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记者了解到,2022年8月至12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济南市历城区唐冶中路附近一建设工地内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项目简报日前公布。此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宋元至清代民国时期墓葬72座,以元代和清代墓葬为主,出土完整及可复原器物280余件(组),主要器形有瓷罐、瓷瓶、瓷碗、瓷缸、瓷灯、瓷碟、铜钱等,另有部分铜镜、铜钗、铜扣、铁器等。元代墓葬20座元代墓葬20座,形制可分为圆形砖雕墓和土洞墓,方向均为南向。圆形砖雕墓8座,大部分顶部被破坏,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道平面近长梯形,直壁,底附台阶。墓门为仿木结构门楼,下为券顶门洞,两侧和上部为砖雕仿木结构,外侧用青砖或石板砌筑封门墙。甬道券顶,两壁青砖错缝平砌。墓室砌筑在近圆形墓圹内,直壁,底部设有倒“凹”字形棺床,青砖铺地。砖雕除M53仅为一简单灯台外,其余主要有歇山顶式建筑、一桌二椅、衣架、灯檠、斗拱等;其中部分砖雕墓门楼及墓室内均有彩绘壁画,以M12保存最为完整。
元代土洞墓M3(上为东)
M12(上为东)M12墓门为歇山顶楼阁式仿木结构,券顶门洞两侧下部砌长方形台基;台基之上两内侧砌出槫柱,上承门额;槫柱外侧上半部为连毬纹格扇窗,下部各一砖雕狮子;最外侧为立颊,上承阑额、普柏枋,枋上三组铺作;铺作之上为橑檐枋、檐椽及仰覆瓦垄;最上为歇山顶;门洞外侧两层砖砌封门墙。门楼彩绘以花卉为主,其中拱眼壁绘有两幅婴戏图,山花板上绘有两毬形纹。甬道两壁彩绘脱落严重,西壁中部可辨“李常见”三字。墓室内壁砖雕有歇山顶式阁楼、灯檠、一桌二椅、衣架、厨案、斗拱、山花帐头、球形流苏、连续雷纹带、连弧瓣纹砖雕、双层莲花藻井等;彩绘主要有开芳宴、侍女图、晾衣图、二十四孝图及花卉、石榴等图案;其中南侧开光框内墨书“延祐三年腊月上旬日”;开芳宴男主人北侧墨书“李德安”三字。砖雕墓因盗扰严重,葬具不详。人骨保存较差,除M26为迁葬,其余葬式不详。随葬品主要有瓷碟、瓷碗、瓷瓶、瓷缸、铜镜等。
M26(上为西)土洞墓12座。平面近“甲”字形,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道平面近长梯形,直壁、平底或底部略有斜坡,部分南端设有台阶。除M18砖砌仿木结构墓门外、其余均为土洞墓门,由不规则石块或石板封门,部分青砖封门。墓室平面形状有近长方形、近圆形两种,顶部均已坍塌;M18青砖铺地。单人葬或多人合葬墓,部分有木棺。随葬器物有瓷碗、瓷瓶、瓷罐、瓷碟、瓷缸、瓷盘、铜钱、铜簪、铜镜、铁器、镇墓石等。
M18门楼清代及民国墓葬37座清代及民国墓葬37座,形制有土坑竖穴墓、砖椁墓、砖室墓及砖石混筑墓葬、土洞墓,以土洞墓和砖室墓及砖石混筑墓葬为主。砖室墓及砖石混筑墓多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向东向;墓道平面呈梯形,其中M7、M71为双墓道;部分墓门顶部坍塌,M71、M72为券顶门洞;墓圹平面呈长方形,圹内砌筑墓室,四壁青砖错缝平砌或不规则石块砌筑,券顶,部分顶部坍塌。墓室西壁有砖砌壁龛;两室之间以过洞相连;部分有木棺,已朽;单人葬或多人合葬。土洞墓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方向多为北向;部分墓道东西两壁南端有脚窝;墓门顶部坍塌,由不规则石块或石板封门;墓室平面形状多呈梯形,部分南壁设有壁龛;单人葬或多人合葬,部分有木棺;清代墓葬随葬品多为黑釉瓷碗、瓷罐、瓷灯、瓷盏、铜钱等。
清代墓葬M71(上为北)此次发掘的墓葬均为小型墓葬,其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组合与之前发现的济南地区宋元明清时期墓葬形制基本一致。发掘表明该墓地可分为多组墓葬,每组内墓葬相对集中、形制一致、方向相近,应为不同时期的家族墓葬,丰富了济南地区宋元至清代的墓葬资料,为各时期葬制葬俗以及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尤其是带有明确纪年的元代砖雕壁画墓的发掘,对同类墓葬的年代判断有重要价值;大量砖雕及壁画的发现,为研究济南地区元代的建筑、绘画、服饰以及文化、社会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