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5-15 10:04: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贾玲又被骂了!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继《热辣滚烫》斩获了34亿票房之后,相关的纪录片《我只活一次》也上线了,这部纪录片一共4集,里面详细讲述了贾玲减肥过程的经历和心得。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有网友觉得很励志,但更多网友却反感,打开评论区,网友给出差评的理由也差不多,基本上是觉得贾玲“营销过度”了。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一部以“减肥”为卖点的电影,还拍了纪录片,怎么不载入史册呢?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贾玲的《热辣滚烫》放在电影圈来说无疑是成功的,但其实从电影到纪录片,贾玲受到的争议并不少,比如纪录片让网友看到贾玲作为明星,减肥有一群工作人员围着帮忙,而普通人根本没有这种待遇。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在《热辣滚烫》上映之前,贾玲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不希望网友们把自己的“减肥”当成这部电影的看点,这部电影不是讲减肥的,希望大家关注电影本身。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但是电影上映开始,贾玲和《热辣滚烫》相关的热搜几乎全部都是围绕着“减肥”这个看点的,几天之内上了几十个热搜,让网友从开始的“好感”变成了“厌烦”。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要知道,在电影圈里,演员为了角色而减肥增重,学习各种技能的例子大有人在,比如印度的阿米尔汗,秦昊,朱一龙等等,但很少像贾玲这样把这个当成电影最大的“卖点”。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而回到电影本身,这部电影一开始就不太被看好。首先,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买的版权,翻拍的日本电影,而且封面还被嘲风过抄袭。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而到了后期,又靠着贾玲减肥100斤成功赚取了极大的流量,所以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质量一直怀有争议。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这也让大家想到了吴京曾经说的一句话,当年吴京拍的《战狼2》斩获超50亿票房,他却说,票房高不代表电影水平高。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其实这也是电影圈不算罕见的“潜规则”,票房和质量并不总相等。吴京觉得在华语电影排名第二的《战狼2》不代表水平高,而华语电影排名第三的《你好,李焕英》何尝不是充满争议。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中国影史首位电影票房破百亿的导演陈思诚,他最出色的电影系列《误杀》和《消失的她》,虽然在票房上大获成功,但一直陷入“抄袭,融梗”的争议里。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而且这两部电影都并非原创剧本,而是陈思诚买的版权。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再来看反面例子,冯小刚在2012年拍的《一九四二》,当年上映时冯小刚曾放言要收获8亿票房,结果票房只有3.7亿,让片方足足亏了9千万,也让华谊和冯小刚从此一蹶不振。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从票房来看,《一九四二》绝对是“烂片”了吧,但没想到时隔多年,这部电影在某平台上的评分涨到了8.2分,评论区都是一片夸赞,很多网友表示这是一部被“低估”的高水平电影。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也正因为这样,哪怕贾玲成为国内第四位“百亿女演员”,执导的电影超过80亿,她的《你好,李焕英》和《热辣滚烫》还被国外买了版权,让华语电影“走出国门”,但她在娱乐圈的口碑却越来越差了。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甚至有网友质疑贾玲两部电影中,一部“卖妈”,一部“卖减肥”,有网友把贾玲的遭遇称为“过度营销导致的口碑反噬”。

贾玲新纪录片引争议:营销过度致口碑反噬,票房成功难掩电影质量

但从票房上来看,贾玲的“营销”又是成功的,只能说正如吴京说的,票房高不代表水平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12: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贾玲评论区沦陷,被骂“恶心”、“营销咖”,纪录片宣布取消上线
...拍摄看点,还有贾玲亲自作词演唱的歌曲,甚至后续还有纪录片和演唱会,让《热辣滚烫》处处是话题。 可是这种宣传方式也如之前预料的一样,带来了不少潜在危机,甚至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
2024-02-23 11:27:00
《孤注一掷》票房创纪录,口碑褒贬不一,被讽是纪录片却意外获益
...分观众就在观影后表示电影与自己预期有偏差,拍的太像纪录片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评价却为电影带去了许多潜在的观众。包括但不限于怕父母受骗带去做科普的,怕孩子受骗带去涨知识
2023-08-21 12:27:00
元旦档15.33亿创新纪录!《一闪一闪亮星星》成最大赢家
...。截至发稿,该片票房突破5021万,成为了中国影史音乐纪录片票房冠军。 仪式感助力爱情电影突围《一闪一闪亮星星》再创新纪录爱情电影是不少年轻情侣的跨年首选。本届元旦档,瞄准
2024-01-02 14:02:00
清明档新纪录背后:你想吸引怎样的观众?
...》、重映票房大超行业预期的《入殓师》,以及进入影史纪录片票房前十的《徒手攀岩》。帮助优质外片影片频频破圈,实际上体现的就是阿里影业对于进口片营销上的精准运营能力。除奥斯卡系艺
2024-04-10 10:17:00
《出走的决心》票房表现不如《野孩子》,高口碑还能影响票房吗?
...,今年国产片最高分。上映半月,其总票房为2569万,在纪录片票房榜上排名十四。对于纪录片来说,这个成绩已经算得上逆袭成功,但和之前的市场情况对比,仍有落差。7年前,慰安妇题材
2024-09-23 09:27:00
张艺谋回应《坚如磐石》争议,放出重要删减片段,称被骂是幸事
...别是金星的批评,正常来说,作为电影的宣传物料,幕后纪录片应该早在电影上映前或上映之初就和观众见面,但直到10月8日,新一款幕后纪录片“故事篇”才姗姗来迟,而且其中内容,几乎全
2023-10-10 13:49:00
《热辣滚烫》网播时间确定,减肥纪录片《我只活一次》也将上线
...线。在《热辣滚烫》上线视频平台之前,这部电影的幕后纪录片将先一步在网播平台播出。 关于这部纪录片,官方微博上,有这样一段话:“离开公众视野一年多的时间里,贾玲究竟经历了什么
2024-04-17 19:15:00
电影幕后故事,比正片更“圈钱”?
这几天,电影《封神第一部》的幕后纪录片,制作成了综艺《封神训练营》,在粉丝们之中反响极佳。似乎大家都开始对电影幕后的故事感兴趣了?电影幕后的纪录片,是延长惊喜,还是花式圈钱?01
2023-10-29 15:03:00
...现。更令人失望的是,影片大卖后,贾玲团队仍不断通过纪录片、演唱会等衍生形式进行二次营销,这种过度消费观众热情的行为,彻底透支了大众的信任。贾玲新作《转念花开》尚未上映便遭抵制
2025-05-14 16:19: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今日,沪语电影《菜肉馄饨》曝光“已经包好 就等下锅”先导预告及一组剧照,一众沪籍演员悉数亮相,故事从一碗承载着上海人亲情记忆的菜肉馄饨开始
2025-10-13 12:09:00
10月12日,由民族宗教专家全程参与,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布达拉宫 时空解码》正式定档
2025-10-13 12:10:00
电影《成为大师》今日开启预售,并同步发布“证明”版特别预告。电影《成为大师》由赵林导演,讲述了一个在梦想与现实的夹缝间坚持追梦的故事
2025-10-13 12:40:00
今日,由陈剑飞执导,周振天任编剧,武姝彤任总制片人,富大龙、姜武领衔主演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火种》在北京举办盛大的全国首映礼
2025-10-13 12:40:00
东湖评论:一江戏脉,万代相承
暮色四合,灯火初上,10月12日晚7时,江夏区谭鑫培戏楼灯火通明。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映像长江”电影周的“长江戏剧电影推介之夜”
2025-10-13 12:16:00
东湖评论:戏韵映长江,光影传文脉
长江落天归东海,万里风流入戏中。10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映像长江”电影周戏剧电影交流展映活动正式启动。其中
2025-10-13 12:16:00
从硬汉到戏骨,傅程鹏不喧哗,却活出了角色的全部
在中国影视圈,演员的成长往往悄然无声。傅程鹏却用时间,让这种“无声”变得可见——从力量到深流,从爆发到克制,他将“表演”沉淀成信念
2025-10-13 12:09:00
青春甜宠剧《年上月光之姐姐的专属骑士》横店开机
2025年10月11日,青春甜宠剧《年上月光》系列短剧《年上月光之姐姐的专属骑士》在横店影视城正式开机。该剧由杭州万品传媒有限公司
2025-10-13 11:39:00
洪旭音乐旗下“童音制造”与多组艺人接连献演津京音乐节,推动原创音乐发展
十一期间,洪旭音乐旗下品牌及艺人接连在天津与北京两地参与大型音乐节活动,以多元化的音乐形式为观众带来精彩演出,同时进一步推动原创音乐的传播与创新
2025-10-13 11:39:00
蒙古族四胡是一种弓弦乐器,由古代库莫奚族人所用的奚琴演变而来。清代将之用于宫廷乐队,称为“提琴”。蒙古族四胡音乐流行于内蒙古
2025-10-13 09:55:00
《最美中轴线》特别直播:与甘望星漫游北海琼华岛,探寻中轴古建与皇家园林
《最美中轴线》特别直播踏入北海琼华岛,苍松翠柏披上朦胧纱衣,汉白玉栏杆映着太液池的涟漪,白塔在云雾间若隐若现。这场探访以 “脚步丈量历史” 为脉络
2025-10-13 10:39:00
天坛笔墨终章 —— 构图里的虚实平衡与细节调整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的写生直播里,画家万娟的笔尖落在了天坛的 “仙境月季” 上。这丛月季红粉相间,花瓣在午后阳光下透着鲜亮
2025-10-13 10:38:00
非遗赋能方特精怪夜 多维场景促文旅消费升温 扫码阅读手机版
即日起至11月16日,天津方特欢乐世界开启“方特精怪夜”限定活动。本次创新融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以“傩偶双生
2025-10-13 09:33:00
10月11日,上海乐高乐园推出开园后首个季节性主题活动——“小怪兽大派对”,活动将持续至11月9日。10月11日起,上海乐高乐园被“乐高积木小怪兽们”占领
2025-10-13 09:1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近日,厦门钢琴家周宇博演奏、国内知名作曲家高平创作的钢琴专辑《Ping Gao: Piano Works》(《高平
2025-10-13 08: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