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恒力集团把烟囱数量减下来,排放标准提上去——
七根烟囱背后的生态账本
图为俯瞰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本报记者 韩宇浩 高智勇 摄
本报记者 唐佳丽
日前,中宣部组织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石化产业园通常是烟囱林立,因为每套加热炉都要配置一根烟囱,但在这里,采访团成员发现,烟囱并不多。
“只有7根。”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介绍,“我们年产1700万吨PTA项目、150万吨/年乙烯项目都是全球规模最大,按这个产能,走传统工艺的话,整个园区至少需要39根烟囱,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建厂之初,我们聘请了国内外专家团队,整合烟气排放,几次调整设计,把烟囱数量减下来。烟气排放也达到标准,做到了全球最优。”
烟囱数量不但少,高度也与众不同——180米,比一般化工企业的烟囱高出近一倍。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烟囱越高,越有利于烟气消散。
和烟囱“较劲儿”,只是恒力在探索大型石化项目绿色发展上的一个“小特写”。在园区穿行,看厂区内外、听专业讲解,这样的场景,着实不少。
比如,一直以来,化工企业被认为是“吃”水大户,恒力却在水资源利用上做了很多创新。使用海水冷却,取代传统工业冷却塔,利用全厂的低温废热进行海水淡化,一年可省出10万个家庭的用水量。此外,恒力还在全球首创嵌入式污水处理技术,实现了中水全回用。在办公楼的休闲景观区,有个水池,成群的锦鲤嬉游其中,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锦介绍,这都是回用的中水。
发展绿色生产力,投入的确会增加,但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提高了产品的环保性,也让企业走出了环境友好、低能耗、高产出的发展新路。目前,恒力已建成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能效、水效行业领跑。2023年,恒力在大连地区销售收入达2855亿元,上缴国家各类税收271亿元,“算好生态环境账,其实也是算好了企业的发展账。”许锦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