成投产规模27.8万立方米,在建规模17.6万立方米。全市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规模超过25.8万立方米,位居全省第一。
“智慧鱼池”实现养殖水循环利用
从事渔业养殖20多年的李如涛,如今借助“智慧鱼池”养殖系统,在牛河林业开发管理区莲花寺村进行陆上水池养鱼。他的“智慧鱼池”养殖系统主要包括养殖水池和智能化循环水系统,设置12个1.5米高的养鱼池和4个污水处理池。
“我们的养殖水可循环利用。”李如涛介绍,养殖废水经过4个污水池处理后,可再流入养鱼池实现循环利用。他算了一笔账:一套智慧鱼池养殖系统,每年可产成鱼1.8万公斤,每公斤按32元—40元计算,净利润在25万元左右。
近年来,十堰市水产部门积极探索陆基养殖,推广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池塘零排放圈养、特色冷水鱼养殖等新模式,以名优特种水产养殖替代普通家鱼养殖,有效实现了用地、用水集约节约化。
十堰市将坚持绿色就是底色、低碳就是底线,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10: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