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追忆恩师潘凤珍
周家鸣
每年教师节,我都要向恩师潘凤珍老师致以节日的祝福,然而今后的教师节,却只能深深地怀念了。因为,今年春天的2月19日晚上,尊敬的潘老师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
潘老师是我在常州第23中学高中读书期间的班主任,她教授语文课。她对我们同学的关怀和教诲,每一件、每一桩,都让人难忘。
潘老师把教书育人作为神圣事业。她为人师表,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一心扑在学生管理上,特别是当工作与家事发生矛盾时,她总把工作放在首位。1974年初夏,高中毕业前夕,学校里组织我们住在五星公社新新大队参加夏收夏种学农劳动,潘老师把两个孩子交给了在同校任教的爱人瞿老师,硬是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半个月。她的学生朱顺华也始终忘不了,1975年秋收季节,学校里组织学生住在农村参加秋收劳动,潘老师又把年仅6岁的女儿瞿澍也带到了农村。每天到地里干活,就把女儿放在田埂坐在凳子上看大家劳动。几十年后,学生们每每想起潘老师卷着裤管在秧田里劳作的情景,都会想起潘老师的爱女坐在田埂上的乖乖相。
学生唐惠丽在恩师的灵前,诉说着一桩50多年前鲜为人知的故事——
1972年春天,我们进入高中读书,担任班主任的潘老师从报到的新生中发现唐惠丽没来报到,她从学生表格中查到住址,并在初中同学臧建华陪同下登门家访。得知惠丽的父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准备让她辍学时,潘老师急了,耐心地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动员使唐惠丽父母深受感动,他们终于同意让女儿重返学校课堂。潘老师又根据她家经济困难的情况,帮助申请减免了高中学费。唐惠丽也非常努力,课余时间去打工挣生活费,终于完成了高中学业,为踏上工作岗位奠定了文化基础。
1970年春天,潘老师成了刘新州同学的班主任,潘老师了解到他小学期间是“调皮王”的经历,没有讨厌他歧视他,而是耐心地教育他,使他进中学后有了很大的转变。为了鼓励他,潘老师又让他担任班长,昔日的“调皮王”渐渐成为遵章守纪的好学生,成为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潘老师做了刘新州初中、高中五年的班主任,刘新州一直担任班长和团支部书记,成为学校有名的学生干部,他的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踏上社会后,不论下放农村还是到部队服役,不论是做机关公务员还是担任国企老总,刘新州都用出色的成绩向潘老师作了汇报,成为老师的骄傲。刘新州说,潘老师是他这辈子最值得怀念的老师。
学生苗小平前几年遭遇了人生的重大打击,因患病而双腿截肢,潘老师从同学微信群中得知后,立即打电话给我,详细询问他的病况,并让我转告他,鼓励他增强生活信心,战胜疾病和困难。她又和同学们一起参与了对苗小平的捐助,让小平深受感动。小平得知潘老师病故的消息,特地委托夫人梁芬来到潘老师的灵前吊唁,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思念。
1973年,高二暑假结束,我以为潘老师不会批改暑假作业,以应付的态度完成了暑假作文。哪知道几天后,潘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把作文本放在我面前,严肃地对我说,这是你写的作文吗?字迹潦草,叙述简单,态度极不认真。我一时无语,脸涨得通红,想不到潘老师对暑假作业还如此认真,只能认错。潘老师看我态度还好,又指导我修改。经过潘老师的精心指导,作文成了潘老师推荐的范文。40年后,我回忆起这篇作文,并又到故地重游,写了一篇同题文章刊登在《常州日报》上。
潘老师是我们一辈子的老师,我们踏上工作岗位后,还能经常聆听她的教诲。1979年6月,我在煤矿加入了党组织,同时被提拔到矿团委工作。我第一时间向潘老师作了汇报,她给予我很多鼓励,又严肃地告诫我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在建党100周年的纪念日里,潘老师获得了“光荣在党50年”的奖章,我也荣获局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那一天,她佩戴着奖章,我捧着证书,我俩拍了一张合影。
潘老师的离去让我们这些昔日的学生感到无比的痛苦和失落。“教书育人德高留芳名,相夫教子勤朴传佳话”的挽联是她一生的写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6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