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打开尘封多年的珍贵记忆,他每年修复影史视频和家庭影像两三万条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04 15: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打开尘封多年的珍贵记忆,他每年修复影史视频和家庭影像两三万条

吴征向记者介绍光盘修复技术

清朝和民国实录、战争风云录、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珍贵影像……当历史离我们渐行渐远时,有人帮我们打开了那一段段被尘封的记忆。

吴征来自江苏宿迁,做视频修复工作已经8年了,起步早、经验丰富,他从国外购买并修复的珍贵历史影像,曾为央视纪录片提供素材;他所在的公司与西安电影制片厂合作,修复了多部经典电影;此外,他还修复了许多家庭影像,收获满满的爱与感动。1月2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吴征工作的地方,他控制着十多台电脑,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一天修复50--80个视频,数字化处理后,拷贝在光盘、u盘中,以防丢失。他说:“未来,我们计划建网络档案馆,永久保存这些已经修复好的视频影像资料。”

从各国找寻中国影像

修复传播来讲述历史

做视频修复之前,吴征曾在中国社科院做过古文字研究,还在江苏卫视做过摄像。“做摄像的那几年,常奔波于苏北各地拍摄视频素材,遇到纪录片需要历史素材时,我就无能为力了。”面对历史影像几乎空白的情况,对历史非常感兴趣的吴征决定要做点什么,于是便辞职做起了视频修复。

打开尘封多年的珍贵记忆,他每年修复影史视频和家庭影像两三万条

吴征在修复视频

刚起步时,吴征修复的都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影像,尤其是清朝和民国的影像。吴征说:“在当时,这些影像大部分都是外国的记者和摄影师拍摄的,素材也都被他们带回去了。”为了寻找这些影像素材,他们奔波于世界各国,将这些影像买回来,再进行整理、修复和上色。

吴征告诉记者,他们先后从美国电影档案馆、英国皇家电影档案馆、俄罗斯塔斯社、新西兰档案馆、路透社、百代新闻社,南卡罗来纳大学影像中心等买回了时长共计130多分钟的素材,目前还没有全部修复完。

打开尘封多年的珍贵记忆,他每年修复影史视频和家庭影像两三万条

吴征在修复视频

不过,已经修复完的那部分,他们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已收获近300万粉丝,真实记录了中国的历史。锔碗匠走街串巷揽活、水三儿推独轮车送水、武馆师徒院里练武……民国百姓生活日常不再神秘;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等部分场景,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后来,素材越来越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从视频中窥见一二。

修复好的素材意义重大,央视制作《刀锋》纪录片时,吴征为其提供了一部分历史影像;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也陆续过来找寻素材。此外,吴征所在的公司还与西安电影制片厂合作,相继修复了《小兵张嘎》《鸡毛信》《地道战》等电影。

珍贵零散的视频影像

记录了真实的南京城

记者发现,吴征所在公司传播的400多条历史影像中,有10余条记录的是过去的南京城。这些黑白胶片虽然修复的过程很复杂且耗时,但是这零散的片段,却是非常珍贵的。

打开尘封多年的珍贵记忆,他每年修复影史视频和家庭影像两三万条

婚礼录像套装有光盘和U盘

民国时期,南京城的大街上人来人往,黄包车、马车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1926年,沿着长江岸边拉纤的纤夫们艰难前进,口渴难耐捧起江边的水一饮而下;1929年的南京夫子庙,艺术团表演的木偶戏引来一大群观众,调皮的孩子们争着抢最好的角度观戏;表演双簧才艺的艺术家配合得天衣无缝,孩子乐得笑出了声;1946年,在南京教堂担任了28年传教士的美国神父约翰·马吉在军事法庭为南京大屠杀作证……

吴征修复的关于南京的视频中,也曾有彩色胶片,那是英国剑桥大学的魏琳女士1972年在南京任教时拍摄的一段视频,记录了南京某个小学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视频中,几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在跳舞,一旁学生吹笛子、拉手风琴伴奏;课间学生们做操、玩丢沙包游戏;还有一群小朋友在抬水、浇菜。

打开尘封多年的珍贵记忆,他每年修复影史视频和家庭影像两三万条

尚未修复的录像带

吴征告诉记者,他的同事们专程拜访了魏琳女士,最终说服她将这组胶片的拷贝本以16万元的价格买了回来。他说:“虽然仅仅过去了50年,但如今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珍贵的影像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气息,留给老人的是难忘的回忆,也为年轻人了解历史提供了渠道。”

家庭录像带充满感动

曾帮助孩子回忆母亲

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许多人通过电话找到了吴征,请求他帮忙修复家庭录像带,有婚礼视频、葬礼视频、老人过寿、孩子生日等,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吴征在修复视频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惊喜与感动。

打开尘封多年的珍贵记忆,他每年修复影史视频和家庭影像两三万条

尚未修复的晚清视频素材

在吴征的印象中,20世纪80、90年代,物质条件相对匮乏,苏北的婚礼大多是用自行车、拖拉机、板车等方式接新娘子。在修复婚礼视频中,他见到了河南地区用抬轿子的方式接新娘;浙江地区用船把新娘子接回家……吴征表示:“刚开始觉得很好奇,后来发现更多的是惊喜,一场婚礼反映出了各地的不同风俗,也让我开阔了眼界。”

一个来自安徽滁州的中年男子,给他寄来了一个光盘,之前在别的地方没有修复成功,请求吴征帮帮他。“当时他只说视频非常重要,我就把手上其它的工作先推掉,尽力帮他完成愿望。”修复成功后,这位中年男子激动地打电话过来表示感谢,并向他讲述了其中的故事。

打开尘封多年的珍贵记忆,他每年修复影史视频和家庭影像两三万条

修复好的婚礼录像

原来,这名中年男子是在20世纪90年代结婚,孩子两岁时妻子就去世了,如今孩子已经20多岁了,却没有任何关于母亲的记忆。父亲修复这段视频,就是想让孩子看看自己母亲的样子。吴征没想到,修复一段视频能完成一位父亲的心愿,弥补孩子的遗憾。他特别感动,最后没有向这位父亲收费。

这些年,他修复过的婚礼视频数不胜数。“一个阿姨说,修复后的视频让她看见了18岁的自己,脸上满满的胶原蛋白;还有一个朝鲜族的大叔,出门溜达经常打开手机播放自己的结婚视频,其他人看了很羡慕,纷纷把婚礼视频寄给我修复。”

吴征说:“并不是所有无法播放的录像带都能修复,如果数据层被破坏,就无法彻底修复。”之前,他就遇到一个客户,录像带破损严重,磁轨坏了,只有声带轨可以修复。客户说:“听到声音,就找到当时的感觉了。”尽管客户很感激,但他还是觉得有些遗憾。

传承着视频修复技术

帮助更多人入行创业

吴征修复的视频有100多年前的,也有10多年前的,细心的他发现了摄影技术是如何进步的。他分别点开清朝的视频和民国的视频,记者看到,一条清朝的视频,只有角度不同,没有景别之分;而民国的视频,已经懂得了如何运用远景、中景和特写。

打开尘封多年的珍贵记忆,他每年修复影史视频和家庭影像两三万条

北平锔碗匠走街串巷揽活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个拥有多套桌椅、近20台电脑的办公室,却只有2个人在办公。吴征解释:“留不住人,大家学会以后,都自己出去创业了,现在只有我和一个学徒。”

吴征说,做简单的视频修复,只需要一台配置较高的电脑就可以操作,学习时间也就3到7天。这几年,他陆续教了很多批学员,共计260多人,只有一个人因不感兴趣放弃了,其他人都发展得很好。

刘女士是宿迁人,之前做保险工作,生了孩子以后就全职带娃,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让她很不踏实,跟着吴征学习视频修复后,就在家接起了单子,有时还提供上门取、送素材服务。她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平均收入有两三万元,比之前全职工作赚得多,还能做到带孩子工作两不误。”

打开尘封多年的珍贵记忆,他每年修复影史视频和家庭影像两三万条

淞沪会战的场景

吴征的学员,还有一个来自浙江的小伙子,学成后回去带着家人一起创业,每月收入已经超过了30万元。吴征说,一次教学终身服务,这些学员回去以后,有任何问题他依旧会解答,有了新的技术也会传给学员们,如果遇到难修复的视频,学员也可以转到他这里修复。

他说:“做视频修复是一件很意义的事情,往大了说,让大家了解过去的中国;往小了讲,帮助别人找回过去的记忆,让尘封的往事重现。”据不完全统计,吴征一年可以修复两三万条视频,数字化处理后的视频不会再出现播放卡顿或画面模糊等问题,他计划建一个网络档案馆,永久保存视频资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王塞塞

编辑:秦小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西青年电影手册
...与好莱坞制片体系截然不同的导演中心论。这股影响全球影史的“新浪潮”运动,又称“新浪潮派”,或“电影手册派”,其主要源起和精神阵地来自杂志《电影手册》。而作为国内较早的专业性电
2023-11-10 01:46:00
...球多地上映,影片上映首日中国排片25.6万场,打破内地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内地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冠军等纪录。电影《731》公映时长为125分钟,9月18日9时起片,多地影院
2025-09-18 18:26:00
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史年会在西安召开
中新网9月22日电 9月21日至22日,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史年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
2024-09-22 19:09:00
《731》背后 是长影11年的坚守与担当
...2时,电影《731》的票房已经超过12亿人民币,并打破三项影史纪录:中国影史首映日场次纪录、中国影史国产片首映日场次纪录、过去三年首映日场次纪录。而在这样一部堪称现象级电影的
2025-09-22 07:16:00
首部竖屏电影《烟火人间》将上映 为什么要在电影院刷快手?
...世界,“这些小小的屏幕值得被大大地看见”。这部在电影史上少有的用横屏来进行竖屏蒙太奇剪辑的电影,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难点。如何把海量碎片化的内容用一个故事线或者有逻辑地呈现?
2024-01-10 17:00:00
光影里,重温波澜壮阔抗战史
...用影像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光影山河》不仅是一部电影史著作,也是一部充满温度的大众读物。书中精选140余张剧照、海报等历史影像资料,以双色印刷还原老电影质感,带领读者重回那段
2025-06-27 08:20:00
“她”镜头下有啥不一样?“女导演的影像诗”系列主题展开展
...上第一部由中国人拍摄的影片《定军山》,掀开了中国电影史的大幕,自此中国电影史上有了第一位男导演。那你知道中国的第一位女导演是谁吗?谢采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导演。为了让大
2024-03-18 00:37:00
重磅口碑新作隆重「首映」,「海上明月」汇集亚洲影坛新势力
...屹立于电影浪潮之巅,与世界的心跳同频共振,共同见证影史崭新篇章的壮丽启航,镌刻下独属于此刻的璀璨光影记忆。/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2024-11-28 13:33:00
寻回记忆  “修复”时光(追梦路上)
... 07 版)图为颜波涛在工作室内整理录像带。刘智峰摄(影像中国)午夜时分,颜波涛的工作室灯仍亮着。他目不转睛盯着面前的6块显示屏。“咔哒”一声,一盘录像带读取完成——在颜波涛
2024-11-22 05:4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2024年12月16日凌晨2时左右,位于西安市丈八北路南风日化厂西门内的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突然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将毗邻的陕西国台帝泊洱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公司)仓库存酒过火烧毁
2025-10-17 08:00:00
“我家去年申请停热并交了基本热费,今年想继续申请却被热力公司要求补缴去年的70%热费,而且还要交违约金,原因说是我家供热阀门未关
2025-10-17 07:58:00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邯郸在全省率先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全覆盖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不用准备任何资料,也不用填表
2025-10-17 07:45:00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
生命“铠甲”重塑战 看,20岁少女的8厘米肿瘤与医学的奇迹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一道8厘米的阴影,裹挟着疼痛与恐惧,猛扑向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岁女孩
2025-10-16 17:25:00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免费学前教育事关民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连日来,烟台高新区快速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2025-10-16 17:26: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融入”文化社区】书香岳程:闲时品书香,邻里话家常
鲁网10月16日讯最近,随着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全面开展,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村居内的图书角愈发热闹。每天早上八点多,送完孩子上学的家长们陆续赶来
2025-10-16 17:27:00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精准矫治“大小耳”,重塑对称小美好
鲁网10月16日讯“妈妈,我的耳朵为什么和别人的不一样?”当 6 岁的小女孩昭昭(化名)怯生生地说出这句话时,家长满是心疼与愧疚
2025-10-16 17:27:00
10月16日,太原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展示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宽敞明亮的沙盘前、精工样板间里,市民一边参观一边向工作人员抛出最关心的问题
2025-10-16 17:29:00
中国烟台—韩国群山文学交流活动在烟台举办
通讯员 艾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吕奇10月15日,韩国群山作家协会访问烟台,与烟台市文学界开展研讨交流。这是双方继2015年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再次举办文学交流活动
2025-10-16 17:33:00
不出门就能查药品、比药价,烟台市医保局发布“便民找药”小程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衣宝萱家里常备的降压药快吃完了?想知道哪家药店的感冒药更划算?别急,烟台市医保局发布“便民找药”小程序
2025-10-16 17:35:00