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风云宝石》是李伟明继《祥瑞宝莲》之后推出的第二部长篇武侠小说,无论历史节点还是人物故事,都具有很明显的接续性。两部长篇小说阅读下来,能看出《风云宝石》的创作思路更加开阔,结构更加缜密,语言也更加挥洒自如。纵观《风云宝石》,他对“历史+文旅+武侠”的有效尝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范式。
青少年时,我一本接一本读武侠小说。后来结识李伟明,方知他对武侠的痴迷和理解远在我之上,且深味金庸武侠之精髓。如果一定要下一个定义,我认为《风云宝石》和《祥瑞宝莲》皆可称为新武侠小说。
首先,《风云宝石》取材的人物和故事并非子虚乌有,大多有史可循。小说讲述的是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绿林豪杰刘六十在文天祥余部的帮助下,在赣州路兴国县宝石山聚众起义,一时声势浩大,令官兵望而生畏。赣州路达鲁花赤与刘六十在宝石山交锋败北之后,元廷江西行省左丞董士选主动请缨前往赣州平乱,各色武林人物随之粉墨登场。最终,只带了几名随从赴赣州上任的董士选,战胜了拥兵数万的草莽英雄刘六十。其中的故事情节皆由真实事件与人物衍生,这与大多数武侠小说的人物虚构,历史背景模糊大相径庭。
其次,小说发生的地点皆有迹可循。兴国县的宝石山,赣县的寨九坳、宝莲山,瑞金市的铜钵山、罗汉岩,永丰县的空坑寨等景区景点、山山岭岭,都有对应的实体。每一座山寨都有寨主和寨众,都隐伏着相应的武林高手,都是江湖的一部分,而这些武林中人又各有各的利益诉求,进而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这使得小说在引人入胜的同时,很容易让人对这些地名印象深刻,萌生前往探胜的愿望。
李伟明如此安排小说,自有其良苦用心。他不是一个文旅工作者,却对赣南的文旅事业倾注了心力。在重点宣传赣南有开发价值的风景胜地之余,他还不遗余力地展现赣南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景观物产,其间掺杂着大量客家方言俚语,如鬼妮子、火板子,读来亲切又不失诙谐,再如赣南美食牛肉汤、黄元米果、鱼丝、倒菜、板鸭、米酒……都在合适的时候端上了小说的餐桌。赣南人文地理特征呈现之丰富,不啻为一幅赣南客家的《清明上河图》。加上电影《风云宝石·罗汉岩》的改编和拍摄,瑞金及周边县市群演参与者众,直接扩大了当地文旅的影响力。
李伟明是个创作上的“多面手”。据我所知,他读史多年,博闻强记,谈及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实令我辈望尘莫及。在写作上,李伟明著述颇丰,向以随笔、杂文、短小说见长,内容多以史鉴今、针砭时弊,常能一针见血,直指问题之要害。他的写作,剔除了很多感性的成分,理性而直观,这应是热爱研读史书,习惯冷静省思使然。
长篇小说《风云宝石》可以看作是李伟明久久为功、厚积薄发的成果。正如他在创作谈中坦言,这是故纸堆里挖出的意外收获,可见读史依然是他创作的重要源泉。
在我看来,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在于思想的深度。《风云宝石》的写作,延续了李伟明一贯以史鉴今的风格。读史,重在融会贯通,既能读进去,又能走出来,也就是说,要在吃透历史的基础上反思历史,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正如他自己所言:“无论哪种文学形式,都有条件也有责任体现思想价值,关键看作者是否具备处理好这个问题的能力。”很显然,《风云宝石》达到作家的预期。
《风云宝石》介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将现实问题置于江湖武侠的背景之下,思考和探寻为政之道、为官之道、为人之道。作家的社会担当,文学的现实意义,皆隐在刀光剑影的背后。无疑,李伟明蹚出了自己独特的小说创作之路。作为一部新武侠小说,实际上它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消遣的范畴,完成了更重要的时代使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