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原工程竣工 今起恢复开放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20 08:40:00 来源:厦门日报

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原工程竣工 今起恢复开放

保护修缮完成后的陈嘉庚先生故居。

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原工程竣工 今起恢复开放

复原后的陈嘉庚先生办公室。

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原工程竣工 今起恢复开放

陈嘉庚先生的手杖(复制品)。

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原工程竣工 今起恢复开放

陈嘉庚先生的算盘(复制品)。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昨日下午,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原工程竣工仪式举行。经过5个多月的施工和改造,这座百年建筑重新绽放历久弥新的风采,于今日起恢复对外开放。

据了解,陈嘉庚先生故居始建于1918年,总面积近700平方米,是嘉庚先生及其胞弟陈敬贤回国期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1939年4月,日军飞机轰炸集美,陈嘉庚先生私人住宅全部被毁,仅余空壳。1950年,陈嘉庚回到集美定居,他坚持“先公后私”,直至集美学校校舍修葺完成后,才于1958年修复个人住宅。

“陈嘉庚先生故居,以前叫作‘校主厝’。‘校主厝’从建成到现在历经百余年,见证了小渔村发展成今日的集美学村,见证了祖父和叔祖(陈敬贤)为家乡教育事业倾尽心血的一生,也记录了祖父朴素生活的点点滴滴。”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先生说,这次故居的保护修缮,复原了1958年时祖父在这里居住时的场景,把大家带到这段历史里。他衷心希望,祖父艰苦朴素、爱国兴学、关心祖国建设的精神能不断地传承下去、发扬下去。

探营

打造沉浸式感悟嘉庚精神的实景课堂

集美学校委员会副主任张志方介绍,此次工程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针对房屋渗水、墙面剥落、构件破损、水电不符合现行文物管理要求等问题,对建筑本体进行保养性修缮;二是将室内的布局和陈设还原为陈嘉庚1958年至1960年间在此居住、生活的样子,展现陈嘉庚先生勤俭朴素、克己奉公的美好品质,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沉浸式感悟嘉庚精神的实景课堂;三是对室外庭院进行优化提升,加大游客承载量,并设置“陈嘉庚先生故居历史变迁”主题展览。

此前,陈嘉庚先生故居的两层楼均作展室,一楼展出集美学校校史,二楼为陈嘉庚先生工作室、卧室、餐室、会议室、遗物展室及其胞弟陈敬贤先生生平事迹陈列室。

经过此次保护修缮和室内复原工程,陈嘉庚先生故居一楼复原为当年集美学校委员会的总务处、秘书处、建筑部、会计处和传达室布局。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老式热水瓶、台灯、搪瓷水杯、算盘、账本、老式手电筒等富有年代感的物品,仿佛置身当年集美学校委员会忙碌而有序的工作场景。

二楼则“原汁原味”地再现陈嘉庚先生的生活和工作场景。办公室、卧室、盥洗室、餐室,以及秘书室、会议室(也用作会客厅)、警卫室依次分布。“定制”的家具和老物件等均按照陈嘉庚先生居住时的位置进行摆放。

幕后

请亲历者回忆故居旧貌 “原样定制”老物件

为了更好地保留故居原貌,2022年,集美校委会启动“陈嘉庚先生故居”数字化复原项目,多次邀请陈嘉庚先生身边的工作人员、当地长者和专家现场回忆当年故居的室内布局和家具陈设。

通过口述资料和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完成了1958年时期“校主厝”数字化建模工作。大到每件家具的摆放,小到窗帘的颜色,都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嘉庚先生当年的工作和生活场景。

“原样定制”老物件要仿古做旧,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集美鳌园景区管理处讲解部经理陈向辉说,嘉庚先生生前十分简朴,他的衣物、被子、枕头等,有的是从南洋带回来的,用了十几年,有的打满了补丁,做旧十分困难,只能尽可能地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点击

两张不配套的沙发

80多岁的陈嘉庚因腰部酸痛,习惯于坐在沙发上办公,但他的沙发扶手是弧形的,不便在上面写字。于是,他嘱托集友银行上海分行经理邱方坤替他“买一把靠手是平面的旧沙发”,还叮嘱只买一把。邱方坤便给他买了一把有平面扶手的旧沙发,而原有的沙发,陈嘉庚舍不得扔,就和新进的摆在一起。就这样,这两张不成套的沙发并排摆在会客室里,嘉庚先生用它们接待了八方来宾。

夜半算盘声

深夜,人们经常能在楼下听到从二楼陈嘉庚工作室传出来的阵阵清脆的算盘声。拨打算盘的是陈嘉庚,他老人家在核算集美学校、厦门大学每一个工程的开支,或做每个月的收支预算。陈嘉庚主持这些经费的开支,均以节约为原则,有盈余也点滴归公。

栉风沐雨的手杖

在陈嘉庚的遗物中,有4根手杖。两根较新的,供他外出或出席大场合时使用;两根较旧的,是他巡查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工地时用的。那时,陈嘉庚每天两次到集美学校、每周一到两次到厦门大学查看工程,风雨无阻,寒暑不避。他每次步行好几里地,手杖与他形影不离,伴随着他栉风沐雨,虽有多处磨损,但他仍视如珍宝,舍不得丢弃。

同步

“沐光前行”特展在陈嘉庚纪念馆开展

45件套文物传递爱国情怀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昨日,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由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指导,陈嘉庚纪念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共同主办的“沐光前行”特展在陈嘉庚纪念馆开展。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先生,孙女陈玉玲女士、陈佩仪女士、陈瑞芳女士等嘉庚后裔到场见证。

本次展览以陈嘉庚与新中国为主线,展示其为新中国的建立、建设与发展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同时通过陈嘉庚的视角,展示伟大祖国建设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展览共展出文物45件/套,其中有不少展品为首次公开展出。展览还设置有反映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建设成果的“折叠墙”,为观众营造出“沉浸式”视觉体验。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16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原工程竣工
中新社厦门10月19日电 (记者 林永传)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原工程竣工仪式19日在陈嘉庚先生故居举行。中国侨联原主席林兆枢,陈嘉庚先生后裔代表陈立人等,陈文确、陈六使
2024-10-19 20:49:00
打造沉浸式感悟“嘉庚精神”实景课堂 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原工程竣工
本文转自:人民网“陈嘉庚先生故居”匾额揭牌仪式。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人民网厦门10月20日电 (记者张萌、陈博)19日,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原工程竣工仪式在陈嘉庚先生故居
2024-10-20 10:25:00
集美学校经典嘉庚建筑归来堂焕新归来 后天重新开放
坐落于陈嘉庚故居南侧的文保单位归来堂已修缮复原。图为归来堂内部。 (记者 黄晓珍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历经5个多月的施工,近日,坐落于陈嘉庚故居南侧的文保单位归来
2023-10-19 09:19:00
“归来堂”重开放  彰显嘉庚先生“家国情怀”
...看到入院后的厢房焕然一新,感受到家的温馨。”21日,陈嘉庚先生孙女陈佩仪携嘉庚后裔一行14人重返“归来堂”。“归来堂”坐落在陈嘉庚故居的正前方,为典型的闽南风格庭院式建筑。五
2023-10-21 19:59:00
一批嘉庚文物首度亮相 集美学校1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举办
...员 叶琳娜)昨日下午,由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局指导,陈嘉庚纪念馆主办的“集美学村——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暨集美学村命名100周年”展览在陈嘉庚纪念馆开幕。市政协
2023-10-21 08:28:00
...池畔,听着年轻学子的演讲——那是百年前,风尘仆仆的陈嘉庚先生来到这里的那个傍晚——那是百年前社会凋零,家国衰弱的中国。在混乱的社会背景下,陈嘉庚先生放弃了新加坡的优渥生活,抱
2023-09-22 07:30:00
厦门市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由华侨集资兴建的文博机构
...位于思明区厦港街道思明南路493号,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于1956年倡导创办,1959年落成开放。它是我国第一座由华侨集资兴建的文博机构,既是中国第一家全面系统收集、研究
2024-05-11 01:26:00
...起,常听奶奶说起祖辈回国创业的经历(我的曾祖父是与陈嘉庚先生同一时期回国创业的)。自此,陈嘉庚先生“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故事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里。1990年我从集美师专毕
2023-09-12 07:15:00
...忍不住想捂上耳朵。也许是看出了我们的不满,参观校主陈嘉庚故居后,教授我们现代文学史的傅子玖老师把自己潜心编撰的《陈嘉庚传》送给我们,并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两堂课。第一堂课上,傅老
2023-09-25 07:3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动画短片奥斯卡”设立AI单元 为青年创作者技艺融合搭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尹希宁)今天,一只高23.03米的卡通“福豹”气模落地北京门头沟,吸引诸多喜爱动画的青年拍照“打卡”
2025-11-06 21:36:00
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作家想走得更远必须打开胸襟
大皖新闻讯 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徐贵祥日前现身在安徽霍山举行的迎驾文学笔会。作为皖西人的徐贵祥可谓主场作战,接受大皖新闻采访时
2025-11-06 21:50:00
快递派件高峰 网格员来帮忙
图为网格员帮忙整理快递正值“双11”促销,快递派件量增加。连日来,中海社区主动服务新就业群体,安排网格员到辖区快递驿站
2025-11-06 22:12:00
订单为王 精准对接!青岛以 “内联外拓”平台为企业架起供需桥梁
鲁网11月6日讯11月6日,“内联外拓 东西融通”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合作共赢发展活动在台东三路步行街成功举办。活动由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青岛市商务局
2025-11-06 21:28:00
在面团中捏出时代的面孔
郎佳子彧粪车操作工退伍老兵 国旗护卫队队员项羽在北京城,“面人郎”这门手艺已经传承了近百年。“面人”是指用面团塑造人物的技艺
2025-11-06 15:13:00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表妹新租了一个房子,但门口经常被邻居堆满厨余垃圾,自己只是善意提醒了一句,没想到竟招来邻居全家殴打
2025-11-06 13:48:00
河南一学校给班级学生发50万元奖学金 校方回应:本学期共发放359万元 每个学生都会分到
大皖新闻讯 近日,河南开封市求实外国语学校在其官方视频号内发布了一条给班级学生发放50万元奖学金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11月6日
2025-11-06 13:44:00
从“1”到“10万+”,反诈“网课”开讲啦!
大河网讯 “总是要等受骗以后,才后悔当初为何不听劝……”11月5日,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的舞台上,永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高思雨一段熟悉又带着俏皮改编的《童年》旋律
2025-11-06 13:39:00
河北银行秉承“金融为民”理念,今年以来,从顶层设计、信贷供给、精准服务、夯实基础等多维度发力,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质效,努力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2025-11-06 11:17:00
六安高效处置一起柴油泄露污染事故
大皖新闻讯 11月5日上午,G312国道六安某宇混凝土搅拌站道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货车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不慎碰撞
2025-11-06 12:33:00
滕州市级索镇:匠心润校园 非遗焕新彩
鲁网11月5日讯非遗进校园,文脉永流传。11月5日,滕州市第十一中学热闹非凡,“匠心传承,感知非遗——与古老技艺的时空对话”级索镇2025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此拉开帷幕
2025-11-06 09:17:00
为心灵“充充电” 菏泽博爱医院举办“拥抱自然的力量”职工心理关怀活动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洪常良)为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关爱职工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11月5日下午,菏泽博爱医院在门诊楼前白求恩广场
2025-11-06 08:43:00
吕梁山的褶皱深处,汾河水的碧波上游,娄烦县宛如一颗被时光温柔雕琢的明珠,静卧在晋西北的天地间。如今,一股看不见的“数字浪潮”正席卷这片土地
2025-11-06 07:10:00
“我今年65岁了,有气管炎,每年冬天都要到南方去过冬,所以不用暖气。但我们小区供暖管道改造后依然是串联管道,无法办理停热
2025-11-06 07:18:00
第二十届群星奖获奖作品11月4日公布,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各10个。其中,山西民歌广场舞《桃花红杏花白》
2025-11-06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