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邮电报
在2023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3)上,40-50MHz频段星载对地探测雷达频率获次要划分,标志着世界各国就该频段星载对地探测雷达的频率使用范围及工作特性达成了一致,极地有源对地探测卫星的研究设计工作可以正式进入启动环节。
星载对地探测雷达是一种甚高频科学探测雷达,可用于探测两极地区的冰川剖面、地下水和冰下沉积物的分布情况,也可用于荒漠化地表等区域的探测。星载对地探测雷达能够依照探测结果绘制生成地层结构图,供科学研究使用。
WRC-231.12议题主要研究在40-50MHz频段范围内为星载对地探测雷达寻求可能的频率划分。为了保护这一频段已经划分的同邻频业务及该频段的实际在用系统,国际电信联盟科学业务研究组在过去4年对这一频段的具体使用场景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在一定限制条件下,新增星载对地探测雷达的次要频率划分不会对同频和邻频的其他业务(如广播业务、无线电定位业务)产生有害干扰,可以实现业务的兼容共用。
在WRC-23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美洲国家电信委员会(CITEL)、欧洲邮电主管部门大会(CEPT)、区域通信联合体(RCC)等国家和区域组织针对1.12议题均提交了文稿。除上述各国家代表及区域组织协调人外,加拿大、津巴布韦、俄罗斯、美国、法国、冰岛、挪威、埃及、南非、阿拉伯频谱管理集团(ASMG)、非洲电信联盟(ATU)等国家代表及区域组织协调人也就该议题发表了意见。会议期间,各方代表和协调人就星载对地探测雷达的应用区域、工作时间、保护限值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和线下磋商,探讨在确保满足星载对地探测雷达应用需求的同时,实现对现有业务的保护。与会各方就决议文稿中的各项指标达成了一致意见。
中国代表团WRC-231.12议题负责人表示,极地有源对地探测卫星能够为相关科研机构提供独特的两极冰盖冰层剖面、冰川厚度、冰下地形、冰下水系、冰内或冰下湖等数据,对于开展极区冰盖演变、极区水文地质情况、地球气候演变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帅又榕吴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1 09: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