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告别2023丨与潍柴雷沃一起致敬那些“追丰的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11 12:12:00 来源:鲁网

鲁网1月11日讯浓浓麦香里,又是一年丰收。丰收,来之不易,饱含着农民辛勤的汗水,也凝聚着“追丰的人”不远万里的奔忙。从江淮沃野到华北粮仓,他们如同候鸟,逐丰而行,驰骋沃野,与天争时。他们,就是驾驶潍柴雷沃农机的麦客和农机服务队员,正是他们的付出,换来颗粒归仓。谨以此篇,致敬那些“追丰的人”。

告别2023丨与潍柴雷沃一起致敬那些“追丰的人”

这是TA们一年的“粮安账单”

他是闲不住的退休老校长边改正,祖孙三代从事农机跨区作业。十几年来,他们每年都会踏上长达7个月的逐丰之路。祖孙三人、两台农机,从春走到秋,南下又北上,足迹踏遍河西走廊、中原大地、东北粮仓……。

告别2023丨与潍柴雷沃一起致敬那些“追丰的人”

他叫徐东财,名下5台新款“大G”,掌舵“财家军”,麦收线上人称“财哥”。“大G”就是雷沃谷神GM100收割机,“财家军”则是由“大G”组成跨区作业战队。好机手配好机器,“财哥”的“大G”战队每年机收作业超50000亩,按每亩粮食产量1000斤算,可养活70000人。

告别2023丨与潍柴雷沃一起致敬那些“追丰的人”

她们,线上是拥有几十万粉丝的乡村“网红”,线下是不爱红装爱农忙的农机手,她们堪称是丰收战场上的“娘子军”。在这支队伍里,有一人种着800亩地的85后跨界新农人刘婷婷,有追随丈夫每年跨区作业里程相当于绕地球一周的90后女孩琪悦,还有用农机丈量家乡土地的“00后”大学毕业生杜梦园……当潍柴雷沃智能农机引领着现代农业的变革,这些热爱农机的女青年也成为了大农业时代里的新农人。

告别2023丨与潍柴雷沃一起致敬那些“追丰的人”

告别2023丨与潍柴雷沃一起致敬那些“追丰的人”

他叫秦彩振,一位有着40多年跨区作业经验的老农机手;他叫赵华峰,一位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民。他们,因麦收成了30年的“老相识”。从30年前那场与酷暑为伴的收割到今年“烂场雨”后的抢收,他们的“丰收约定”,30年来从未失约。

告别2023丨与潍柴雷沃一起致敬那些“追丰的人”

……这些数字,是这一年他们交出的“粮安账单”,有丰收来见证。丰收,见证了封钦善和何先英在邛崃相遇的爱情,见证了葛彪为幸福而努力的18载奋斗,也见证了封钦善父子的农机人生……在丰收的田野里,他们因潍柴雷沃农机而邂逅着另一种亲情与浪漫,收获着别样的幸福和希望。

告别2023丨与潍柴雷沃一起致敬那些“追丰的人”

这是TA们超过9000万公里的“守望”

每年三夏,总有一群人准时出现在丰收的必由之路上。当夏粮由南往北、由东往西递次成熟,他们也追逐着丰收的脚步前行。他们,就是潍柴雷沃“三纵一横”的“卅字军”。

告别2023丨与潍柴雷沃一起致敬那些“追丰的人”

坚守三夏一线21年,服务30余次,累计服务超过21600小时,服务里程跨越1.2万公里。从第一次参加“三夏服务”至今,潍柴雷沃轮式机工厂的程宏健走遍全国20多个省份和地区,从云贵川到江浙沪再到黑吉辽,他的服务足迹踏遍了全国每一处小麦种植区。

6月6日结婚,婚礼当天就回到工作岗位,新婚遇上“三夏”,潍柴雷沃客户服务中心履带机质量&调度指挥室调度指挥副经理田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三夏”。“对客户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我们得保证让客户随时能找到我们。”这是田野给妻子的解释,也是对客户的承诺。

告别2023丨与潍柴雷沃一起致敬那些“追丰的人”

在河南服务5年,身为潍柴雷沃河南区域服务经理的傅国胜是这里82家服务站的“主心骨”,而他的妻子和姐姐却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从傅国胜进厂那年起,家里的麦子,他就再没帮着收过一次,年迈的父亲因为麦收弄伤了腰,住院做手术,他也硬着头皮“拒绝”。

告别2023丨与潍柴雷沃一起致敬那些“追丰的人”

800里公路,他们轮流开车,饿了啃方便面,困了喝“浓茶+辣椒”,人歇车不歇,历经11个小时将配件送到客户手里。当客户满脸惊讶和欣喜地紧握着董勤国的手时,他和同事们心底里涌起的是自豪和激情。

……

在潍柴雷沃,“卅字军”里的每一位服务队员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认真诠释着潍柴雷沃“责任专业、科学高效、拼搏奉献”的三夏精神。为确保3.3亿亩夏粮颗粒归仓,他们每年三夏的服务总里程超过9000万公里,用专业和汗水践行着大国粮安的另外一种坚守。

告别2023丨与潍柴雷沃一起致敬那些“追丰的人”

伴随着潍柴雷沃农机的隆隆声,古老的农耕里绵延发展着新时代的丰收图景。从三夏、到三秋,一位位“追丰的人”演绎着一个个鲜活而又生动的中国式丰收故事,他们默默守护着中国人的饭碗,用肩膀扛起了“国之大者”的担当,让我们与潍柴雷沃一起致敬平凡而又伟大的他们!(通讯员 纪哲)

责任编辑:王玉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1 1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党旗红”护航“麦浪黄” 潍柴雷沃党员先锋队再踏丰收征程
...插在农田里:以“党建链”串起“服务链”作为中国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的领导者,保障庞大的农机群高效运行,客户到哪里,服务就在哪里,确保颗粒归仓,是流淌在潍柴雷沃人血液里的精神基因
2025-06-24 16:34:00
委员履职|市政协委员胡国胜:多措并举推动广州“双减”工作迈上新台阶
...型工作,对于积极提供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优质课后服务活动的机构予以扶持和奖励。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推动课后服务质量迈上新台阶也是胡国胜在提案中强调的重点。胡国胜提议通过设立“
2023-01-06 09:21:00
领跑密码丨大国粮安的山东重工答卷
...,2024年山东重工在落实藏粮于技、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农机装备跃升之路上奋勇前行,以“心怀国之大者”的责任与担当,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书写出了一份守护大国粮安的“满意
2025-01-17 15:41:00
...动动手指,在手机上预约下单,就会有专业飞手带上数字农机上门服务。 ”近日,邓国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邓国辉是江西省樟树市易亩田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从事农业种植
2023-09-22 22:53:00
装备信息化如何保障大国粮仓
...科技报图为50马力轮边/轮毂电机电动拖拉机ET504-W。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在调整粮损测试验证平台的物料喂入速度
2023-08-10 08:56:00
开镰!威海进入小麦收获期
...丰收的关键。为保障我市“三夏”生产有力有序推进,市农机部门早动手、早谋划,目前累计投入联合收割机1983台。同时,我市充分发挥农机作业优势,抢时抢墒播种玉米、大豆等作物,力争
2024-06-13 15:00:00
农机手眼中的“皖美”服务
...就靠这个手艺打零工。2019年,家门口成立了六安市国转农机专用合作社,他也成为了这个合作社的一名员工。通过培训,他又学习了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机等一系列农业机械的驾驶与使用,
2024-06-04 06:15:00
...“三夏”大忙时节临近。近来,河北各地各部门主动做好农机调配、交通保畅、电力保供等工作,助力夏粮“丰收在田”变“丰收到手”。6月2日,在望都县高优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维修人
2025-06-03 07:56:00
江西万安:农机跨区作业助力颗粒归仓
...硒稻田,只见金灿灿的稻田成片铺开。迎着第一缕阳光,农机手侯红梅驾驶着农机缓缓从机耕道驶向田间,开始了一天作业。收割、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侯红梅是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手,通
2024-07-11 22:1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